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經濟疲軟,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無疑是資本市場贏家之一,。資本市場已經用錢來表態(tài):造車,,將是未來的一大風口。和造車的風光形成對比的,,是智能手機行業(yè)的日薄西山,。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中國手機出貨量在2016年達到5.6億部高點后逐年下降,,到2020年,,疊加疫情影響,全年出貨量為3.08億,,比4年前減少近一半,。市場調研機構IDC調查也顯示,2020年Q2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降幅高達16%,,這是智能手機行業(yè)有史以來最差的表現(xiàn),。
國外的手機巨頭蘋果,也已明確造車意圖,。還有三星,、vivo等大佬,也在自動駕駛和車聯(lián)網領域,,低調地布局著,。關心時局的蜜友一定也感覺到了,,2021年伊始,就不斷傳出互聯(lián)網大廠,、手機商造車的新聞,。比如華為,雖然宣傳自己不造車,,但也在間接布局:利用自身技術,,幫助車企“造車”。車展那會兒,,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先生的一席演講,,秀出種種黑科技,間接帶動了A股整個汽車板塊的大漲,。還比如小米,,雷軍那句“為小米汽車而戰(zhàn)”的宣言言猶在耳,如今聽著仍讓人心潮澎湃,。雷軍說,,小米汽車是他人生之中最后一次重大創(chuàng)業(yè)項目,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聲譽,,親自帶隊,。
近幾年隨著新能源汽車高速發(fā)展,很多其他領域的佼佼者都將手伸向了這塊大蛋糕,,推出了一眾新新造車公司,。然而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有一個品牌卻不止一次表示堅決不造車,,甚至內部放言:“誰再提造車,就開除”的狠話,。
2019年,,華為提出“1+8+N”戰(zhàn)略,將IoT上升到戰(zhàn)略層面,,以此為標志,,智能手機大廠正式切入這一領域。但是,,直到2020年11月,,OPPO 的未來科技大會上,“3+N+X”IoT戰(zhàn)略才姍姍來遲,,整體上晚了一年多,。
一向愿意“寧做鳳尾,不做雞頭”的OPPO,,為何在新能源汽車從全電氣化向智能電動化集成的初期,,一反常態(tài)?
眾所周知,,對于一款智能手機來說,芯片是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就相當于人類的大腦,,有了它手機才能正常運行。而在目前主流的手機廠商中,,具備造“芯”能力的就只有蘋果,、三星、華為,,其它廠商大多采用高通或者聯(lián)發(fā)科的芯片,。但隨著近年各大手機廠商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一家廠商如果想要往更高的層次發(fā)展,,造“芯”可以說是一條不可避免的道路,,只有這樣才不會受制于人,遇到“卡脖子”的狀況,。
自2016登頂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一后,,OPPO就在中國前三、全球前五的范圍內波動,,對于OPPO來說,,做不了第一無所謂,萬年的第二第三也不見得有什么不好,,加上又沒有上市,,來自資本市場的壓力幾乎為零。但是,,如若以手機為核心,,你就會發(fā)現(xiàn)其中端倪。首先,,中國智能手機行業(yè)的發(fā)展趨勢已經非常明顯了,,除了華為在非正常市場競爭環(huán)境下的衰落,其他幾個頭部玩家的市場地位基本上不會再有大的變化了,,短時間的出貨波動和市場占有率波動,,基本上不會影響到大格局的變化。
上海車展期間,,華為商城正式上架了賽力斯華為智選SF5高性能電驅轎跑SUV,,并在上架的第二天,于華為線下實體店進行了新車的正式發(fā)布,,從此華為又多了一項新的業(yè)務——賣車,。
2021年3月30日,小米集團發(fā)布公告:公司董事會正式批準智能電動汽車業(yè)務立項,,擬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負責智能電動汽車業(yè)務,,首期投資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總投資100億美元,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雷軍將兼任智能電動汽車業(yè)務首席執(zhí)行官,。
在當晚的發(fā)布會上,,雷軍神采奕奕地向公眾宣布,小米要造車,,且為造車準備了1080億元的現(xiàn)金儲備,。但這輛車怎么造?是通過與車企合作的方式還是從電池、電機,、電控系統(tǒng)到整車都自己來完成?小米并未透露更多的細節(jié),。到目前為止,關于小米造車,,僅有小米擬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負責智能電動汽車業(yè)務這一條信息,。
華為、小米剛雙腳踏進汽車圈,,又一個國內智能手機品牌OPPO也半只腳踏進造車行業(yè)來了,。
近日,有傳聞稱OPPO集團已經開始籌備造車事項,,面對外界的傳聞,,OPPO也做出了回應,稱OPPO在車機互聯(lián)領域一直都有所布局,,包括旗下的閃充生態(tài)也將擴展到汽車領域;除此之外,,與小米的推動模式一樣,OPPO集團CEO陳明永也將親自帶隊“下海造車”,,相關的高層人員也開始進行面試,、籌劃新的造車團隊。
OPPO的正面回應,,其實這一切也都是有跡可循的,,在此前2019的未來科技大會上,陳明永就表示過,,當時OPPO現(xiàn)有的事業(yè)部中已經有超過一半的技術是直接與人工智能、IoT等相關的,,包括當時也有超50%新入職的員工是從事互聯(lián)網業(yè)務,。
隨著房地產紅利逐漸消退,汽車又成了資本眼中的“香餑餑”,。繼華為,、小米之后,又一家手機廠商OPPO踏上了造車之路,。4月28日,,針對OPPO正在籌備造車的消息,,OPPO方面對北京商報記者回應稱,公司在車機互聯(lián)方面確實有布局,?!俺潆娢宸昼?通話兩小時”,這是OPPO那句洗腦萬千用戶的廣告語,。如果用在電動車上呢?“充電五分鐘,,續(xù)航兩小時”的電動車,也許不少人會考慮買一臺。
據悉,,OPPO目前在車聯(lián)網相關領域布局3000件+專利,,早先OPPO就公布了多項關于汽車的專利,包括車輛定位方法,、裝置,、車輛定位系統(tǒng),還有涉及汽車的測距裝置,、測距方法,、攝像頭及電子設備等。
與此同時,,隨著5G帶來的移動互聯(lián)網的全新發(fā)展階段,,萬物連接、萬物互融將成為趨勢——汽車將和智能終端產品一樣,,成為重要的載體,,而這將是包括OPPO等智能終端設備廠商重要的機遇。正如陳明永所說,,“未來不僅是OPPO,,整個行業(yè)都可能不會再有純粹意義上的手機公司”。
通信觀察人士康釗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手機企業(yè)造車主要受小米影響,,OPPO如果造車的話,首先是對車聯(lián)網的理解會比較深,,因為車聯(lián)網是基于通信技術的,。另外,汽車是以線下銷售為主,,而OPPO擅長線下渠道布局,,也擅長品牌運作。不過,,OPPO造車有很多短板,,完全是個門外漢,有可能會走很多彎路。
作為國內頭部手機廠商之一的OPPO,,就似乎在芯片領域的布局有了新的動作,。據悉目前,OPPO在半導體領域已投資超8家企業(yè),,其中包括了南芯半導體,、上海瀚巍、微容電子,、長晶科技,、威兆半導體等,從披露投資時間來看幾乎都在2020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