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Digitiems Research發(fā)表報告指出,2nm有望在2024年實現(xiàn)量產,。他們指出,2022~2025年主要晶圓代工業(yè)者亦有新產能開出規(guī)劃,,先進工藝如3納米產能將在2022年底前實現(xiàn)量產,,DIGITIMES Research強調,若維持2年推進一個世代工藝,,最快2024年可實現(xiàn)2納米量產,。
臺積電2nm工藝進展順利
據(jù)國外媒體報道上月報道,今年一季度順利量產5nm工藝的臺積電,,正在研發(fā)更先進的3nm和2nm芯片制程工藝,,3nm工藝是計劃在明年風險試產,2022年下半年大規(guī)模投產,。3nm工藝投產之后,,臺積電下一步將投產的就將是2nm工藝,在2019年的年報中,,臺積電首次披露他們在研發(fā)2nm工藝,。
外媒稱臺積電2nm工藝的研發(fā)已取得重大進展,研發(fā)進入了高級階段,,先于他們的計劃,。
在量產時間方面,外媒在報道中指出,,臺積電對2nm工藝在2023年年底的風險試產良品率達到90%非常樂觀,。外媒根據(jù)目前的研發(fā)進展推測,臺積電的2nm工藝將在2023年風險試產,,2024年大規(guī)模投產,。
臺積電的2nm工藝若如外媒報道的那樣在2023年風險試產、隨后一年大規(guī)模投產,,也就意味著他們仍將保持兩年投產一代新工藝的節(jié)奏,。臺積電的7nm工藝是在2018年的4月份大規(guī)模投產的,5nm工藝在今年一季度投產,,中間相隔約兩年;5nm之后的3nm工藝,,計劃在2021年風險試產,、2022年下半年大規(guī)模投產,雖然距5nm工藝大規(guī)模投產的時間間隔超過兩年,,但量產時間大概率會提前,,屆時間隔預計也在兩年左右。
對于臺積電的2nm工藝,,外媒此前曾報道稱將會采用環(huán)繞柵極晶體管技術(GAA),,不會繼續(xù)采用鰭式場效應晶體管技術。來自Digitimes的最新報道稱,臺積電2nm GAA工藝研發(fā)進度提前,,目前已經結束了路徑探索階段,。
2nm工藝在2023年開始風險試產,也就意味著臺積電需要開始謀劃利用2nm工藝生產芯片的工廠,。對于工廠,,外媒在上周的報道中曾提到,臺積電負責營運組織的資深副總經理秦永沛,,透露他們計劃在新竹建設2nm工藝的芯片生產工廠,,建設工廠所需的土地已經獲得。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目前也透露,,他們可能會擴建位于臺中的晶圓十五廠,,以增加2nm工藝的產能。
三星能彎道超車嗎,?
不同于臺積電,,三星提早在3 納米就打算采用GAA ,意圖在此技術上彎道超車臺積電,,但臺積電研發(fā)多年的納米片(Nano Sheet)堆疊關鍵技術,,及EUV 運用經驗,將能使良率提升更順利,。
所以不少法人預期,,若2 納米在2023 年即能投產,三星就算在彎道恐怕也超不了車,。就目前臺積電所公布的制程推進現(xiàn)況來看,,采用EUV 的5 納米良率已快速追上7 納米,顯見臺積電在良率提升上的底蘊,,甚至有業(yè)界人士預期風險試產良率即可到9 成,。三星雖提前量產3 納米GAA,但在性能上未必能壓過臺積電,,而GAA 良率上的落差可能也不會如預期般明顯,,且據(jù)傳2 納米背后還有蘋果的研發(fā)能量支持。
不過未來半導體制程將會更加競爭,,不僅是三星,,英特爾的SuperFin 技術也不可小覷,雖然納米節(jié)點時程落后,,但實際性能并不真的多差,。早有輿論認為,臺積電及三星的制程競逐,,很多只是數(shù)字游戲,,而英特爾其實相對踏實,,就實際電晶體密度等指標來看,新的英特爾10 納米強化版已接近臺積電5 納米,,是非常大的單一節(jié)點升級,。
只要英特爾也敢忍痛殺價,SuperFin 仍然很有高階市場的競爭力,,就如同三星8 納米已打出成績一般,,臺積電雖然還占有優(yōu)勢,但仍不能輕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