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板塊自去年12月以來整體回撤較大,,春節(jié)后更是呈現(xiàn)加速下跌行情,。但在國產(chǎn)化+電動化兩大趨勢下,半導體仍然是最受公募基金青睞的板塊之一,,公募持倉比例進一步提升,,抄底動作明顯。
2022年一季度主動型權益類基金(統(tǒng)計口徑為:開放式普通股票型基金,、開放式偏股混合型基金,、開放式靈活配置型基金,、封閉式普通股票型基金,、封閉式偏股混合型基金,、封閉式靈活配置型基金)對于半導體的總持倉市值達到1402.20億元,,在104個申萬二級行業(yè)中排名第三,僅次于電源設備及飲料制造,。行業(yè)總持倉市值較2021年4季度環(huán)比下降197.18億元,,環(huán)比降幅約為12.33%,。另一方面,,2022年1季度,,半導體(申萬)板塊整體跌幅達到22.19%,我們認為公募持倉市值的下降并非意味著機構減倉,,更多是因為持倉下跌而導致的市值縮水,。實際上,隨著板塊的回調,,估值得以大幅消化,,機構在這一過程中反而在擇機抄底加倉,半導體公募整體配置比例達到6.30%,,較去年4季度環(huán)比提升0.18個百分點,,這是自去年3季度機構大幅減倉后連續(xù)兩個季度提升倉位。
具體來看,公募機構選擇抄底或加倉的標的更多會選擇景氣度較高的細分賽道,,如國產(chǎn)材料、功率半導體等,。綜合基金持倉股數(shù)變動和市值變動情況來看,,一季度主動型權益類基金增持最多的十家半導體企業(yè)分別為揚杰科技、圣邦股份,、滬硅產(chǎn)業(yè)-U,、斯達半導、晶晨股份,、新潔能,、紫光國微、神工股份,、聚辰股份,、兆易創(chuàng)新,持倉市值分別增加24.94億元,、24.34億元,、14.25億元、8.36億元,、8.18億元,、5.62億元、5.41億元,、4.75億元,、4.52億元、-2.56億元,。同時,,紫光國微、北方華創(chuàng),、兆易創(chuàng)新,、韋爾股份、圣邦股份,、聞泰科技,、斯達半導、揚杰科技,、瀾起科技,、晶晨股份成為最受主動型權益類基金青睞的十家半導體公司,持有基金數(shù)分別為346只,、272只,、160只、157只、128只,、82只,、76只、75只,、73只,、72只。
此外,,晶晨股份,、圣邦股份、思瑞浦,、時代電氣,、紫光國微、長川科技,、兆易創(chuàng)新,、芯源微、艾為電子,、北方華創(chuàng)等成為一季度主動型權益類基金持股集中度最高的十家半導體公司,,基金持股占流通股的比例分別為31.30%、27.05%,、22.52%,、21.09%、20.36%,、16.49%,、16.22%、15.86%,、12.96%,、12.06%。
風險提示:半導體景氣度下行,;國產(chǎn)替代不及預期,;疫情蔓延超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