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顯示光電 > 設計應用 > 基于FPGA和Verilog的液晶顯示控制器設計
基于FPGA和Verilog的液晶顯示控制器設計
摘要: 本文選用Xilinx公司的SpananIII系列XC3S200器件,利用硬件描述語言Verilog設計了液晶顯示擰制器,,實現(xiàn)了替代專用集成電路驅動控制LCD的作用。
Abstract:
Key words :

  液晶顯示器由于具有低壓,、微功耗、顯示信息量大,、體積小等特點,,在移動通信終端、便攜計算機,、GPS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等領域有廣泛用途,,成為使用量最大的顯示器件,。液晶顯示控制器作為液晶驅動電路的核心部件通常由集成電路組成,,通過為液晶顯示系統(tǒng)提供時序信號和顯示數(shù)據(jù)來實現(xiàn)液晶顯示。本設計是一種基于FPGA(現(xiàn)場可編程門陣列)的液晶顯示控制器,。與集成電路控制器相比,,F(xiàn)PGA更加靈活,可以針對小同的液晶顯示模塊更改時序信號和顯示數(shù)據(jù),。FPGA的集成度,、復雜度和面積優(yōu)勢使得其日益成為一種頗具吸引力的高性價比ASIC替代方案,。本文選用Xilinx公司的SpananIII系列XC3S200器件,利用硬件描述語言Verilog設計了液晶顯示擰制器,,實現(xiàn)了替代專用集成電路驅動控制LCD的作用,。
 

  1 功能分析與設計要求
 

  液晶顯示模塊(LCM)采用深圳拓撲微LM2028、STN圖形點陣液晶顯示模塊,,5.7in,,320×240點陣,邏輯電壓輸入為3.0~5.0V,,4位控制接口,,具有行列驅動電路,白光LED背光源,。表l為該液晶顯示模塊的引腳功能描述,。
 


 

  液晶顯示器的掃描方式是逐行掃描,當一行被選通以后,,這一行中的各列信號同時加到列上,,并維持一個掃描行的時間。這一行維持時間結束后,,即選通下一行,,同時各列電極也施加下一行的顯示電壓。
 

  列驅動器邏輯電路由移位寄存器和鎖存器構成,,在一個顯示數(shù)據(jù)位移脈沖信號CP作用下,,將一組顯示數(shù)據(jù)(4位)位移到寄存器中并保持。當下一個CP到來后,。移位寄存器中第1位顯示數(shù)據(jù)被移至第2位,,這樣在80個CP脈沖作用下,一行顯示數(shù)據(jù)被存入寄存器后,,寄存器并口對接鎖存器,,在鎖存脈沖LP的作用下,該行數(shù)據(jù)被鎖存到鎖存器內輸出給列電極,。鎖存脈沖LP的間隔為一個行周期,,而行移位脈沖間隔也為一個行周期,因此二者是一致的,。
 

  幀掃描信號FLM即為行選通信號,,脈寬為一行時間,在行移位脈沖LP作用下,,存入移位寄存器后逐行位移,,在一幀的最后一行輸出高電平,代表下一幀的開始。M為液晶顯示交流驅動波形信號,,即一幀改變一次波形的極性,,防止液晶單方向扭曲變形。更為詳細的時序關系如圖1所示,。 
 


 

  2 設計與實現(xiàn)
 

  2.1 液晶控制器總體設計
 

  本設計的液晶顯示器刷新頻率為70Hz,,每一幀周期為14.28ms,每一行周期為60μs,,時鐘信號CP的頻率為2 MHz,,將一行數(shù)據(jù)輸入列移位寄存器的時間為40μs,因此每一行設計了20μs的空白時間,。
 

  液晶控制器系統(tǒng)原理如圖2所示,。時鐘模塊采用Xilinx公司的Coregen IP工具定制,數(shù)字時鐘管理器DCM模塊將FPGA 50 MHz時鐘信號CLK_IN 25分頻為2 MHz控制器時鐘信號CLK,。DCM采用了數(shù)字延遲鎖相環(huán)技術來消除時鐘相位的位移,,提供比自行分頻更穩(wěn)定的時鐘信號,以滿足控制系統(tǒng)要求,。CONTROLLER模塊為LCM提供滿足圖l所示時序要求的控制信號CP,、LP、FLM,、M,、DISPOFF,并且同步產生SRAM的讀地址ADDRA[14:0],。
 


 

  SRAM為內存模塊,。為了提高輸入LCD的數(shù)據(jù)流速度.設計了32K×4位的艤端口內存,可同時實現(xiàn)讀/寫,,并實現(xiàn)數(shù)據(jù)格式的轉化,,由上位機MCU輸入的8位數(shù)據(jù)轉為輸入LCM列驅動器的4位數(shù)據(jù);B端口由MCU_INTERFACE與上位機MCU連接,,由MCU微控制器將顯示數(shù)據(jù)寫入內存SRAM,。其中,ADDRB[13:0]控制16K×8位的寫地址,,DINB[7:O]為寫入數(shù)據(jù),,WEB為寫有效控制,CLKB為寫時鐘,;A端口由CONTROLLER模塊控制讀地址ADDRA[14:0],,讀時鐘CLKA由系統(tǒng)時鐘信號CLK控制,DOUTA[3:0]將數(shù)據(jù)寫入LCM列驅動器,。
 

  2.2 控制模塊設計
 

  應用狀態(tài)機的方法,,用Verilog硬件描述語言設計控制模塊CONTROLLER,。CLK為2 MHz輸入時鐘信號,。LP和內部控制信號DEN由狀態(tài)機1控制產生,,F(xiàn)LM由狀態(tài)機2控制產生,M由狀態(tài)機3控制產生,,CP信號和ADDRA[14:0]根據(jù)CLK和DEN信號控制得到,。狀態(tài)機1有3個狀態(tài):狀態(tài)1,LP為O,,DEN為1,,持續(xù)80個CLK脈沖后轉向狀態(tài)2;狀態(tài)2,,LP為l,,DEN為0,持續(xù)1個CLK脈沖后轉向狀態(tài)3,;狀態(tài)3,,LP為O,DEN為O,,持續(xù)39個CLK脈沖后轉向狀態(tài)1,。狀態(tài)機2有2個狀態(tài):狀態(tài)1,F(xiàn)LM為l,,持續(xù)1個LP周期時間,,即120個CLK脈沖;狀態(tài)2,,F(xiàn)LM為O,,持續(xù)剩下的239個LP周期,即28 680個CLK脈沖,。狀態(tài)機3有2個狀態(tài),,狀態(tài)l,M為1,。持續(xù)1個FLM周期時間,,即28800個CLK脈沖;狀態(tài)2,,M為0,,也持續(xù)1個FLM周期時間。CP信號和ADDRA由于含有空白信號,,所以由內部控制信號DEN和時鐘信號CLK得到,。以下為設計的源代碼初始化部分: 
 


 


 


 

  3 仿真、下載測試分析
 

  在ISE6.3環(huán)境下完成控制器設計后,,在MODELSIM6.1b環(huán)境下完成仿真測試,,波形如圖3所示,。
 


 

  仿真波形結果符合設計要求。完成仿真后,,經過綜合實現(xiàn),,生成編程文件并且通過下載軟件實現(xiàn)對Xilinx公司FPGA器件XC3S200編程,并用泰克邏輯分析儀TLA721分析測試,,所得結果如圖4所示,。
 


 

  圖4中各控制信號之間的時序關系完全符合設計要求。測得一個CP脈沖周期為500ns,,在每行結束處有40個CP脈沖周期約20μs的空白信號,;LP周期為60μs,高電平持續(xù)時間為500 ns,,即一個CP周期,;FLM周期為14.28 ms,約為70 Hz,,高電平持續(xù)時間為60μs,,即1個LP周期。測試結果表明,,本設計液晶控制器完全符合LCM對控制信號的要求,。
 

  結語
 

  利用硬件描述語言Verilog設計LCM控制器的方法,具有減小電路板尺寸,、易于集成到片上系統(tǒng),、縮小系統(tǒng)體積、方便修改,、適應不同液晶顯示器等特點,,具有很好的可重用性;同時也是后續(xù)開發(fā)其他種類液晶顯示控制器的基礎,。
 

  本液晶顯示控制器與MCU組成顯示系統(tǒng)后,,MCU將顯示數(shù)據(jù)寫入SRAM中,控制器將顯示數(shù)據(jù)讀出并與控制信號同步送入LCM中,,很好地實現(xiàn)了圖形顯示,。表明該液晶顯示控制器成功地替代了傳統(tǒng)的ASIC液晶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