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測試測量 > 解決方案 > 液體測量——從水到血液

液體測量——從水到血液

2020-10-20
作者:Christoph Kämmerer,,ADI 現(xiàn)場應用工程師
來源:ADI
關鍵詞: ADI 透析液體 電導率

對于許多應用而言,,確定液體的成分和質(zhì)量至關重要。最主要的例子是水,水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原生資源,。凈水和水過濾技術在全球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是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潔凈的水資源不斷減少,,獲取潔凈用水成為日益重要的話題。但是,,液體測量示例的范圍并不止限于水,,還包括醫(yī)療領域的液體測量,例如血液,、唾液和糞便,,通過檢測這些物質(zhì),確定是否患有疾病,,以免影響健康,。所有這些測量的基本測量原理都是相同的,即阻抗測量,。在本文中,,我們將著重介紹醫(yī)療應用中的液體測量,描述單個應用以及阻抗測量的通用性,。

醫(yī)療領域的液體測量

醫(yī)療領域最廣為人知的液體測量是血糖測量,。在試紙上滴一滴血就能夠測出血液中的血糖水平?;颊呖梢愿鶕?jù)這個值來調(diào)節(jié)自身的藥物或飲食,。未來,測量會逐步從單次測量向持續(xù)測量發(fā)展,,以不斷監(jiān)測血糖水平,。因此,,急需高度準確且節(jié)能的阻抗測量。

另一項液體測量應用是透析,。慢性腎衰竭患者需要過濾血液,。透析液體電導率測量也是通過阻抗分析來完成。通過采用這種方法,,可以測量pH值,、電導率、成分和飽和度,。

最后,,測量患者的糞便和尿液。通過檢查人體排泄物,,可以確定是否患病和出現(xiàn)異常,。這是一個相對較新的醫(yī)療領域,可以使用多種不同的方式方法,。但是,,這些方法都是基于對電極實施阻抗測量,從而得出關于各種疾病的結論,。例如,,除了實施pH值測量外,還會進行電導率測量,。

當然,,之前描述的測量并不全面。在面向人類和動物的醫(yī)療技術中,,還可使用多種液體測量,,例如激素測量或藥劑測量。對于這些測量,,阻抗測量方法也很重要,。

雖然所有測量都用于確定不同的參數(shù),但它們始終以阻抗分析為基礎,。這些測量雖然各有不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都迫切需要節(jié)能、節(jié)省空間的解決方案,,以支持可穿戴設備,。下面介紹幾種不同的阻抗測量方法。它們一部分組合使用,,一部分單獨使用,以便進行完整分析,。

不同的阻抗測量原理

雖然對于所有應用,,阻抗測量的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但單次測量的功能仍然存在很大差別。下面,,我們將討論與液體測量最為相關的方法,。

恒電勢器

最基本和常用的測量原理是基于恒電勢器。如圖1所示,,恒電勢器測量和控制工作電極(WE)和參考電極(RE)之間的電壓,。通過調(diào)節(jié)流過計數(shù)器或輔助電極的電流,工作電極的電勢相對于參考電極保持恒定,。

圖片2.png

圖1.恒電勢器測量的測量原理

電流測量

最簡單的電流測量方法是對傳感器施加偏置電壓并測量響應電流,。其中,在RE和WE之間施加一個恒定電壓,,然后使用電流-電壓轉(zhuǎn)換器和模數(shù)轉(zhuǎn)換器(ADC)將電流剖面轉(zhuǎn)換為數(shù)字信號,。這個電流剖面取決于傳感器和被測變量。圖2利用ADuCM355描述了這個電路,。

 

圖片3.png

圖2.電流測量

循環(huán)伏安法

伏安法測量為電化學測量,,其中電化學電池的電勢緩慢上升,然后呈線性下降,。因此,,測量流經(jīng)WE的電流時,電位呈三角形波形變化,。例如,,伏安法被用于測量分析物的半細胞反應活性。這種方法是一種電解形式,,產(chǎn)生的電流源于氧化和還原,。采用這種方法可以對樣本進行定性和定量研究。

電導率測量

電導率測量以液體中確定的歐姆電阻為基礎,。實施這種測量時,,需要將兩個并行放置的惰性電極浸入液體之中,以測量交流電阻,。在這個過程中,,可以估算電解液的流動性、顆粒密度和氧化狀態(tài),,從而得出溶液的濃度,。

pH值測量

pH值測量基于半電池反應原理,半電池反應發(fā)生在電極膜上,,與H+離子的濃度直接相關,。這種勢差導致產(chǎn)生電壓,后者與pH值呈線性關系。對于pH值測量,,存在的主要問題是pH傳感器具有非常高的串聯(lián)電阻,,因此對分析電子設備的要求非常高。

電化學阻抗分析

對于電化學阻抗分析,,其中電化學電池或傳感器的阻抗是在所有不同頻率中測量,。通過不同頻率下阻抗的變化,測量傳感器磨損,,并自動調(diào)整信號鏈,。采用這種測量時,傳感器精度隨時間(幾天至幾周)下降,,這是個問題,。這可能嚴重影響到各種測量值的整體精度。例如,,連續(xù)血糖測量(CGM)就會出現(xiàn)這種問題,。由于測量對健康至關重要,所以需要不斷檢查傳感器的精度,。示例電路如圖3所示,。

圖片4.png

圖3.電化學阻抗分析

前面描述的醫(yī)療測量在要求和參數(shù)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分別使用不同的測量方法,。此外,,還必須進行溫度測量,以進行補償并校準溫度,。為了補充或提高精度,,必須使用多個傳感器。在離散設計中,,所有這些測量都需要很大的電路板面積和很高的功耗,。

如今,尤其是在醫(yī)療技術領域,,人們都在尋求體積小,、節(jié)能和低成本的解決方案,以便將它們植入可穿戴設備和可用設備中,。ADI針對這些設計挑戰(zhàn)開發(fā)了ADuCM355,。

ADuCM355—通用解決方案

ADuCM355解決方案可以統(tǒng)一實施所有測量。這種高度集成的芯片包含一個節(jié)能模擬前端(AFE)和一個微控制器,,后者承擔管理和安全功能,,例如循環(huán)冗余校驗(CRC)。圖4所示的框圖顯示了ADuCM355的關鍵組件,。

圖片5.png

圖4.ADuCM355框圖

它以極低的功耗控制電化學和生物傳感器,。這款基于ARM? Cortex?-M3處理器技術的芯片具有電流、電壓和電阻測量功能。除了一個具有帶輸入緩沖器的16位400 kSPS多通道SAR ADC以外,,還具有集成式抗混疊濾波器(AAF)和可編程增益放大器(PGA),。電流輸入中的跨阻放大器(TIA)具有可編程增益和負載電阻,,支持不同的傳感器類型,。AFE還包含專門針對恒電勢器設計的放大器,以相對于外部電化學傳感器保持恒定的偏置電壓,??梢酝ㄟ^ADC上游的輸入多路選擇模塊選擇相應的輸入通道。這些輸入通道包括三個外部電流輸入,、多個外部電壓輸入和內(nèi)部通道,。三個電壓DAC中有兩個是雙輸出DAC。DAC的第一個輸出可控制恒電勢器放大器的同相輸入,,另一個控制TIA的同相輸入,。第三個DAC(有時被稱為高速DAC)針對用于阻抗測量的高性能TIA而設計。此DAC的輸出頻率范圍高達200 kHz,。ARM Cortex-M3處理器還具有靈活的多通道直接存儲器訪問(DMA)控制器,,支持兩個獨立的串行外設接口(SPI)端口、通用異步接收器/發(fā)射器(UART)和I2C通信外設,??梢愿鶕?jù)需要為特定應用配置一系列通信外設。這些外設包括UART,、I2C,、兩個SPI端口和通用輸入/輸出(GPIO)端口。這些GPIO可以與通用定時器相結合,,生成脈沖寬度調(diào)制(PWM)輸出,。

進一步測量

大多數(shù)用于所述測量的傳感器可以通過ADuCM355輸入直接操作。例如,,用于恒電勢器測量,,如血糖測量。與此相對,,實現(xiàn)更準確的測量(例如電導率和pH值)需要用到擴展信號鏈,,所以也需要采用外部芯片,例如LTC6078,。它增加了輸入阻抗,,以適應傳感器的高輸出阻抗,從而獲得準確的讀數(shù),。除了前面描述的測量以外,,還需要測量溫度,以補償傳感器的波動。擴展測量原理如圖5所示,。借助較大的信號鏈,,ADuCM355可以讀取電壓和電流值。在所示的電路中,,可以檢測到范圍小于100 ?至10 M?的阻抗,。較大的測量范圍可以覆蓋醫(yī)療領域所需的整個阻抗圖譜。對于電導率測量,,高動態(tài)范圍特別重要,,如此可以測量多種濃度。

 

圖片6.png

圖5.使用ADuCM355測量pH值,、溫度和電導率的電路

結論

雖然不同的液體測量都以阻抗測量為基本原理,,但它們之間仍然存在差異。例如,,必須連接不同的傳感器來記錄不同的參數(shù),。一方面要滿足這種通用性,另一方面又要適應采用小型節(jié)能設備的發(fā)展趨勢,,所以迫切需要一種智能解決方案,。ADuCM355不僅滿足所有這些要求,還可以在醫(yī)療領域用來測量阻抗,,就像瑞士軍刀一樣,,具備多種用途。事實上,,這個IC除了進行液體測量外,,還支持在醫(yī)療領域進行其他阻抗測量,例如,,體脂分析或皮膚阻抗,。此外,因為具有通用性,,它還可以測量電化學氣體,,例如采用正確的傳感器測量CO或CO2。因此,,ADI公司的ADuCM355是一款實施阻抗測量的通用解決方案,。

作者簡介

自2015年2月至今,Christoph K?mmerer一直在德國ADI公司任職,。他于2014年畢業(yè)于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獲得物理學碩士學位。他曾在利默里克市ADI公司擔任工藝開發(fā)實習生,。2016年12月培訓生項目結束后,,Christoph正式成為ADI公司的現(xiàn)場應用工程師,,專門針對新興應用領域。

 


本站內(nèi)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zhuǎn)載內(nèi)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站贊同其觀點。轉(zhuǎn)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nèi)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jīng)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