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yè)快速發(fā)展,,大部分汽車制造企業(yè)都布局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業(yè)務,推出了可充電的新能源汽車,。但也有少數車企例如力帆和眾泰等,,推出了可更換電池的新能源汽車,。那么這些選擇換電模式的車企能否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錯位競爭中勝利呢?筆者認為,,換電模式可能短期內并不具備大面積推廣的條件,。
多方支持充電模式 換電模式難實現
在新能源汽車行業(yè)剛起步發(fā)展的時候,關于選擇充電模式還是換電模式的爭論就一直沒有終止過,。國家電網最初傾向支持換電模式,,并從2006年起組織了一系列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研發(fā)與實踐工作。但是從近幾年國家電網在充電樁等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我們也已看到,,充電樁的布局速度遠遠大于換電站的建成速度,。目前,國家電網規(guī)劃到2020年建成公共快充站6100座,,充電樁5.9萬個,。
目前換電模式的發(fā)展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需要較大場地儲存電池,,這就相當于建立加油站的成本,。另外,還要考慮能源站的成本問題,,必須要有一部分電池在能源站充電,,作為備用。此外,,汽車底盤要做相應的改造,,還有物流的方式運送電池成本很高。因此短期內建成足夠數量的換電站基本不可能,。
此外,,換電模式還涉及全國換電站體系建設和電池標準統(tǒng)一的問題,而國家電網的表現已經反映了政府短期內不會在換電模式上投入過多,。
換電產品保有量低 發(fā)展動力不足
目前,,汽車制造企業(yè)大部分都選擇推出可充電的新能源汽車,在換電模式和充電模式之間,,市場的選擇似乎已經傾向于充電模式,。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相關負責人曾透露,,目前在新能源車產品中,,換電產品所占比例極低。而選擇換電模式的車企,,短期內可能無法與選擇充電模式的車企競爭,。
據了解,,目前只有力帆汽車、眾泰等少數幾家車企選擇了換電模式,。而在汽車保有量方面,,這些車企在行業(yè)內都不具備足夠大的影響力。事實上,,他們并沒有足夠的籌碼讓運營商單獨為其投入過多精力,。此外,在全國范圍內建設儲備電站及采購大量換電電池,,憑幾家車企一己之力難以獨立運營,。
當然,隨著電動汽車產業(yè)蓬勃發(fā)展,,新能源汽車充電方式也可能會出現多樣化,,除了換電模式、充電模式,,甚至還可能出現無線充電,。但就目前來看,充電模式似乎更能被市場所接受,,換電模式短期內無法大面積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