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電源技術 > AET原創(chuàng) > 無線充電的電離輻射測量

無線充電的電離輻射測量

2015-12-23
作者:朱長江
來源:電子技術應用

       無線充電技術起源于無線電力輸送技術。其原理是用磁共振在充電器與設備之間的空氣中傳輸電荷,,線圈和電容器則在充電器與設備之間形成共振實現電能的高效傳輸,,尼古拉特斯拉是這項技術的開山鼻祖。

42699658_640.jpg

       本質上無線充電就是應用了我們所熟悉的電磁感應原理,即電流流過線圈會產生磁場,與磁場靠近的線圈會產生感應電流。變壓器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的典型設備,。只不過變壓器的初級線圈和次級線圈是纏繞在同一個鐵氧體上的,從而能更好的拴住磁場,。如果把鐵氧體去掉,,讓初級線圈和次級線圈直接在空氣中進行電磁感應,變壓器就可以“搖身一變”,,成為無線充電設備的原型了,。但是,由于磁場在空氣中耗散比較嚴重,,電能傳輸效率會大打折扣,,導致無線充電的成本過高。特斯拉的磁場共振技術有效解決了這個問題,使無線傳輸距離從幾厘米增加到數米,。這個距離對汽車等大型用電器已經夠用了,。這使得去掉用電器的連接線變得指日可待。

8946397892_TIME_1289458402084.jpeg

無線充電會產生電磁輻射

       無線充電的優(yōu)點很明顯,,但正如一個硬幣的正反面,,無線充電所產生的大功率電磁輻射,成為阻礙無線充電大規(guī)模使用的一大阻礙,。說到電磁感應,,不得不提工頻干擾。我們輸送電力用的是交流電,,變化的電流會產生變化的磁場,,我們的電力傳輸線就在不斷的對外發(fā)出電磁波。電磁輻射問題一直是居住在電力線附近小區(qū)居民關心的問題,,工頻干擾這種人為產生的電磁輻射現如今已經充滿整個地球了,。當您打開示波器,手摸到探頭時一個完美的正弦波會出現在屏幕上,,而且正弦波的頻率正好顯示為50HZ,。下圖示波器屏幕所顯示的,正是電力線輻射出的電磁波,。

1329831768-603437.jpg

       工頻干擾的50HZ頻率不足以讓我們擔心,,大功率的電磁輻射才是我們所害怕的。長時間遭受電力線的磁場輻射會有害健康已是科學界的共識,,大功率磁場對身體的損傷就更為嚴重,。但是,,無線充電為了提高充電速度,,就必須提高電壓和頻率,產生大功率磁場是不可避免的,。手機無線充電這種小功率磁場尚且不必擔心,,況且它作用距離也就那么幾厘米。而對于汽車無線充電這類充電場景,,潛在的危險就讓“早已看穿一切”的小編有點擔心了,。

u=1711938736,570674443&fm=21&gp=0.jpg

無線充電需要技術標準的約束

       對于已經實現電力遠距離無線傳送的特斯拉先生,或許也已經解決了電磁輻射對人類身體的損傷問題,。但他老人家已經作古,,生前的研究資料也已經被美國FBI保密封存。我們暫時是指望不上了,,所以相關協會對無線充電技術提出了比較嚴格的安全指標和環(huán)境標準,。畢竟,沒有人想“吃著火鍋,唱著歌,,突然就被電磁輻射了”,!這里,小編首先能想到的是以后誰家汽車是無線充電的,,就必須在自家車庫上貼上下面這個標志,。

u=3706255836,1220822598&fm=21&gp=0.jpg

       其次,人怕輻射,,用電器也怕輻射,。當你在為汽車進行無線充電的時候,如果你的車庫里正好也有幾盞熒光燈,,那么別害怕,,因為熒光燈會詭異的亮起來。采用磁共振傳輸方式的無線充電裝置,,確實能讓它周圍的熒光燈發(fā)光,。這與熒光燈的發(fā)光原理有關。熒光燈是靠燈管里的氣體產生電離而使燈管內表面的熒光粉發(fā)光的,。無線充電產生的電磁波正是能夠讓燈管里的氣體發(fā)生電離,,所以特斯拉生前照片里總是拿著一盞發(fā)著光的熒光燈。

126005e7271g215.jpg

       您如果怕被詭異的熒光燈嚇到,,只需要把熒光燈換成白熾燈就好了,。不過,國家已經明令白熾燈泡停產了,,剩下的就只能選擇led燈,。但抱歉的是,似乎Led在電磁場中也不夠“堅定”,?平時愛做電路實驗的小編可以告訴大家,,在電磁輻射環(huán)境下,斷電的led也發(fā)生了莫名其妙的閃爍(我想是led燈的導通電壓太低的緣故吧),。

       好吧,,我們先把詭異的熒光燈用擦車布蓋一下,好在為車充電的時候不用拖動沉重的電纜,。無需電纜是無線充電走入家庭的最大優(yōu)勢,。但無線充電需要發(fā)射線圈,也需要一個接收線圈(只有熒光燈這種另類才不需要接收線圈,,原理我上面也講了),,任何技術的廣泛普及都是需要統一的標準,我們先看看無線充電需要哪些標準和認證吧,!

       無線充電行業(yè)以前有三大標準組織分別是:WPC,、PMA和A4WP,。2014年初PMA和A4WP兩家開始合作,最后只剩下兩大標準組織,。

[1] Qi是全球首個推動無線充電技術標準化的組織--無線充電聯盟WPC推出的“無線充電”標準,。WPC成員中有將近200家科技公司,該標準允許無線充電設 備的最大輸出功率不超過5W,,一般多為手機廠商所用,。目前共有12款汽車提供符合Qi標準的無線充電設備,而共計80種不同型號的智能手機均可適配,。此 外,,宜家出售的部分型號的組合式書桌以及床頭燈內置了Qi標準的無線充電器。
[2] 由Power Matters Alliance推出的PMA標準,,是Qi的直接競爭者,,主攻快餐市場。目前全美幾百家麥當勞和星巴克連鎖店中都已經開始向消費者提供符合PMA標準的無線充電器;
[3] 無線充電聯盟A4WP推出Rezence標準,。它允許多個設備同時充電,,而且在設備的位置與角度上較具彈性,其充電能力與時間也較符合消費者期待,,最高傳 輸功率不超過50W,。盡管目前還沒有適配Rezence標準的電子產品問世,但英特爾表示將在為平板和筆記本電腦研發(fā)的下一代微型處理器芯片上集成這一技 術,,最早明年將會有大量新產品問世,。

X_J%RKJ[C2SBG$64$~W_$EF.png

       我們看到,無論采用哪個充電標準,,無線充電都存在輻射風險,。在這個連wifi輻射都會觸動民眾敏感神經,導致巨大輿論壓力的時代,,無線充電要走進千家萬戶,,還真的任重而道遠。在電磁輻射被真正“馴服”之前,,對無線充電傳輸效率的評估變的尤為重要,。

0C{QGA%K{28VLIZ0RV_G13F.png

測量無線充電的傳輸效率

       我在上文已經提到,50HZ的工頻干擾可以很容易的被示波器捕捉到,,那么有沒有方法對無線充電產生的輻射進行測量呢?答案是肯定的,。目前存在兩種方法可以滿足我們的要求,,一是直接對無線充電產生的電磁輻射進行測量,根據測量結果來評估其對環(huán)境危害的大小,。二是對無線充電的傳輸效率進行測量,,我們認為丟失的能量減去產生的熱能就是散發(fā)到周圍環(huán)境中的輻射能。對于第一種方法比較簡單直接,只需拿著測量儀表在無線充電裝置周圍移動,,聽到響聲或看到報警提示就知道電磁輻射超標了,。第二種方法則專注于電能的傳輸效率,能讓我們更好的了解無線充電裝置的性能,。最近是德科技就推出一款針對其E5072A/ E5061B/ E5063A ENA系列網絡分析儀的無線電能傳輸分析軟件,。借助該軟件,ENA系列網絡分析儀能夠有效地響應市場對新興無線充電(又叫無線電能傳輸,,WPT)測試的需求,。是德科技也成為唯一一家基于矢量網絡分析儀提供WPT分析解決方案的廠商。

總結

       目前公認的對電磁波進行屏蔽的最有效措施是給產生電磁波的物體加個金屬罩子,。原理小編就不多介紹了,,這是門很專業(yè)的學問。有金屬外墻的樓宇里手機信號往往不好,,就是因為存在金屬材料對電磁場的屏蔽作用,。所以,如果您真的擔心電磁輻射,,那就可以到鐵匠鋪里訂制一套金絲鎧甲,,穿在身上,防刀劍又防電磁輻射,,_·····

       如果想了解更多的無線充電技術知識,,可以關注是德科技高速數字測試技術研討會http://event.chinaaet.com/Keysight/Roadshow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