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yè)界動態(tài) > 財聯(lián)社時評:為什么梁軍離職寒武紀震動這么大?

財聯(lián)社時評:為什么梁軍離職寒武紀震動這么大,?

2022-03-18
來源:財聯(lián)社

一家高科技公司CTO離職能引發(fā)多大震動,?日前寒武紀發(fā)布正式公告稱,公司已為CTO梁軍辦理相關離職手續(xù),,后者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公告發(fā)布當日,寒武紀股價應聲跌去18.38%,,公司市值一日蒸發(fā)近60億元,。3月15日,上交所也給寒武紀下發(fā)監(jiān)管函,,要求就公司核心技術人員離職相關事項進行說明,。

  寒武紀曾被資本廣泛看好。創(chuàng)始人陳氏兄弟擁有中科院的技術背景,,本次離職的CTO梁軍曾就職于華為,、海思半導體,技術能力毋庸置疑,。2020年,,寒武紀成功登陸科創(chuàng)板,,一度被看作國內人工智能第一股。

  核心技術人員離職,,在上市公司里并不罕見,。據不完全統(tǒng)計,2022年以來已有22家上市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離職,,集中在醫(yī)藥,、芯片等行業(yè),其中包括20家科創(chuàng)板上市公司,,理由均是個人原因,。但梁軍離職引發(fā)的市場轟動之大,仍然有些不尋常,。筆者認為,,這實際上折射出了寒武紀,以及整個人工智能行業(yè)當下在盈利和技術上選擇的兩難困境,。

  寒武紀能夠快速上市,,與華為的合作有很大關系,這又離不開梁軍的牽線搭橋,。但遺憾的是,,寒武紀與華為的合作很快劃上句號。盡管華此后使用了寒武紀的NPU產品,,但市場評價并不高,。被大客戶華為“拋棄”后,寒武紀沒能找到替代者,,科技“含金量”也開始受到質疑,。2019年,寒武紀虧損11.79億元,。2021年業(yè)績快報則顯示,,本來2020年已減少至4.35億元的歸母凈利潤虧損,又增至8.47億元,。

  寒武紀的問題不是個案,,這其實是整個人工智能產業(yè)共同的困境——奇點式的技術突破遲遲沒來,。盡管人工智能,、大數據被看作下一代科技革命的底層技術,一段時間甚至被吹捧成無所不能,。但事實上,,目前人工智能的技術瓶頸沒有實質性突破,深度學習的底層技術沒有大進展,,通用人工智能看上去更是遙遙無期,,這導致整個行業(yè)的商業(yè)化變現(xiàn)能力相對匱乏,。一些大廠都有自己的人工智能團隊,寒武紀這一類獨立的人工智能企業(yè),,目前可見的商業(yè)化場景主要是人臉識別,、安檢等少數領域,但這些領域技術含量不高,,且競爭者眾多,。

  在港上市的商湯科技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其技術團隊和研發(fā)實力還要遠強于寒武紀,。通過上市獲得海量融資之后,,在底層技術沒有大突破的背景下,如何提高營收,、吸引投資者成了這一類公司當下最緊迫的任務,。但這個發(fā)展方向,顯然很難得到梁軍這樣技術出身高管的認同,。

  寒武紀相關人士在回應媒體時,,也坦承梁軍和寒武紀的分歧在于,“公司希望聚焦產品廣泛落地以及搶抓機遇期,,而梁軍希望在技術方面進行更多投入和鉆研”,。顯然為了維持高市值、高增長,,寒武紀傾向于找到需求研發(fā)新品,,梁軍則希望深耕底層技術以求突破,而這需要巨大的投入且短期難以看到產出,。

  當前,,投資者對人工智能正趨于冷靜。從產業(yè)發(fā)展的角度,,這種狀況可能未必是壞事,,筆者認為市場還是應該多一些耐心和信心。現(xiàn)階段可能確實面臨一些困境,,但人工智能底層技術一旦有重大突破,,對社會帶來顛覆性變革是巨大的。這其中就離不開寒武紀,、商湯科技等代表性企業(yè)的助力,。




1A最后文章空三行圖片.jpg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