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們使用的芯片主要是硅基芯片,,也就是說芯片是由硅材料制成的,。隨著電子產(chǎn)品變得越來越小,,芯片也逐漸變小,。這就為硅基芯片帶來了問題:硅基芯片真的不能再小了,,電子管也不能再小了,。
用石墨烯代替硅
既然硅基芯片已經(jīng)走向了瓶頸,,為了解決問題,,很多科學家把目光投向其他材料。天津大學和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的聯(lián)合研究團隊開發(fā)出世界第一個石墨烯功能半導體,。這項研究發(fā)表在 2024 年 1 月 3 日的《自然》雜志上,。
石墨烯是優(yōu)質(zhì)的芯片材料,乃至多種半導體材料的候選人,,但為什么過去幾十年來,,從沒人用石墨烯為材料來制作芯片呢?原因在于,,石墨烯沒有合適的帶隙,,換句話說,,石墨烯不能像其他材料的半導體元件那樣,通過外加電壓或光照來控制電流的開關,。這就限制了石墨烯元件的使用,。
為此,中美研究團隊想到了一種特殊的“熔爐”—— 準平衡退火方法,。利用這種特殊的熔爐,,研究團隊使石墨烯在碳化硅晶圓上生長出來,生長出外延石墨烯,,從而使石墨烯體現(xiàn)出類似半導體的特性,。為采用石墨烯為材料制造芯片,搬開了最后一塊絆腳石,。
2011 年,,IBM 公司研發(fā)出世界首個石墨烯集成電路。這個集成電路被應用于無線電收音機,,但研發(fā)人員依舊沒有解決帶隙的問題,。(圖片來源:IBM)
摩爾定律不會終結
1965 年,英特爾公司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戈登?摩爾(Goldon Moore)預言,,處理器的計算速度大約每兩年翻一倍,。這就是“摩爾定律”。
摩爾定律當時只是摩爾的一個預測,,不過后來計算機行業(yè)的發(fā)展也確實按照摩爾的預測來的,。電子元件越來越小,使用的芯片也隨之變小,,芯片的速率卻越來越快了,。不過,花無百日紅,,萬事都有個度,。芯片的發(fā)展也是如此,因為芯片上集成的晶體管的大小已經(jīng)接近了極限,,真是不能再小了,,否則就會受到量子效應的干擾。
那么問題來了,,對于現(xiàn)在的硅基芯片來說,,晶體管不能再小了,芯片上不能集成更多的晶體管,,如何繼續(xù)提升芯片的速率,?摩爾定律即將終結了嗎?
正因如此,,科學家才開始尋找新的替代材料,。這次中美科學家開發(fā)出的首個石墨烯功能性半導體就能完美解決這一問題,。經(jīng)過研究團隊的測量,在室溫條件下,,石墨烯功能半導體的遷移率高達 5000cm2?/Vs,,比硅基半導體高 10 倍,與其他二維半導體相比也高了 20 倍,。而且,,它的帶隙為 0.6eV,完全克服了石墨烯材料帶隙的問題,。
更高的遷移率意味著更快的切換速度,。也就是說,如果用石墨烯制造芯片,,芯片的計算速度將更快,,GPU、CPU 這樣的設備可以更高效地完成任務,。
這項研究的負責人之一、佐治亞理工學院的物理學教授沃爾特?德?黑爾(Walter de Heer)用了這樣一個比喻來形容石墨烯功能半導體的優(yōu)勢,,他把石墨烯功能半導體比作高速公路,,而諸如硅基半導體的其他半導體則是石子路,很顯然在高速公路上行車的效率更高,,車輛不會過快升溫,,更重要的是速度更快。
那么,,如果用石墨烯制造芯片,,芯片將擁有更快的速率。這樣,,也就不必再在大小有限的芯片上集成更多的晶體管了,。換句話說,摩爾定律不會終結,。
不僅如此,,在化學性質(zhì)、機械性能和熱性能方面,,石墨烯材料也比傳統(tǒng)的材料更有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