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UV)LED是指發(fā)射的峰值波長在400nm以下的發(fā)光二極管,,通??梢苑譃閮深悾翰ㄩL在300~400nm的稱為近紫外(NUV)LED;200~300nm的稱為深紫外(DUV)LED。UV-LED在眾多領(lǐng)域都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包括UV放電燈的替代光源、熒光光源,、顯微鏡或曝光機的高分辨率光源,,以及用于固化、醫(yī)藥,、生物研究等的光化學反應光源,、用于殺菌消毒的紫外光源等。
普通的藍光LED基本采用GaN作為發(fā)光材料,,但是由于GaN的帶隙為3.4eV,,芯片內(nèi)部產(chǎn)生的波長小于370nm的輻射會被GaN吸收。因此,,UV-LED大都采用AlGaN作為發(fā)光材料,。但是AlGaNLED需要1層帶隙更大的包覆層,造成了更高的穿透位錯密度(ThreadingDislocationDensity,,TDD),,從而導致發(fā)光效率降低。隨著輻射峰值波長的減小,,LED芯片的外量子效率(EQE)逐漸降低,。
目前NUV-LED的制備技術(shù)發(fā)展迅速,芯片性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365nm芯片的EQE達到了30%,,385nm芯片可達50%,而405nm芯片效率高達60%,。常規(guī)的NUV-LED芯片單顆輸出功率達到了瓦級,,可用于樹脂固化、曝光機,、驗鈔機等,。目前NUV-LED芯片研制以大功率產(chǎn)品為方向,365nmLED的單顆輸出功率可達到12W,;而這些大功率LED的價格隨著批量生產(chǎn)而大幅下降,,因此真正可以實用化。
DUV-LED芯片受制于技術(shù)難點,目前效率仍然比較低,,僅不到2%,,且價格昂貴,只能局限于實驗室應用或小功率的效果驗證,。改進DUV-LED制備工藝,、提高芯片效率,是目前相關(guān)研究機構(gòu)和企業(yè)的重要研究方向,。
日本RIKEN的Hirayama等人采用NH3脈沖氣流多層生長方法,,成功地在藍寶石襯底上橫向外延生長(EpitaxialLateralOvergrowth,ELO)AlN基板,,大幅度降低了位錯密度,,并在此基礎(chǔ)上制備了222~282nm的DUV-LED。通過氨脈沖氣流多層生長方法,,先在藍寶石上生長初始的AlN條紋層,;然后采用低氣壓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沉積(LPMOCVD)方法,生成寬度為5μm,、間距為3μm,、厚度約15μm的ELO-AlN條紋結(jié)構(gòu)基板。
投射電鏡圖像顯示,,ELO-AlN層邊緣穿透位錯密度為3×108cm-2,。270nm的AlGaN多量子阱(MQW)DUV-LED芯片結(jié)構(gòu)如圖所示,其峰值波長為273nm,,室溫下連續(xù)波工作,,最大輸出功率可以達到2.7mW。而在室溫下連續(xù)波工作時,,波長241nm和256nm的AlGaN量子阱LED的最大輸出功率分別為1.1mW和4.0mW,;在室溫下脈沖狀態(tài)工作時,227nm和222nmAlGaN量子阱LED的最大輸出功率分別為0.15mW和0.014mW,;227nm和250nmAlGaNLED的最大EQE分別為0.2%和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