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日經公布了關于日本半導體的調查結果,,表示日本半導體的全球份額到2030年將減為零。這一結果是日本經濟產業(yè)省發(fā)布的會議資料《半導體戰(zhàn)略(概略)》的第7頁提示的預測圖。這一預測,敲響了日本半導體的警鐘,。
日本半導體曾經有過輝煌時期。在臺積電,、三星崛起之前的20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的半導體產業(yè)是非常強的,,甚至超過了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出口國。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的數據顯示,,20世紀80年代,,日本在全球半導體產業(yè)鏈中的份額約為50%。
當時美國企業(yè)以銀行借款為中心,,同時處于高利率之下,。而日本企業(yè)以高股價為背景,利用通過股權融資(equity finance,,伴隨新股發(fā)行的融資)籌集的廉價資金,展開設備投資,。結果產生了在半導體領域日本占全球份額5成,、美國占3成的行業(yè)局面。
這讓美國非常惱火,,1986年簽署了提及市場份額和價格監(jiān)督的《日美半導體協議》,。之后,,美國企業(yè)趁著個人電腦、傳統手機和智能手機的相繼普及而恢復增長勢頭,,韓國和中國臺灣企業(yè)的價格競爭力和技術水平也不斷提升,,相反,日本企業(yè)則受到擠壓,。
回顧半導體企業(yè)的營收排行榜,,1990年日本企業(yè)曾在前10名中占據6席,但到2020年,,前10名中已找不到日本企業(yè)的名字,。如今日本的影響力逐年下降,近年來被中國,、韓國,、美國等趕超,全球市場份額已下滑至疫情前的10%左右,。
如果說80年代是日本半導體燈火璀璨的十年,,那么90年代則應了盛極必衰的說法,日本半導體僅用十年全線崩盤,,似乎再也回不到舞臺中央,。
曾經“敗落”的日本,現在有了新動作,。
日本半導體動作頻頻
在投資方面,,日本可謂砸下重金。今年4月以來,,為了擴大日本國內的半導體產能,,日本政府已投入6000多億日元用于各種補助,僅支援臺積電與索尼公司合資在熊本縣建設新廠的補貼就高達4760億日元,。此外,,鎧俠與美國西部數據公司在三重縣新建合資工廠獲得政府929億日元援助,美國美光科技在廣島縣新建生產設施也獲得465億日元補助,。
在研發(fā)方面,,為吸引臺積電在日本筑波市建立研發(fā)中心,日本政府決定拿出190億日元補貼,,支持臺積電與日本國內約20家機構共同進行尖端半導體研發(fā),。日本政府11月初批準的本財年補充預算案將促進半導體產業(yè)發(fā)展列為緊迫課題,為資助高端半導體研發(fā)及生產一共計劃投入1.3萬億日元,。
實際上,,日經發(fā)布過一篇題為《日本重振半導體的戰(zhàn)略》的文章,這篇文章認為日本和美國聯合研發(fā)電路線寬2納米的最先進半導體,,是日本挽回在半導體方面劣勢的“最后機會”,。
今年上半年就有日本要聯合美國研發(fā)2nm工藝的消息,。最近,日本政府將撥款3500億日元(約合171億人民幣)與美國合作建設先進半導體研發(fā)中心,。按照計劃,,這個先進研發(fā)中心最快今年底成立,日美雙方會成立合資公司,,目標是在2025年到2030年之間實現2nm芯片量產,。由于日本本身并沒有2nm工藝這樣的研發(fā)能力,因此技術上還要靠美國公司,。
這是日本針對半導體復興的投資計劃的一部分,,除了先進工藝之外,還會投資4500億日元建設先進工藝生產中心,,3700億日元用于半導體材料供應,。
此外,日本八大企業(yè)聯合抱團,,豐田汽車,、索尼、日本電信電話,、日本電氣,、日本電裝、軟銀,、鎧俠和三菱日聯銀行合資成立一家名為Rapidus的高端芯片公司,。這家新公司有個遠大構想:在2025年至2030年間開始生產“超越2納米”的高端芯片。新公司將由芯片設備制造商東京電子前總裁東哲郎(Tetsuro Higashi)負責牽頭,。在這其中,,八家公司有自己的不同定位,鎧俠的優(yōu)勢在存儲用半導體方面,,索尼將在圖像方面發(fā)揮優(yōu)勢,,軟銀等則可以提供資金支持等。
臺積電能拯救日本半導體嗎,?
在去年,,日本最引人矚目的舉動就是吸引臺積電入住熊本。日本政府憑借高額補貼吸引到臺積電,,尋求掌握新一代半導體的制造技術,。日本政府、經產省,、學者與分析師們甚至還感謝“臺積電為了復興日本半導體而來日設廠”,。
截至目前為止,臺積電在本國以外決定設廠的國家,,只有美國與日本,。然而,無論是工廠規(guī)?;蚴侵瞥?,臺積電的美國亞利桑那廠與日本熊本廠都非常不相同。臺積電在美國建設工廠,,是帶去其先進的3nm工藝,。但在日本熊本的工廠,臺積電則是采用22~28nm工藝,。
日本學者湯之上隆分析過,,這背后的原因是28nm的廣泛引用。在產能緊缺的時期,,28nm早已成為緊俏的產品,,但是臺積電正忙著最新制程的量產與研發(fā),無論有再多的28納米訂單,,也沒有辦法像10年前一般有心思建設新代工廠,。
然而,在此時,,日本政府與經濟產業(yè)省卻用非常優(yōu)渥的條件,,邀請臺積電到日本設半導體工廠。日本方面為臺積電在索尼熊本場的旁邊保留了設廠用地,、充實基礎建設,,更補助一半的建設費用與制造機械費用(5000億日元)。而這份補助還將持續(xù)好幾年,,索尼與DENSO也會從旁協助,。
對臺積電來說,熊本月產4.5萬枚28~22納米芯片的工廠,,完全就是求之不得的“美事”,。對于已經退出尖端邏輯半導體的自主生產的日本來說,22~28納米相當于日本國內最尖端的技術,。然而,,對于早已量產5nm的臺積電來說,這不過是十年前的技術,。
吸引臺積電建廠對于日本來說是一件好事,,但從臺積電在美國與日本兩地的區(qū)別對待也能看出,帶來28nm工廠的臺積電對日本的幫助十分有限,。想要依靠臺積電拯救日本半導體無疑于天方夜譚,。
美國能拯救日本半導體嗎?
為了轉變日本在半導體上的劣勢,,日本政府確實下足了功夫,。從補貼,、研發(fā)、國際合作三個層面大力支持產業(yè)發(fā)展,。除去前文提及的補貼外,,日本選擇在研發(fā)方面,加強與美國技術合作,。日美將聯合出資45億美元設立基金,,逐步形成以美日為主導的多邊半導體研發(fā)基金。
供應鏈方面,,日本希望強化與美,、韓等的半導體供應鏈合作,以整合供應鏈產業(yè)優(yōu)勢,。其中,,美貿易代表戴琪、商務部長雷蒙多2021年11月份相繼訪日,,雙方宣布建立貿易和工業(yè)伙伴關系,,進一步強化半導半導體供應鏈合作。
這些措施仍然依靠美國的“幫扶”,。實際上,,日本如果寄希望與美國合作而重振當年雄風,只不過是與虎謀皮,。
曾經美國由于對日本半導體的忌憚而進行的打壓仍然歷歷在目,。1985年,已經致力于聯合起來對抗日本多年的美國半導體行業(yè)協會,,決定發(fā)動一項美國的傳統藝能:起訴日本半導體公司威脅到美國的國家安全,。
此后美國借助美日《廣場協議》的西風開啟了全面芯片戰(zhàn)爭,強迫日本簽署了兩次《半導體協議》,。并且,,美國對日本的半導體貿易戰(zhàn)也開始發(fā)動。美國指責日本半導體在美國傾銷,,并且認為美國半導體無法進入日本市場是因為不公正市場規(guī)則,。
在《日美半導體協定》中,要求日本打開半導體市場,,美國半導體要在日本市場份額達到20%以上,;嚴禁日本半導體以低價在美國或其他國家市場傾銷,售價需要通過美國核算成本才可定價出售,;命令禁止富士通收購仙童半導體公司,。這無不顯示美國的霸道。
從引進臺積電的28nm被稱為日本最先進的技術,到宣布制造2nm僅僅過去了一年,。而這2nm也主要依靠美國企業(yè)制造,,這其中的美國算盤打的噼里啪啦。
前不久,,美國針對中國推出了種種政策,,要求日本也與其步伐一致。專家預測,,失去中國市場準入可能會進一步惡化已經面臨市場低迷的半導體相關公司的盈利。一家半導體制作裝置廠家表示:“中國在的尖端半導體的生產停滯,,對日本的強項,,也就是附加價值高的最新制作裝置的需求就會減弱?!庇纱艘部梢钥闯?,美國這位“盟友”并不在意日本企業(yè)的存亡。
誰能拯救日本半導體,?對于日本來說也許是美國,,但歷史的現實看,答案從來不會是美國,。
誰能拯救日本半導體,?
日本半導體領域之所以落后,除了美國打壓的原因外,,還有一部分是因為日本在芯片領域的制造和設計能力,、市場對新產品的需求出現了巨大變化。
由于日本大型制造企業(yè)奉行一切自己做,,盡量拓展產業(yè)領域,,不與他人分利的傳統商業(yè)原則,日立,、NEC,、東芝等大企業(yè)在半導體上全部都是標準的IDM模式,就連著名的VLSI研究所也是只攻堅基礎技術,,技術分享后幾家又回到各自封閉的狀態(tài)里,。
客觀來說,這種模式在需要發(fā)展規(guī)?;a業(yè),、提高良品率的產業(yè)周期中非常有效,也促成了日本的成功,。日本企業(yè)(中國)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陳言表示:“日本一直希望垂直式的生產方式,,即一家企業(yè)來完成半導體的設計、制造、原料等,,然后將產品供給企業(yè),。”
與日本一條龍模式對應的,,是全球化分工的半導體產業(yè)鏈正在崛起,。在半導體產業(yè)越來越復雜、市場快速轉變,、生產成本不斷升高的產業(yè)周期中,,一條龍模式就難以為繼。
現在,,日本企業(yè)也發(fā)現了其中問題,,多家日本半導體企業(yè)相繼進行事業(yè)拆分和重組,退出技術含量不高的DRAM競爭,,而集中開發(fā)系統級芯片等高附加值的專用技術產品,。
加大國內投資、改變生產模式,、加強供應鏈穩(wěn)定,、加速區(qū)域合作,這些措施似乎看來都是有助于日本振興半導體產業(yè),,但細究之下,,幾乎每一個詞都依靠“盟友”。無論是來自中國的臺積電還是美國的“盟友”,,日本似乎一直在期待會有來自半導體的“救星”,。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