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shù)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嵌入式技術(shù) > 業(yè)界動態(tài) > 全球手機支付的“諸神之戰(zhàn)”

全球手機支付的“諸神之戰(zhàn)”

2015-12-29

  真的到了該叫信用卡讓位的時候了,。我們現(xiàn)在仍在使用這個50多年來毫無變化的支付技術(shù)。我們總得隨身帶一張塑料卡片,,卡的磁條很容易消磁,,卡號也容易被黑客盜用。關(guān)于最后這點,,你可以問問塔吉特超市,、家居零售商家得寶或折扣連鎖店TJ Maxx。

  何不讓人們用刷手機的方式來付款呢?這種方法在歐洲就推行得很好,。它用的是我們本來就要隨身攜帶的設(shè)備,,而且可以做到方便、快捷又安全,。

  谷歌在2011年推出谷歌錢包(Google Wallet)時也是這么想的,。你只要拿著你的Android手機靠近收銀臺的無線信用卡終端,輸入正確的驗證碼,,嗒嗒——錢就付好啦,!你在刷信用卡時再也無需用到實體卡片了。但是,,谷歌錢包的美好愿景卻徹底破滅了,,這讓我們發(fā)現(xiàn)手機支付天堂沒那么容易實現(xiàn)。

  其中最大的問題在于,,電信運營商威瑞森公司,、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和T-Mobile拒絕銷售預裝有谷歌錢包的Android手機。因為這些運營商正在打造自己的手機支付系統(tǒng)Softcard,,與谷歌錢包形成了競爭關(guān)系,。

  而Softcard本身也擱淺了。它僅支持由大通銀行,、富國銀行和美國運通發(fā)行的信用卡,,可用種類屈指可數(shù)。和谷歌錢包一樣,,用Softcard進行的每筆支付,,都需要輸入一個驗證碼;相比之下,,刷信用卡就快多了,。

%BWPR8Q)45Z32BMDDXSGQYS.jpg

  第三種手機支付產(chǎn)品——蘋果支付(Apple Pay),倒是不需要驗證碼,。它會利用iPhone上的Home鍵來讀取你的指紋,,因此整個身份識別過程瞬間便可輕松完成。商家青睞蘋果支付,,是因為這套系統(tǒng)不會帶來任何額外的成本,。銀行青睞蘋果支付,是因為用它進行的交易都極度安全,;商家不會記錄信用卡號,,甚至連看都看不到。(iPhone會向商家發(fā)送一個一次性的交易代碼,。)

  聽上去挺不錯的,,是吧,?那么為何蘋果支付在沃爾瑪超市、勞氏零售店,、老海軍服飾店,、塔吉特超市、西南航空,、7-11便利店,、百思買超市、西維斯連鎖藥店,、康恩都樂甜甜圈連鎖店、太陽石油,、殼牌汽油,、邵普萊特超市、溫蒂漢堡,、香蕉共和國服飾店,、家居零售商Bed Bath & Beyond或蓋璞服飾店里均無法使用呢?

  因為這些連鎖零售商都把賭注押在了第四種手機支付系統(tǒng)上,。通過這套名為CurrentC的支付系統(tǒng),,你的每次消費都會直接從銀行賬戶中扣掉。交易過程完全不會涉及到信用卡——這意味著商店再也不必為每筆交易向銀行支付相當于銷售額2%~4%的手續(xù)費了,。對于一家全國性的連鎖機構(gòu)而言,,這可是一筆巨款。

  這四大勢力正在為成為美國手機支付領(lǐng)域的首個成功者而激烈競爭,。它們分頭攻擊信用卡的缺陷所在,,同時視彼此為仇敵——而我們這些普通百姓,則是這場大戰(zhàn)的輸家,。

  以上哪一種手機支付系統(tǒng)會最終勝出呢,?也許哪種都不會。信用卡能讓所有相關(guān)利益方都感到滿意,。它們能為銀行帶來收益,,為商店帶來銷售業(yè)績,為消費者帶來便利,。換句話說,,所有人都有動力去解決信用卡詐欺的問題。就在這些企業(yè)集團因為互相爭斗而錯失機遇之時,,傳統(tǒng)的銀行卡正在修補自身的安全漏洞,,信用卡的安全性即將得到極大的提升。

  2015年,,EMV(Europay,、MasterCard和Visa的首字母縮寫)卡將聲勢浩大地登陸美國,。這種新卡每一張都嵌有一枚芯片,而不是傳統(tǒng)的磁條,。你需要輸入個人密碼,,以此取代消費憑條上的簽名。EMV標準的安全性要遠高于磁條編碼,。為了鼓勵零售商安裝兼容EMV標準的銀行卡讀取終端,,維薩(Visa)、萬事達卡(MasterCard),、運通卡(Amex)和發(fā)現(xiàn)卡(Discover)在2014年10月份宣布,,它們將不再為磁條卡出現(xiàn)的盜刷交易承擔責任。它們會將這份責任轉(zhuǎn)移到商家身上,。

  在科技愛好者和年輕的讀者看來,,用刷手機的方式來完成支付不但有趣,而且快捷安全,。終有一天,,我們在購物時僅需攜帶一部手機足矣——不過由于企業(yè)間的爭斗和它們的貪婪,這一天將會延后至更遙遠的未來,。


本站內(nèi)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zhuǎn)載內(nèi)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站贊同其觀點,。轉(zhuǎn)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quán)歸版權(quán)所有權(quán)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nèi)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quán)者,。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jīng)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