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其他 > 業(yè)界動態(tài) > 歐空局宣布第一個致力于研究系外行星大氣層的任務

歐空局宣布第一個致力于研究系外行星大氣層的任務

2018-03-23

  據(jù)外媒New Atlas報道,科學家們已經發(fā)現(xiàn)了數(shù)千顆系外行星,,其中包括許多與地球相似的可能適合居住的系外行星,。但要真正衡量這些系外行星是否宜居、這些行星如何形成以及它們是如何發(fā)展,,我們需要更多地了解它們的化學性質,。歐空局(ESA)最近宣布的第一個致力于研究系外大氣層的Ariel任務正在尋求填補一些空白。

135514g112lc6ggub2ekpe.jpg

  Ariel代表大氣層遙感紅外系外行星探測,,并且該任務將使用一套先進的科學儀器將太空船發(fā)射到軌道上,。這些包括望遠鏡組件,、近紅外光譜儀和近紅外光度計。利用這些工具,,歐空局計劃調查大約1000顆系外行星,,特別關注溫暖和炎熱的行星。這是因為較高的溫度使得更容易研究大氣層的組成,。

135514g42582224mujg2f5.jpg

  科學家們將使用過境光譜來完成這項工作,,就像美國宇航局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和將于明年發(fā)射的凌日系外行星巡天測量衛(wèi)星(TESS)一樣。當系外行星太緊密地圍繞它們的母星運行時,,光線使得不可能直接拍攝到它們的畫面,。因此,科學家們使用它所謂的“過境光譜”,。

  通過觀察通過特定過濾器,,科學家可以得出關于這些系外行星大氣成分的結論。這是因為行星的大氣會阻擋某些特定波長的星光,,這取決于其中存在的分子,,從而表明它們的化學組成。

  Ariel的使命被稱為第一次針對系外行星大氣層的專門調查,,并且通過建立一個以一致的波長范圍收集的觀測目錄,,目的是探索這些行星的組成部分?它們和它們的行星系統(tǒng)是如何形成的,?他們如何繼續(xù)發(fā)展,?答案將能進一步加深我們對遙遠世界和可能的外星生命的理解。Ariel任務計劃于2028年推出,。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