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其他 > 業(yè)界動態(tài) > PAC——新一代工業(yè)控制系統(tǒng), 可編程自動化控制發(fā)展的未來

PAC——新一代工業(yè)控制系統(tǒng), 可編程自動化控制發(fā)展的未來

Todd Walter
2008-01-14
作者:NI工業(yè)測量和控制產品經理
隨著許多廠商已生產出能結合PC功能和PLC可靠性的可編程" title="可編程">可編程自動化控制器(PAC),,目前控制系統(tǒng)" title="控制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已逐漸開始采用PAC,。本白皮書介紹PAC的起源以及它與PLC和PC的區(qū)別,,并指出了使用PAC的工業(yè)控制未來發(fā)展方向,。

目錄
  • PAC將成為未來的工業(yè)控制方式
  • “80-20” 法則
  • 構建更好的控制器
  • 兩種不同的軟件解決方案
  • PAC的視覺和測量應用
  • PAC免除了對專門硬件的需要
  • LabVIEW用于自動化控制
  • NI PAC系統(tǒng)

PAC將成為未來的工業(yè)控制方式
和基于PC控制系統(tǒng)相比,有關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優(yōu)勢和劣勢的激烈爭論已經持續(xù)了十年,。由于PC和PLC在技術上的差別越來越小,,并且隨著PLC采用了商業(yè)化(COTS)硬件以及PC能采用實時操作系統(tǒng),從而出現了一種新類型的控制器——PAC,。PAC的概念是由自動化研究機構 (ARC) 提出的,,它表示可編程自動化控制器,用于描述結合了PLC和PC功能的新一代工業(yè)控制器,。傳統(tǒng)的PLC廠商使用PAC的概念來描述他們的高端系統(tǒng),,而PC控制廠商則用來描述他們的工業(yè)化控制平臺。

“80-20” 法則
在PLC被開發(fā)出來的三十年里,,它經過不斷地發(fā)展,,已經能結合模擬I/O" title="I/O">I/O,網絡通信以及采用新的編程標準如IEC 61131-3,。然而,,工程師們只需利用數字I/O和少量的模擬I/O數以及簡單的編程技巧就可開發(fā)出80%的工業(yè)應用" title="工業(yè)應用">工業(yè)應用 。來自ARC,、聯(lián)合開發(fā)公司(VDC)以及網上PLC培訓資源PLC.net的專家估計:
  • 77%的PLC被用于小型應用(低于128 I/O)
  • 72%的PLC I/O是數字的
  • 80%的PLC應用可利用20條的梯形邏輯指令集來解決

由于采用傳統(tǒng)的工具可以解決80%的工業(yè)應用,,這樣就強烈地需要有低成本簡單的PLC;從而促進了低成本微型PLC的增長,,它帶有用梯形邏輯編程的數字I/O,。然而,這也在控制技術上造成了不連續(xù)性,,一方面80%的應用需要使用簡單的低成本控制器,,而另一方面其它的20%應用則超出了傳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所能提供的功能。工程師在開發(fā)這些20%的應用需要有更高的循環(huán)速率,,高級控制算法" title="控制算法">控制算法,,更多模擬功能以及能更好地和企業(yè)網絡集成。

在八十和九十年代,,那些要開發(fā)“20%應用”的工程師們已考慮在工業(yè)控制中使用PC,。PC所提供的軟件功能可以執(zhí)行高級任務,提供豐富的圖形化編程和用戶環(huán)境,,并且PC的COTS部件使控制工程師能把不斷發(fā)展的技術用于其它應用,。這些技術包括浮點處理器;高速I/O總線,,如PCI和以太網,;固定數據存儲器;圖形化軟件開發(fā)工具,。而且PC還能提供無比的靈活性,,高效的軟件以及高級的低成本硬件,。

然而,PC還不是非常適合用于控制應用,。盡管許多工程師在集成高級功能時使用PC,,這些功能包括模擬控制和仿真、連接數據庫,、網絡功能以及和第三方設備通信,,但是PLC仍然在控制領域中處于統(tǒng)治地位?;赑C控制的主要問題是標準PC并不是為嚴格的工業(yè)環(huán)境而設計的,。

PC主要面臨三大問題:

  • 穩(wěn)定性:通常PC的通用操作系統(tǒng)不能提供用于控制足夠的穩(wěn)定性。安裝基于PC控制的設備會迫使處理系統(tǒng)崩潰和未預料到的重啟,。
  • 可靠性:由于PC帶有旋轉的磁性硬盤和非工業(yè)性牢固的部件,,如電源,這使得它更容易出現故障,。
  • 不熟悉的編程環(huán)境:工廠操作人員需要具備在維護和排除故障時恢復系統(tǒng)的能力,。使用梯形邏輯,,他們可以手動迫使線圈恢復到理想狀態(tài),,并能快速修補受影響的代碼以快速恢復系統(tǒng)。然而,,PC系統(tǒng)需要操作人員學習新的更高級的工具,。
盡管某些工程師采用具有堅固硬件和專門操作系統(tǒng)的專用工業(yè)計算機,但是由于PC可靠性方面的問題絕大多數工程師還是避免在控制中使用PC,。此外,,在PC中的用于各種自動化任務的設備,如I/O,、通信,、或運動可能需要不同的開發(fā)環(huán)境。

因此那些要開發(fā)“20%應用”的工程師們要么使用一個PLC無法輕松實現系統(tǒng)所需的功能,,要么采用既包含PLC又包含PC的混合系統(tǒng),,他們利用PLC來執(zhí)行代碼的控制部分,用PC來實現更高級的功能,。因而現在許多工廠車間使用PLC和PC相結合的系統(tǒng),,利用系統(tǒng)中的PC進行數據記錄,連接條碼掃描儀,,在數據庫中插入信息以及把數據發(fā)布到網上,。采用這種方式建立系統(tǒng)的主要問題是該系統(tǒng)常常難以構建,排除故障和維護,。系統(tǒng)工程師常常被要結合來自多個廠商軟硬件的工作所困擾,,這是因為這些設備并不是為了能協(xié)同工作而設計的,。

構建更好的控制器
由于沒有適合的PC或PLC解決方案,那些需要開發(fā)復雜應用的工程師就和控制廠商密切合作開發(fā)新的產品,。他們需要新產品能結合PC的高級軟件功能和PLC的可靠性,。這些重要用戶為PLC和基于PC控制的公司提供了產品開發(fā)指導。

實現軟件的功能不僅需要有高級的軟件,,而且控制器的硬件功能也需要有所提高,。由于世界范圍內對PC部件的需求在下降,所以許多半導體廠商開始為工業(yè)應用重新設計他們的產品,。目前控制領域的廠商已開始在工業(yè)控制產品中使用工業(yè)化浮點處理器,、DRAM、固態(tài)存儲器如CompactFlash以及快速Ethernet芯片,。這使得廠商能利用基于PC控制系統(tǒng)的靈活性和可用性來開發(fā)更為強大的軟件,,而且該PC控制系統(tǒng)還可運行實時操作系統(tǒng)以保證可靠性。

這種新的控制器是為解決“20%”的應用問題而設計的,,它結合了PLC和PC兩者的優(yōu)點,。ARC的工業(yè)分析家把這種設備稱為可編程自動化控制器,即PAC,。在ARC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世界概覽”研究中,,他們給出了PAC的五個主要特性。這些控制器特性是通過定義軟件的能力來實現其功能的,。
  1. “多功能性,,在一個平臺上有邏輯、運動,、PID控制,、驅動和處理中的至少兩種以上功能?!背藶榱藢崿F特殊的協(xié)議如SERCOS要對I/O做一些改進,;而且軟件還能提供邏輯、運動,、處理和PID的功能,。例如,運動控制作為軟件控制循環(huán),,它能從正交編碼器上讀取數字輸入,,執(zhí)行模擬控制循環(huán)并輸出控制設備的模擬信號。
  2. “單一的多規(guī)程開發(fā)平臺使用通用標簽和單一的數據庫來訪問所有的參數和功能,?!庇捎赑AC是為更為高級的應用如多功能而設計的,他們需要更為高級的軟件。為了能高效地設計系統(tǒng),,軟件必須是單一的集成化軟件包,,而不是多種分離的軟件工具,這些軟件工具在工程上不能無縫地協(xié)同工作,。
  3. “通過結合IEC61131-3,,用戶向導和數據管理,軟件工具能設計出在跨越多個機器和處理單元的處理流程,?!焙喕到y(tǒng)設計的另一方面是具有高級的圖形化開發(fā)工具,利用該工具可以使工程師很輕松地把處理的概念轉變?yōu)槟軐嶋H控制機器的代碼,。
  4. “開放的模塊化構架能解決的工業(yè)應用可從控制分布于工廠機器到加工車間的操作單元,。”由于所有的工業(yè)應用都需要有高度的定制特性,,所以硬件必須是模塊化的以便工程師們可以選擇合適的部件,。而且,軟件也必須能讓工程師增加和拆除模塊以設計出所需的系統(tǒng),。
  5. “采用已有的網絡接口標準,,語言等,如TCPIP,,OPC&XML和SQL查詢語言,。”能和企業(yè)的網絡通信對于現代化控制系統(tǒng)是非常關鍵的,。盡管PAC包含有以太網接口,,但是為了要把設備和工廠其它系統(tǒng)無問題地集成在一起,通信軟件是至關重要的,。

兩種不同的軟件解決方案
一方面軟件是PAC和PLC主要的區(qū)別,而另一方面廠商在提供高級軟件的方式上也有所不同,。通常他們以目前已有的控制軟件作為起點,,不斷增加PAC編程所需的功能、可靠性和易用性,。一般說來,,有兩種提供PAC軟件的方式:基于PLC控制的軟件和基于PC控制的軟件

基于PLC概念的軟件方案
傳統(tǒng)的PLC軟件廠商以可靠且易用的掃描式架構軟件為起點,并逐漸增加新的功能,。PLC軟件根據通用模型而建立:輸入掃描,,控制代碼運行,輸入更新,,以及常規(guī)功能執(zhí)行,。由于輸入循環(huán),輸出循環(huán)和常規(guī)循環(huán)都是隱藏的,,所以控制工程師只需關注控制代碼的設計,。由于廠商已完成了大部分工作,,這種嚴格的控制架構使得建立控制系統(tǒng)更為容易和快速。這些系統(tǒng)的嚴格性也能讓控制工程師在開發(fā)可靠的程序時無需深入了解PLC的底層操作,。然而,,作為PLC主要優(yōu)勢的這種嚴格的掃描式構架也導致其靈活性的欠缺。絕大多數PLC廠商通過在已有的掃描式架構中增加新的功能來建立PAC軟件,,這些新功能包括以太網通信,,運動控制和高級算法。然而,,通常他們會保留PLC熟悉的編程方式以及其在邏輯和控制方面固有的特點,。因此這種PAC軟件通常是為了適合特殊類型應用而設計的,如邏輯,,運動和PID,,但是對于定制的應用則缺乏靈活性,如通信,、數據記錄或定制的控制算法,。

基于PC概念的軟件方案
傳統(tǒng)PC軟件廠商以非常靈活的通用編程語言為起點,能提供對硬件的深層次訪問,。該種軟件也具有可靠性,、確定性以及預設的控制架構。盡管工程師能為PLC編程人員建立起掃描式構架,,但是它并不是基于PC的軟件所固有的,。這些使得PC軟件極為靈活,非常適合那些需要高級的架構,、編程技巧或者系統(tǒng)級控制的復雜應用,,但卻使本應簡單的應用復雜化。

這些廠商首先要能提供通用操作系統(tǒng)如Windows所不具備的可靠性和確定性,。它們可以通過采用實時操作系統(tǒng)(RTOS)如來自Ardence的Phar Lap或Wind River的VxWorks來實現,。這些RTOS能控制系統(tǒng)的各個層面,從I/O讀寫速率到控制器上各個線程的優(yōu)先級,。然后為了使工程師能更為容易地開發(fā)出可靠的控制程序,,廠商增加了抽象層和I/O讀寫架構。因而這種靈活軟件非常適合于定制控制,,數據記錄和通信,,但舍棄PLC編程架構的代價是使程序的開發(fā)難度增加。

NI已開發(fā)出能運行LabVIEW程序的一系列PAC運載平臺,。LabVIEW已成為測試和測量軟件的事實標準,。它具有直觀的類似于流程圖的圖形化編程方式,并通過易用的界面來提供高級編程語言所具備的所有功能。利用LabVIEW RT和LabVIEW FPGA,,我們能結合LabVIEW和實時操作系統(tǒng)并直接下載到FPGA(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平臺來提供可靠性和確定性,。

基于PAC的視覺和測量應用
NI具有測量的行業(yè)背景,它通過引入高速測量和機器視覺使PAC超越了簡單的I/O,。在許多工業(yè)應用中需要高速采集測量結果以用于振動或功率品質分析,。采集到的數據用來監(jiān)測旋轉機械的狀態(tài),確定維護時間表,,識別電機的磨損程度以及調整控制算法,。工程師們通常使用專門的數據采集系統(tǒng)或獨立儀器來采集這些數據并利用通信總線把數據輸入到控制系統(tǒng)。而NI的PAC正可以以每秒百萬個采樣點的速率直接進行高精度的測量,,并把數據直接傳送到控制系統(tǒng)來立即處理,。

工程師們也可以在他們的控制系統(tǒng)中使用視覺功能。過去十年中視覺在自動化領域已得到了迅猛地發(fā)展,。在生產環(huán)境中,,有許多產品缺陷或錯誤使用傳統(tǒng)的測量方法是很難識別出來的,而通過視覺方式則能檢測,。常見的應用包括用于生產或裝配檢驗的零件檢測,,如檢查電路板上器件的位置是否正確,識別光學字符(OCR)來檢查日期條碼或對產品進行分類,,以及進行光學測量來找出產品的瑕疵或對產品按質量等級進行分類,。目前許多工廠采用獨立的智能攝像頭,它要和生產處理控制器進行通信,。NI的PAC引入帶有邏輯和運動控制的視覺或是高速測量功能,,從而使得工程師們無需集成其他的硬件和軟件平臺。

PAC免除了對于專門硬件的需要
PAC代表著可編程控制器的最新技術,,它未來發(fā)展的關鍵取決于嵌入式技術的引入,。比如要能通過軟件來定義硬件。電子廠商常使用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這樣的電子器件來開發(fā)定制的芯片,,它可以讓新設備智能化,。這些設備包含有能執(zhí)行多種功能的可配置邏輯塊,連接這些功能塊的可編程交聯(lián)點以及為芯片輸入輸出數據的I/O塊,。通過定義這些可配置邏輯塊的功能,其彼此連接以及相應的I/O,,電子設計人員即可以開發(fā)出定制的芯片,,而不需要花錢來生產專門的ASIC。FPGA如同有一個計算機,,其內部電路能被重新連接來運行特定的應用程序,。

以前只有那些熟悉底層編程語言如VHDL的硬件設計人員才能利用FPGA技術。然而,現在工程師們已可以用LabVIEW FPGA來開發(fā)出定制的控制算法并把它下載到FPGA芯片上,。通過該特性工程師們可以使硬件具備實時的功能,,如限度和接近傳感器檢測和傳感器狀態(tài)監(jiān)控。由于控制代碼直接在芯片上運行,,所以工程師們能快速開發(fā)采用定制的通信協(xié)議或高速循環(huán)的程序:數字控制循環(huán)速度可高達1 MHz,,模擬控制循環(huán)的速度可為200kHz。

LabVIEW用于自動化控制
由于LabVIEW (ni.com/china/labview)具有強大的功能和圖形化編程的易用性,,基于LabVIEW的PAC 非常適合有如下要求的應用:
  • 圖形化 由于LabVIEW 編程天生引入圖形用戶界面,,您可以為控制系統(tǒng)提供圖形化人機界面。
  • 測量(高速數據采集,,視覺和運動),。NI在包括視覺采集的高速I/O方面有著長期經驗,因此您可以在您的標準控制系統(tǒng)中使用振動或機器視覺等功能,。
  • 處理能力: 在某些應用中,,您需要有專門的控制算法、高級的信號處理或數據記錄,。使用LabVIEW,,您可以用NI或第三方的工具來建立定制的控制代碼,實現如JTFA的信號處理,,或本地及遠程記錄數據,。
  • 平臺: 利用 LabVIEW,您能開發(fā)出用于各種平臺的代碼,,這些平臺包括PC,,嵌入式控制器,FPGA芯片或手持式PDA,。
  • 通信 :利用LabVIEW的數據庫連接,,OPC和基于網絡瀏覽器的操作界面,您能很容易地把數據傳送到企業(yè)數據庫中,。

NI PAC系統(tǒng)
NI提供五種基于LabVIEW的PAC平臺,。

PXI是由多個廠商制定的基于CompactPCI架構的工業(yè)標準化PAC硬件平臺,它能提供模塊化,、緊湊而堅固的工業(yè)化系統(tǒng),。PXI系統(tǒng)的嵌入式控制器內置上GHz的高性能處理器。您可以選用來自NI或第三方廠商的PXI和CompactPCI模塊,。PXI能提供最為廣泛的I/O,,包括有1000 V的隔離式模擬輸入,高容量數字I/O,,用于機器視覺的模擬/數字幀抓取器,,聯(lián)合多軸運動模塊,。PXI模塊的前端都配置有方便電纜連接的接口。PXI平臺提供全面的測量模塊,,以及包括CAN,,DeviceNET,RS-232,,RS-485,,Modbus和Foundation Fieldbus的廣泛連接性。

Compact FieldPoint產品系列包括有可熱抽換的模擬和數字I/O模塊和控制器,,并帶有以太網和串行總線接口,。其中I/O模塊能直接連接熱電偶、RTD,、應力計,、4-20 mA傳感器、5-30 V的直流信號以及0-250 V的交流信號,。Compact FieldPoint網絡通信接口能自動通過以太網絡傳送數據,。您也可以以讀寫本地I/O的方式來讀寫經由網絡傳輸的幾英里之外的I/O。由于軟件的接口非常簡單,,您可以快速地建立和編寫Compact FieldPoint應用程序,,但又不失復雜控制,數據記錄和通信的強大功能,。

Compact Vision System整合了高性能Intel處理器,、FPGA,數字I/O和三個1394端口,。這種PAC天生就可以通過FireWire(IEEE1394)技術在控制應用中使用視覺功能,,并兼容80多種工業(yè)攝像頭。利用CVS上的可重復配置FPGA和數字I/O通路,,您也可以進行低通道數的數字和步進電機控制,。當使用LabVIEW編程時,您還能配置該系統(tǒng)以得到高性能的視覺以及高速的數字控制和步進電機控制,。

CompactRIO是基于FPGA的可重復配置控制和采集系統(tǒng),,它是為需要高度定制和高速控制的應用而設計的。該架構采用實時嵌入式處理器,,并結合可重復配置I/O(RIO)的FPGA內核來實現復雜的算法和定制的計算,。CompactRIO平臺可使用多達八個模擬或數字I/O模塊。這些模塊可由NI或其它廠商提供,。CompactRIO平臺非常適合如機器控制這樣的復雜和高速應用,,并且,對于那些通常需要開發(fā)專門的硬件的應用,,結合了FPGA的這種系統(tǒng)也是非常好的選擇,。

標準的工業(yè)計算機也可以使用NI所提供的廣泛的PCI模塊。這些插入式板卡包含有為模擬和數字I/O,,運動控制和機器視覺而設計的硬件,。要得到確定性、實時的性能,,可結合PCI硬件和運行于基于PC的實時操作系統(tǒng)上的LabVIEW來實現,。LabVIEW RT可被加載到絕大多數標準的工業(yè)PC上,從而能提供用于工業(yè)測量和控制的低成本平臺,。

由于NI能提供廣泛的測量和控制平臺,,這使得PAC可用于幾乎所有的應用。您可以使用網上的評估版進行編程以了解有關LabVIEW的更多信息,,或致電 (800) 820-3622或021-65557838向NI工程師了解更多有關PAC產品與技術信息,。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