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南部科學工業(yè)園區(qū)的最北端,正轟轟隆隆趕工中的是臺積電最新的18廠,,將成為世界第一條真正將EUV大規(guī)模投入實戰(zhàn)的產線。
在明年第一季量產5納米制程,領先英特爾,、三星一年以上。
旁邊停滿汽車的空地,,將在明年接續(xù)動工,,預計在2023年,量產3納米制程,。
也就是說,,未來4,、5年間,當今人類最高水準制造工藝的桂冠,,很可能都由這塊位在嘉南平原,、大小相當于2個大安森林公園的超級工地奪下。
這里是真正的臺灣之光,,臺積電廠長簡正忠,,在5月的2019臺積電技術論壇介紹18廠施工進度時,難掩興奮地說,。
南科18廠,,其實算是臺積電創(chuàng)辦人張忠謀的告別作,是他退休前最后一個親自主持動土的晶圓廠,。
張忠謀當時意有所指地說,,這個廠,代表臺積電深耕臺灣與擴大投資臺灣的第一個承諾,。
這個承諾的兌現(xiàn)過程并不容易,。因EUV用電驚人,臺積電甚至一度評估自蓋電廠,。直到臺電出具供電保證,,才打消念頭。
缺水也是個難題,。政府為此興建的永康,、安平2個再生水廠,將在2020,、2021年陸續(xù)完工,,合計可產出每日5.3萬噸的再生水,接近一座寶山水庫的供水量,。
18廠是臺積電未來的投資重點,,預計6年間將總計投資1.1萬億元,是行政院訂的臺商回流目標5千億的2倍有余,。
這個臺灣科技業(yè)史上最大投資,,初步效果,已經浮現(xiàn)在臺灣的總經數字,。
據統(tǒng)計,,今年第一季臺灣制造業(yè)固定資產增購(不含土地)達3262億元,年增29.8%,,為過去8年以來最大增幅,。
其中約有3分之2的貢獻來自電子零組件業(yè),年增44.5%。主因半導體廠商因應制程升級,,持續(xù)擴建廠房及增購生產設備所致,,統(tǒng)計處制造業(yè)投資及運營概況調查報告寫著。
小芯片的另一波成長
再過一段時間,,從桃園機場產地直送到亞馬遜數據中心的服務器,,內部關鍵零組件臺灣制造的比重,有望大幅增加,。
最近讓AMD演出大復活,,因此爆紅的CEO蘇姿豐,5月底在主題演講時,,展示該公司第一款由臺積電制造的服務器芯片Rome,,效能竟然是英特爾同等級產品的2倍,引起現(xiàn)場一陣嘩然,。
而亞馬遜已宣布,,要在該公司云端數據中心采用Rome處理器,打破英特爾的壟斷地位,。
為什么Rome這么厲害?
蘇姿豐在不久前表示,,首先得感謝臺積電領先英特爾一個世代的7納米制程,但她認為,,該款芯片首度導入,、也是臺積電操刀的Chiplet3D封裝,可能更關鍵,。
Chiplet是最近半導體業(yè)的熱門單字,。
源頭來自曾主導無人車、網際網絡早期發(fā)展,,被認為是神盾局原型的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
DARPA近來提出震驚業(yè)界的電子復興計劃,要以Chiplet革新先進封裝技術,,并成立標準聯(lián)盟——通用異質整合與IP重復使用策略,成員涵蓋美國國防,、民用科技大廠,,包括波音、洛克希德,、英特爾,、美光。
一位封裝大廠總經理表示,,Chiplet的技術概念,,其實與臺積電醞釀已久的秘密武器——異質整合很類似,意義上,都算是現(xiàn)有系統(tǒng)封裝的升級版,。
目標是淘汰電路板,,直接將電路板上所有不同材質的電子零件,包括處理器,、存儲器,、類比元件,甚至RF天線,,全部用立體堆疊的方式封裝成一大顆芯片,,就像是樂高積木一樣,聯(lián)發(fā)科副總經理暨智能車用事業(yè)部總經理徐敬全說,。
他在臺積電技術論壇表示,,聯(lián)發(fā)科已用Chiplet技術與臺積電合作,在今年量產一款數據中心用的高效能大型ASIC芯片,。象征聯(lián)發(fā)科的成功轉型,,走出手機領域。
一名封裝大廠總經理表示,,Chiplet代表的先進封裝技術,,被臺積電視為下個10年的成長關鍵。
他解釋,,一旦臺積電走向垂直整合,,整個供應鏈會重新洗牌。
島內一條龍服務器產線
廠商眼里最直接的證據,,就是臺積電竟破天荒地自行興建封裝廠,,跟下游伙伴日月光、矽品搶生意,。
苗栗竹南科學園區(qū)的周邊特定區(qū),,一塊荒煙蔓草的14.3公頃土地,去年臺積電宣布將興建成先進封裝廠,,并已進入環(huán)評,。
根據臺積電的環(huán)評報告書,該廠預定2020年底完成第一期廠房,,進入營運,。
Chiplet此類先進封裝制程,會用到大量高價的先進封裝材料,。讓最近因為5G出現(xiàn)的ABF載板缺貨潮,,在未來幾年加速擴大。
這是近來臺灣大型載板廠,,紛紛宣布大手筆擴廠的一大遠因,。
例如,世界最大IC載板廠——欣興電子公告的4年200億,將用來蓋楊梅新廠,。景碩科技則將在桃園與新竹既有廠區(qū)擴廠與擴增產線,,投資逾165億元。
臺郡在高雄和發(fā)工業(yè)區(qū)的新廠,,投資超過百億,,將招募2500名員工。
有趣的是,,臺郡的ABF導板新廠,,與臺商回流的指標案例——鴻海服務器機構件的高雄新廠,設在同一個產業(yè)園區(qū),,現(xiàn)在都還在整地,、興建階段。
這兩個原先毫不相關的投資,,在貿易戰(zhàn)開打一年,,卻激蕩出新意義。
被中美貿易戰(zhàn),、科技冷戰(zhàn)刺激,,快速移回臺灣的高端服務器產線,與臺灣島內,,因為臺積電打遍天下無敵手,,而出現(xiàn)的臺灣史上最大規(guī)模半導體投資潮,有望在幾年之后,,形成規(guī)模浩大的島內一條龍的服務器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