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電源技術 > 市場分析 > 全球高級電表架構市場三大挑戰(zhàn)

全球高級電表架構市場三大挑戰(zhàn)

2010-11-16

各國推動智能電網布建,是AMI(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高級電表架構)產業(yè)發(fā)展之關鍵,,2010年開始將是智能電網的時代,依據研究機構ABI預估2010年全球智能電表安裝量將達9,500萬戶,,相較于2009年的7,600萬戶成長13%,而2015年全球智能電表安裝量將達2.12億戶,且預期未來五年內智能電表主要市場仍以歐洲與北美洲為主,,而亞洲國家在中國大陸帶動下將成為潛力市場(如下圖)。

 《國際電子商情》
全球智能電表市場規(guī)模

 (一)歐洲AMI布建居于領先地位

 歐盟在“20-20-20”協(xié)議下,,于第三次EU’s Energy Packages(2009/72/EC Electricity Directive)中要求在公元2020年,,需滿足80%的能源用戶皆使用智能電表的要求,促使更多歐盟國家推行汰換電表,。歐洲市場因瑞典,、意大利AMI換裝計劃接近尾聲,使得2009年歐洲市場的成長呈現趨緩的現象,,然而預估在2011年以后西班牙,、法國及英國等國的智能電表計劃正式激活并開始大規(guī)模換裝,將恢復大幅成長,。

 (二)美國于2009年開始積極展開AMI布建行動

 在美國能源政策法案(Energy Policy Act)以及復蘇與再投資法案(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推動下,,美國各州政府協(xié)同當地電力業(yè)者,,開始依據當地電力使用情況積極進行相關建設規(guī)劃。依據FERC(Federal Energy Regulatory Commission)調查,,截至2008年底美國合計已安裝約670萬個智能電表,,占總電表數約4.7%,預估5~7年內尚需換裝約5,200萬個智能電表,。

 (三)亞洲為未來潛力市場

 亞洲國家和地區(qū)以中國大陸及日本的AMI布建規(guī)劃輪廓較為清晰,。中國大陸自2009年開始宣布積極展開智能電網規(guī)劃后,即由國家電網統(tǒng)一集中招標采購各式設備,。其中以高級電表架構(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AMI)的招標時程最快,目前已經進行三次共約2,800萬個智能電表招標,。日本AMI導入最早由關西電力自2008年起開始激活,,至2010年6月底已換裝43萬戶,并透過本身所架設之通訊網路進行電表數據傳輸,。而日本第一大電力公司東京電力態(tài)度則較為保守,,第一波9萬戶測試計劃預計于2010年10月才會正式激活。其它如北海道電力,、東北電力,、中部電力及九州電力,也陸續(xù)激活AMI布建計劃,。

 AMI市場三大挑戰(zhàn)

 (一)成本能否合理壓低為擴大布建之關鍵

 目前的布建計劃主要集中歐盟與美國等先進國家,,每一電表(攤入集中器與信息系統(tǒng)成本)布建成本平均約150~300美元不等,這些國家在進行試點計劃初期較重視系統(tǒng)可行性與可靠性,,因此較不會將價格考量擺在第一位,。然而未來若欲在全球順利擴大AMI布建計劃,則布建成本能否壓低將是關鍵,。未來隨各國布建計劃逐漸擴大,,在規(guī)模經濟與經驗累積下,預期AMI建置成本將逐漸降低,。其中尤以中國大陸布建計劃的快速起步,,將對AMI建置成本的壓低產生較大的推力,而當中又以技術門檻較低之智能電表為最,。中國大陸目前約有600家電表廠商,、電表產業(yè)鏈完整,具有價格競爭力,,再加上中國大陸政府積極支持AMI布建計劃推動,,故預期未來中國大陸電表廠商智能電表技術能力也將提升,此將對智能電表市場價格產生極大的影響,。

 (二)隱私與安全性之隱憂,,恐成為AMI市場發(fā)展一大阻礙

 AMI系統(tǒng)存在隱私與安全性問題,。AMI導入使所有消費者的家庭用電信息,通過網絡連接在一起,,恐將使得各家庭電力設備種類,、數量及使用狀況等隱私相關的信息流入網絡。在信息安全部分,,AMI由于系統(tǒng)必須處理大量的用電數據傳輸與分析,,因此如何在電網系統(tǒng)建構完整前先做好安全性防護的管理,避免駭客入侵系統(tǒng)竊取信息及操控,,是管理人員的一大挑戰(zhàn),。舉例來說,荷蘭政府本于2007年開始立法強制全面換裝智能電表,,預計于2013年完成全國約700萬用戶之智能電表安裝,,但由于國會考量智能電表裝設后將產生安全議題,因此傾向未來改為自愿性裝設智能電表,,而非強制性裝設。此案例即顯示,,隱私與信息安全之問題能否解決及獲得消費者信任,,為未來AMI能否為市場接受之關鍵之一。

 (三)電業(yè)新商業(yè)模式之開發(fā)

 AMI布建對于單一電力公司而言成本負擔大,,且無助于以出售“電力”為主要營業(yè)收入的電力公司提升營利空間,。因此未來能否透過AMI系統(tǒng)發(fā)展出其它的加值服務,將會是電力公司是否支持AMI布建,,以及影響AMI市場發(fā)展的關鍵因素之一,。透過AMI系統(tǒng)有機會衍生的服務如:電力公司線路出租提供用戶“最后一哩”的通訊解決方案、提供用戶節(jié)能建議策略,、保全業(yè)與電力公司合作提供用戶瓦斯及用電等安全性居家服務等,,使電力公司有機會從“銷售產品”轉型為“銷售服務”,進而有能力持續(xù)支持AMI擴大步建與系統(tǒng)維護,。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