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電源技術 > 設計應用 > EMC的PCB設計技術
EMC的PCB設計技術
摘要: 除了元器件的選擇和電路設計之外,,良好的印制電路板(PCB)設計在電磁兼容性中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PCBEMC設計的關鍵,,是盡可能減小回流面積,,讓回流路徑按照設計的方向流動,。本講將從PCB的分層策略、布局技巧和布線規(guī)則三個方面,,介紹EMC的PCB設計技術,。
Abstract:
Key words :

除了元器件的選擇和電路設計之外,良好的印制電路板(PCB)設計在電磁兼容性中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PCB EMC設計的關鍵,,是盡可能減小回流面積,讓回流路徑按照設計的方向流動,。最常見返回電流問題來自于參考平面的裂縫,、變換參考平面層、以及流經(jīng)連接器的信號,??缃与娙萜骰蚴侨ヱ詈想娙萜骺赡芸梢越鉀Q一些問題,但是必需要考慮到電容器,、過孔,、焊盤以及布線的總體阻抗。本講將從PCB的分層策略,、布局技巧和布線規(guī)則三個方面,,介紹EMC的PCB設計技術。


PCB分層策略

電路板設計中厚度,、過孔制程和電路板的層數(shù)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優(yōu)良的分層堆疊是保證電源匯流排的旁路和去耦、使電源層或接地層上的瞬態(tài)電壓最小并將信號和電源的電磁場屏蔽起來的關鍵,。從信號走線來看,,好的分層策略應該是把所有的信號走線放在一層或若干層,這些層緊挨著電源層或接地層。對於電源,,好的分層策略應該是電源層與接地層相鄰,,且電源層與接地層的距離盡可能小,這就是我們所講的“分層”策略,。下面我們將具體談談優(yōu)良的PCB分層策略,。

1.布線層的投影平面應該在其回流平面層區(qū)域內(nèi)。布線層如果不在其回流平面層地投影區(qū)域內(nèi),,在布線時將會有信號線在投影區(qū)域外,,導致“邊緣輻射”問題,并且還會導致信號回路面積地增大,,導致差模輻射增大,。

2.盡量避免布線層相鄰的設置。因為相鄰布線層上的平行信號走線會導致信號串擾,,所以如果無法避免布線層相鄰,,應該適當拉大兩布線層之間的層間距,縮小布線層與其信號回路之間的層間距,。

3.相鄰平面層應避免其投影平面重疊,。因為投影重疊時,層與層之間的耦合電容會導致各層之間的噪聲互相耦合,。

 



多層板設計:
時鐘頻率超過5MHz,,或信號上升時間小于5ns時,為了使信號回路面積能夠得到很好的控制,,一般需要使用多層板設計,。在設計多層板時應注意如下幾點原則:

1.關鍵布線層(時鐘線、總線,、接口信號線,、射頻線、復位信號線,、片選信號線以及各種控制信號線等所在層)應與完整地平面相鄰,,優(yōu)選兩地平面之間,如圖1所示,。關鍵信號線一般都是強輻射或極其敏感的信號線,,靠近地平面布線能夠使其信號回路面積減小,減小其輻射強度或提高抗干擾能力,。


圖1 關鍵布線層在兩地平面之間

2.電源平面應相對于其相鄰地平面內(nèi)縮(建議值5H~20H),。電源平面相對于其回流地平面內(nèi)縮可以有效抑制“邊緣輻射”問題,如圖2所示,。


圖2電源平面應相對于其相鄰地平面內(nèi)縮

此外,,單板主工作電源平面(使用最廣泛的電源平面)應與其地平面緊鄰,,以有效地減小電源電流的回路面積,如圖3所示,。


圖3 電源平面應與其地平面緊鄰

3.單板TOP,、BOTTOM層是否無≥50MHz的信號線。如有,,最好將高頻信號走在兩個平面層之間,,以抑制其對空間的輻射。


單層板和雙層板設計:
對于單層板和雙層板的設計,,主要應注意關鍵信號線和電源線的設計,。電源走線附近必須有地線與其緊鄰、平行走線,,以減小電源電流回路面積,。

單層板的關鍵信號線兩側應該布“Guide Ground Line”,如圖4所示,。雙層板的關鍵信號線地投影平面上應有大面積鋪地,,或者同單層板地處理辦法,設計“Guide Ground Line”,,如圖5所示,。關鍵信號線兩側地“保衛(wèi)地線”一方面可以減小信號回路面積,,另外,,還可以防止信號線與其他信號線之間地串擾。


圖4單層板的關鍵信號線兩側布“Guide Ground Line”

圖5 雙層板的關鍵信號線地投影平面上大面積鋪地

總的來說,,PCB板的分層可以依據(jù)下表來設計,。

PCB布局技巧

PCB布局設計時,應充分遵守沿信號流向直線放置的設計原則,,盡量避免來回環(huán)繞,,如圖6所示。這樣可以避免信號直接耦合,,影響信號質(zhì)量,。此外,為了防止電路之間,、電子元器件之間的互相干擾和耦合,,電路的放置和元器件的布局應遵從如下原則:


圖 6 電路模塊沿信號流向直線放置

1.單板上如果設計了接口“干凈地”,則濾波,、隔離器件應放置在“干凈地”和工作地之間的隔離帶上,。這樣可以避免濾波或隔離器件通過平面層互相耦合,削弱效果,。此外,,“干凈地”上,,除了濾波和防護器件之外,不能放置任何其他器件,。

2.多種模塊電路在同一PCB上放置時,,數(shù)字電路與模擬電路、高速與低速電路應分開布局,,以避免數(shù)字電路,、模擬電路、高速電路以及低速電路之間的互相干擾,。另外,,當線路板上同時存在高、中,、低速電路時,,為了避免高頻電路噪聲通過接口向外輻射,應該遵從圖7中的布局原則,。


圖7 高,、中、低速電路布局原則

3.線路板電源輸入口的濾波電路應應靠近接口放置,,避免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濾波的線路被再次耦合,。

 
圖8 電源輸入口的濾波電路應應靠近接口放置

4.接口電路的濾波、防護以及隔離器件靠近接口放置,,如圖9所示,,可以有效的實現(xiàn)防護、濾波和隔離的效果,。如果接口處既有濾波又有防護電路,,應該遵從先防護后濾波的原則。因為防護電路是用來進行外來過壓和過流抑制的,,如果將防護電路放置在濾波電路之后,,濾波電路會被過壓和過流損壞。此外,,由于電路的輸入輸出走線相互耦合時會削弱濾波,、隔離或防護效果,布局時要保證濾波電路(濾波器),、隔離以及防護電路的輸入輸出線不要相互耦合,。


圖9接口電路的濾波、防護以及隔離器件靠近接口放置

5.敏感電路或器件(如復位電路等)遠離單板各邊緣特別是單板接口側邊緣至少1000mil,。

6.存在較大電流變化的單元電路或器件(如電源模塊的輸入輸出端,、風扇及繼電器)附近應放置儲能和高頻濾波電容,以減小大電流回路的回路面積,。

7.濾波器件需并排放置,,以防止濾波后的電路被再次干擾,。

8.晶體、晶振,、繼電器,、開關電源等強輻射器件遠離單板接口連接器至少1000mil。這樣可將干擾直接向外輻射或在外出電纜上耦合出電流來向外輻射,。

PCB布線規(guī)則

除了元器件的選擇和電路設計之外,,良好的印制電路板(PCB)布線在電磁兼容性中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既然PCB是系統(tǒng)的固有成分,,在PCB布線中增強電磁兼容性不
會給產(chǎn)品的最終完成帶來附加費用,。任何人都應記住一個拙劣的PCB布線能導致更多的電磁兼容問題,而不是消除這些問題,,在很多例子中,,就算加上濾波器和元器件也不能解決這些問題。到最后,,不得不對整個板子重新布線,。因此,在開始時養(yǎng)成良好的PCB布線習慣是最省錢的辦法,。下面將對PCB布線的一些普遍規(guī)則和電源線,、地線及信號線的設計策略進行介紹,最后,,根據(jù)這些規(guī)則,,對空氣調(diào)節(jié)器的典型印制電路板電路提出改進措施。

1.  布線分離
布線分離的作用是將PCB同一層內(nèi)相鄰線路之間的串擾和噪聲耦合最小化,。3W規(guī)范表明所有的信號(時鐘,,視頻,,音頻,,復位等等)都必須象圖10所示那樣,在線與線,,邊沿到邊沿間予以隔離,。為了進一步的減小磁耦合,將基準地布放在關鍵信號附近以隔離其他信號線上產(chǎn)生的耦合噪聲,。


圖10 線跡隔離

2.保護與分流線路
設置分流和保護線路是對關鍵信號,,比如對在一個充滿噪聲的環(huán)境中的系統(tǒng)時鐘信號進行隔離和保護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在圖21中,,PCB內(nèi)的并聯(lián)或者保護線路是沿著關鍵信號的線路布放,。保護線路不僅隔離了由其他信號線上產(chǎn)生的耦合磁通,而且也將關鍵信號從與其他信號線的耦合中隔離開來,。分流線路和保護線路之間的不同之處在于分流線路不必被端接(與地連接),,但是保護線路的兩端都必須連接到地,。為了進一步的減少耦合,多層PCB中的保護線路可以每隔一段就加上到地的通路,。


圖11 分流和保護線路

3.電源線設計  
根據(jù)印制線路板電流的大小,,盡量加粗電源線寬度,減少環(huán)路電阻,。同時,、使電源線、地線的走向和數(shù)據(jù)傳遞的方向一致,,這樣有助于增強抗噪聲能力,。在單面板或雙面板中,如果電源線走線很長,,應每隔3000mil對地加去耦合電容,,電容取值為10uF+1000pF。

4.地線設計  
地線設計的原則是:  
(1)數(shù)字地與模擬地分開,。若線路板上既有邏輯電路又有線性電路,,應使它們盡量分開。低頻電路的地應盡量采用單點并聯(lián)接地,,實際布線有困難時可部分串聯(lián)后再并聯(lián)接地,。高頻電路宜采用多點串聯(lián)接地,地線應短而租,,高頻元件周圍盡量用柵格狀大面積地箔,。  
(2)接地線應盡量加粗,。若接地線用很紉的線條,,則接地電位隨電流的變化而變化,使抗噪性能降低,。因此應將接地線加粗,,使它能通過三倍于印制板上的允許電流。如有可能,,接地線應在2~3mm以上,。  
(3)接地線構成閉環(huán)路,。只由數(shù)字電路組成的印制板,,其接地電路布成團環(huán)路大多能提高抗噪聲能力。

5.信號線設計
對于關鍵信號線,,如果單板有內(nèi)部信號走線層,,則時鐘等關鍵信號線布在內(nèi)層,優(yōu)先考慮優(yōu)選布線層,。另外,,關鍵信號線一定不能跨分割區(qū)走線,,包括過孔、焊盤導致的參考平面間隙,,否則會導致信號回路面積的增大,。而且關鍵信號線應距參考平面邊沿≥3H(H為線距離參考平面的高度),以抑制邊緣輻射效應,。

對于時鐘線,、總線、射頻線等強輻射信號線和復位信號線,、片選信號線,、系統(tǒng)控制信號等敏感信號線,應遠離接口外出信號線,。從而避免強輻射信號線上的干擾耦合到外出信號線上,,向外輻射;也避免接口外出信號線帶進來的外來干擾耦合到敏感信號線上,,導致系統(tǒng)誤操作,。

對于差分信號線應同層、等長,、并行走線,,保持阻抗一致,差分線間無其它走線,。因為保證差分線對的共模阻抗相等,,可以提高其抗干擾能力。

根據(jù)以上布線規(guī)則,,對空氣調(diào)節(jié)器的典型印制電路板電路進行改進優(yōu)化,,如圖12所示。


圖12  改進空氣調(diào)節(jié)器的典型印制電路板電路

總體來說,,PCB設計對EMC的改善是:在布線之前,,先研究好回流路徑的設計方案,就有最好的成功機會,,可以達成降低EMI輻射的目標,。而且在還沒有動手實際布線之前,,變更布線層等都不必花費任何錢,,是改善EMC最便宜的做法。
 

此內(nèi)容為AET網(wǎng)站原創(chuàng),,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