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yè)界動態(tài) > 中科院發(fā)表電子皮膚新進展,,超薄貼附皮膚

中科院發(fā)表電子皮膚新進展,,超薄貼附皮膚

2017-06-11
關鍵詞: 電子皮膚 中科院

26277a93af886e6cb2f3b2a87d1e7de4.jpg

  昨日中科院官網宣布,半導體研究所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沈國震課題組與解放軍總醫(yī)院教授姜凱展開深度合作,,在前期系列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在電子皮膚領域取得了新進展,,開發(fā)了一種可直接貼附在人體表面的超薄高像素柔性電子皮膚陣列。

  前期研究成果包括Nano Energy, 2016, 23, 7.; Nano Energy, 2017, 35, 121.; Adv. Mater. Technol. 2016, 1, 1600136.; Sci. China. Mater. 2016, 59, 173.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負責人體內部與外界環(huán)境的交互,。在其柔軟的組織下面分布著一個龐大的傳感器網絡,從而實時獲得溫度,、壓力,、氣流等外界信息的變化。電子皮膚通過模擬人類皮膚的傳感功能,,能實現或超越皮膚的傳感性能,,在機器人、人工義肢、醫(yī)療檢測和診斷等方面展現應用前景,。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對高性能電子皮膚的需求也不斷增加。因此,,具有超薄,、可拉伸、多參數檢測等性能的柔性電子皮膚正在獲得廣泛的關注,,發(fā)展迅猛,。

  多功能超薄電子皮膚及相關測試數據

64fac80f8d2ca0c40c9f149c99e61d48.jpg

  據中科院介紹,此電子皮膚陣列通過引入聚合物中空球納米結構,,傳感器對環(huán)境壓力展現出了超高的靈敏度(31.6 kPa-1),,以及低的探測下限(0.6 Pa)。由于所制備的聚合物具有負溫阻效應,,傳感器還對環(huán)境溫度具有很好的響應,。

  利用簡單的半導體加工及轉印工藝,設計了微米級的超薄可拉伸襯底及蛇形電極結構,,使得器件不僅彈性好,,也不易損壞,可以在不同環(huán)境下拉扯揉折之后,,仍能感受到外部壓力與溫度的變化,。將這種超薄電子皮膚應用于醫(yī)學領域,成功地實現了對人體脈搏,、語音,、呼吸、體表溫度等生理信號的實時快速監(jiān)測,,并實現了對不同物體的壓力分布成像,。為了避免人體生理信號監(jiān)測中,體表溫度變化對器件的影響,,還對傳感器進行了溫度補償進而提高器件在實際應用中的檢測精度,。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