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yè)界動態(tài) > 新基建下智慧城市行業(yè)得到快速的發(fā)展,!

新基建下智慧城市行業(yè)得到快速的發(fā)展!

2022-07-02
來源:互聯網綜合

過去,,CarFlow車流報道了大量關于福特新車的新聞,,而很多小伙伴都好奇,究竟什么是基于蜂窩車聯網的車路協同系統(tǒng)V2X?

2022年6月15日,,福特宣布車路協同系統(tǒng)正式落地西安,,這是繼無錫、長沙,、廣州之后落地的第四大城市,。車路協同技術(或稱蜂窩車聯網 C-V2X技術)作為車用無線通信技術,它可以讓車輛,、道路基礎設施,、城市管理平臺、騎行者和行人通過各自的通訊設備共享當前狀態(tài),、行動意圖等信息,,使重要警示信息能夠被準時推送,并輔助車輛和其他道路交通參與者做出更安全高效的決策,。

福特首次攜手技術合作伙伴四維圖新,,實現西安的“道路智能基礎設施--城市智慧交通云控平臺--車輛終端”這三端的實時雙向通信,為車路協同系統(tǒng)落戶西安提供技術保障,。車路協同技術的應用場景包括車輛與智能基礎設施互聯(V2I),、車輛與車輛互聯(V2V:Vehicle-to-Vehicle)、車輛與云端互聯(V2N:Vehicle-to-Network),,以及車輛與行人互聯(V2P:Vehicle-to-Pedestrian),。

智慧城市未來的發(fā)展趨勢是面向全域感知、網聯化管理和體驗優(yōu)先,,更加強調城市的治理效果,。例如利用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的事件感知,、關聯進行應急管理;基于車路協同的交通安全,、效率和體驗提升;利用基于人工智能的信號配時優(yōu)化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及融合物聯網,、大數據,、時空信息、人工智能的數字孿生城市等,。而我國智慧城市項目的普及率和支出規(guī)模目前均處于全球領先水平,,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對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區(qū)塊鏈等新興技術的重視,。由此我們看到,,2022年,智慧城市將聚焦云上創(chuàng)新,、數據治理,、數據鏈接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協同發(fā)展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

全球智慧城市建設在智能交通領域的投入到2025年將達到23,576.87億美元,,其中中國的投入將達5,577.06億美元,占比接近四分之一,,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智能交通支出地區(qū),。IDC城市智能交通市場研究涵蓋智能交通管理、MaaS,、智慧停車等應用級解決方案,,交通大數據平臺、人工智能平臺,、GIS平臺等平臺級解決方案,,云、網絡等IT基礎設施,,以及攝像頭,、雷達、RSU等交通硬件,。

作為自動駕駛的重要支撐部分,,高精度地圖不僅可以解決自動駕駛車輛物理傳感器感知的失效問題,同時實現了高精度車輛融合定位和車道級規(guī)劃與引導,。同時,,高精度地圖的應用領域在不斷擴大,面向全息路口,、車路協同等領域,,在智慧高速、智能網聯示范區(qū),、港口,、礦山等場景中不斷落地。2021年發(fā)布的IDC報告顯示,,2020年的高精度地圖市場總量達到4.74億元民幣,,增速達70%,。針對2021年的高精度地圖市場發(fā)展,IDC已啟動2022年度《中國高精度地圖解決方案廠商份額》研究,。

城市智能體:城市大腦建設的下一跳

“基于城市是生命體,、有機體的共識,華為提出的‘城市智能體’理念,,突破了智慧大腦的建設邊界,,成為城市大腦建設的下一跳,?!痹谌A為伙伴暨開發(fā)者大會2022——城市智能體論壇上,華為政務一網通軍團全球合作伙伴發(fā)展與銷售總裁楊堅做出了上述表述,。

不難理解,,城市大腦是以數據驅動的城市智能中樞系統(tǒng)。城市智能體則強調以人為本,、服務人民,,其構建的是城市級一體化智能協同體系,不僅擁有智能中樞“大腦”,,還具備“眼睛,、經脈、手腳”的有機結構,。眼實現全面感知物聯,,手是城市中豐富的應用,經脈則是以云和網形成支撐城市智慧應用不斷發(fā)展迭代的神經系統(tǒng),。

“眼腦手脈”映射了城市智能體中的智能交互,、智能聯接、智能中樞和智慧應用四層架構,,從全面感知城市中的人,、物、空間和過程,,到數據進行高速匯聚,,到組建智能中樞和決策系統(tǒng),再到通過應用和服務重構體驗,、優(yōu)化流程,,讓城市實現善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

從城市大腦到城市智能體,,代表了智慧城市的架構演進,,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全新階段,,預示著城市治理從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的轉變,最終回到以人為本的出發(fā)點,,提升體驗,。



1最后文章空三行圖片11.jpg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