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和產業(yè)專家認為,,石墨烯具顛覆整個移動市場的潛能,,應用多元。未來可望出現可彎曲,、透明的電腦屏幕,,用低成本石墨烯薄膜淡化海水,制造低成本,、高效能太陽能板,,或研發(fā)出數分鐘內充飽電的高效能輕薄電池等。不過專家也提醒,,石墨烯技術仍在初步研發(fā)階段,,許多相關技術還不能商業(yè)化量產使用。
石墨烯專家Roni Peleg指出,,石墨烯(graphene)是蜂窩晶格的二維(2D)碳原子,,厚度僅1個碳原子,硬度卻是鋼鐵的200倍,,導電性也是矽的100倍,是目前所知最佳導電和導熱材料,且具卓越光學屬性,。
石墨烯目前價位偏高,,不過生產技術改進后,未來預計生產成本可降低,,因其原料是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的碳原子,。
石墨烯未來可望大幅應用至移動設備。高效能的石墨烯電池可在幾分鐘內充飽電,,并比傳統(tǒng)鋰離子電池更持久,。此外,石墨烯也可用于制作移動設備的復合體材料,,降低設備體積并減輕其重量,,又能用于制造有彈性、透明的觸控式屏幕,,甚至做出超越矽芯片速度的極小芯片,。
石墨烯亦可望掀起電池產業(yè)革命。2015年稍早,,美國科技公司XG Sciences展示新一代矽石墨烯陽極材料制成的鋰離子電池,。這款新型電池的電容量是一般電池的4倍,第一次循環(huán)效能可達85~90%,,且電池壽命是上一代電池的2倍,。
諾基亞(Nokia)也投入石墨烯電池研究,其專利自動充電石墨烯基光子電池,,可印刷在軟性基板(flexible substrates)上,,而且在放電后,能立即用濕空氣自動充電,。美國Graphene 3D Lab甚至提出3D列印石墨烯電池的概念,,可根據移動設備外型客制化電池的外觀與大小。不過,,石墨烯電池仍在實驗開發(fā)階段,,保守估計至少2年內不會量產上 市。
西班牙Graphenea公司研究發(fā)現,,于氧化鋁陶瓷加入石墨烯,,可減少斷裂機率50%,提升導電性 至1億倍,。Graphenea認為,,此方法也可應用在碳化矽(silicon carbide)、氮化矽(silicon nitride),、二氧化鈦(titania),、以及二氧化鋯(zirconia)等材質上,。
明尼蘇達大 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與夏威夷公司Adama Materials共同研究出一種耐久的石墨烯塑膠聚合物,研究者表示,,在塑膠內加入微量石墨烯,,便可增強塑膠硬度2.5倍。目前在運動用品中已可見到石 墨烯材質應用,,像是輕薄卻硬度高的滑雪器具,、腳踏車輪胎、安全帽等等,,Peleg認為,,石墨烯技術應用于移動設備材質只是遲早的事情。
此外,,目前市面上觸控式屏幕多采銦錫氧化物(ITO)為主的透明導電體技術,。不過,ITO不適用于彈性顯示介面且價格昂貴,,而石墨烯便是目前最有潛力的應用技術,。
相較于銀材質,石墨烯的光學特質更適合顯示技術,。大陸輝銳科技正在研發(fā)石墨烯觸控式變形屏幕,,用于移動設備。輝銳科技表示,,石墨烯比ITO更便宜,、更強韌,公司預計未來3年將投資1.5億美元發(fā)展此技術,。
大陸重慶墨??萍迹舱蛟?5吋單層石墨烯薄膜的生產線,,預計很快進入量產階段,,目前也和東莞正揚電子機械有限公司簽約,計劃未來5年每年將生產 1,,000萬個石墨烯透明導電膜(transparent conducting films,;TCF),作為移動設備的觸控式屏幕材料,。
Peleg指出,,石墨烯有潛力取代矽,成為下一代芯片與電子產品的原料,。石墨烯體積微小且具極佳導電性,,石墨烯芯片的處理速度較矽芯片快上許多,且效能更佳,。
不過,,石墨烯芯片技術目前仍在起步階段,,距量產仍有一段距離。英特爾正著手石墨烯電晶體,,而報告指出離技術成熟階段仍有多年,。IBM則預計在接下來5年,投注30億美元研發(fā)下一代芯片,,希望找到取代矽材質的技術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