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ndForce 集邦咨詢旗下拓墣產業(yè)研究院指出,,純電動車市場的前五名合計市占率從 2014 年的 77%下滑至 2020 年只剩 46%,其中僅 Tesla 的市占率有明顯提高,,顯示市場競爭不斷加劇,。
Tesla 在 2018 年推出平價 Model3 后,除了主力銷售市場美國以外,,Tesla 更透過擴展歐洲市場以及中國國產化來取得銷售量與市占率雙成長成績,,至 2020 年預計仍維持在第一名位置,而其他品牌已難攀上 10%市占率,。
在這波競爭浪潮中,,不少中國自主品牌的市占率快速滑落,,如北汽、寶駿,,取而代之的是國際車廠如 Volkswagen 和 Renault,,兩者因推出平價車款以及受到歐洲市場成長帶動,在 2020 年擠入前五名,。
前五名中,,中國自主品牌僅剩比亞迪與異軍突起的五菱,其中,,五菱因推出人民幣 2.88 萬的微型電動車五菱宏光 mini 首度進入前五名,。
另外,,插電混合式電動車(PHEV)與純電動車(BEV)雖同為新能源汽車范疇,,但受到品牌策略不同而呈現(xiàn)與 BEV 不同的品牌結構。
歐系車廠在 PHEV 的努力從 2019 年開始顯現(xiàn),,到了 2020 年,,PHEV 的前五大品牌幾乎都是歐系車,排擠了中系和日系車廠,,前三名皆為豪華車品牌,,BMW、Volvo 和 Mercedes-Benz 市占率相近,,隨時有排名變動的可能性,。
展望 2021 年新能源車市場發(fā)展,拓墣產業(yè)研究院指出,,2021 年新能源車除了車款增多外,,在類型上也趨向多元,除了不同動力類型外,,也以價格,、使用模式、消費者喜好來推出車款以迎合各地區(qū)需求,。
2021 年國際車廠皆加速電動化轉型,,在市場潛力仍大時,前幾名的車廠預期也會采取積極迎戰(zhàn)策略,,包括進行改版,、推新車款等,但必須留意的是區(qū)域市場的差異,,例如中國市場仍有大量低價車款需求,,而歐洲國家仍偏好歐系品牌等,都可能成為市占率消長與排名洗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