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目前中國芯受到了美國的全方面打壓,,涉及到技術、設備,、材料,、資金、人才等等方面,。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先進工藝的進展非常受限,畢竟先進工藝高度依賴國外的設備,、技術等,,比如EUV光刻機等等。
在當前的情況之下,,要實現(xiàn)先進工藝的突破,,必須等國產(chǎn)半導體產(chǎn)業(yè)鏈的突破,比如有國產(chǎn)EUV光刻機等全套國產(chǎn)設備,,這樣才能夠助力中國芯片產(chǎn)業(yè)破除或者緩解“卡脖子”難題,。
在這樣情況之下,很多人表示,,那么我們可以利用小芯片技術,、芯片堆疊等的技術,將不那么先進的芯片,,通過多顆整合,,最終實現(xiàn)先進工藝的性能,從而解決先進工藝難題,。
理論上來看,,確實是這樣,比如我用2顆14nm的芯片堆疊,也許確實能夠媲美7nm的芯片,,用2顆7nm的芯片,,也許能夠媲美5nm,甚至3nm的芯片(不一定準確,,隨便說的),。
當然小芯片技術,就更加厲害了,,通過封裝技術,,將不同工藝,不同類型的芯片封裝成一顆芯片,,實現(xiàn)更強的功能,,更高的性能。
但是,,大家想過沒有,,就算2顆7nm的芯片封裝在一起,達到了3nm芯片的性能,,功耗怎么辦,?發(fā)熱怎么辦?2顆7nm的芯片,,功耗和發(fā)熱,,可能是一顆3nm芯片的N倍。
更重要的是,,你用2顆7nm的芯片來堆疊,,別人不會用2顆3nm的芯片來堆疊么?堆疊的芯片工藝越先進,,那么性能也就更高,那么堆疊后的性能差距就更大了,。
當你還在用14nm工藝來堆疊,,別人用3nm芯片來堆疊了,性能差距就是幾何倍數(shù)增長了,,拉得更大了,。
所以先進工藝終究是繞不過的坎,不可能通過什么小芯片技術,、堆疊技術,,就可以繞開的,也不可能通過這些技術,,就可以彌補先進工藝的,。
只能說,在當前先進工藝受阻時,可以用小芯片,、堆疊的技術,,暫時提升芯片的性能,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先進工藝的研發(fā)上來,,不存在換道超車,,或者彎道超車一說。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