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電源技術 > 設計應用 > 數碼相機電池重組技巧分析
數碼相機電池重組技巧分析
摘要: 在最開始的半年里,,隨著照相機使用時間的延長,,有一種不愉快的現象始終纏繞著我,。這個現象就是照相機在使用的過程中會突然關機,,我重新開機后又一切回復正常,。對此,,分析數碼相機電池重組技巧。
Abstract:
Key words :

 在最開始的半年里,,隨著照相機使用時間的延長,,有一種不愉快的現象始終纏繞著我。這個現象就是照相機在使用的過程中會突然關機,,我重新開機后又一切回復正常,。剛開始,這個現象出現的概率并不大,,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故障越來越頻繁。隨著該故障出現的次數增多,,我發(fā)現有這樣的規(guī)律:

  * 在照相機瀏覽相片的時候,,較少發(fā)生自動關機,。

  * 拍攝模式的時候,發(fā)生自動關機的概率大一些,。

  * 拍攝的時候,,如果打開了閃光燈,或者打開了機器后背的外置取景器,,則故障發(fā)生的概率更大,。

  依據以上現象,我有些懷疑照相機是否有故障

  了,。但由于故障是隨機出現的,,無法100%確定故障就是照相機引起。再進一步的使用,,還發(fā)現有這樣的規(guī)律:

  * 如果電池剛充好,,就在照相機里使用,則出現故障的概率極小,。

  * 如果電池拍攝了20~30張后,,故障開始出現。繼續(xù)拍攝,,故障越來越頻繁出現,。

  * 如果拍攝的時候開了閃光燈,或者打開了機器后背的外置取景器,,則故障會提前出現,。

  依據我平時的經驗,再綜合以上現象,,懷疑有2種可能,。一是照相機內部的電源部分有問題;二是電池老化所致。

  按照我平常設計時找BUG的思路,,先做一個實驗確認是不是電池引起的,,我的數碼相機買來后配2組鎳氫電池,一組是4個1500mAh品新電池;另外一組是 4個1300mAh GP電池;還有一組500mAh的鎳鎘電池,。依據電池的特性,,判定一個電池是不是老化的基本方法就是測量它是否經得起大電流放電。我先把3組的12個電池分別編上號碼,,分別是A1,、A2、A3,、A4,、B1、B2,、B3,、B4,、C1、C2,、C3,、C4。等3組電池再數碼相機上都放電完畢后用萬用表測量其開路電壓和短路電流,,分別得到以下數據:

  


 

  短路電流的測試方法是,,將萬用表打在直流10安培的檔位上,用萬用表的紅,、黑表筆直接短路電池的正負級,,這樣做雖然違背了電池使用的安全警告(電池上面一般都寫了,禁止電池短路)但只要時間短暫,,基本還是沒有問題的,。出于安全的考慮,筆者不推薦各位讀者也用同樣的方法去短路1號電池,,或者是更大的電池,,因為那些電池的短路電流非常之大,有可能不到1秒鐘就能燒斷一根電線,。但由于5號電池的短路電流都在5A以下,,但只要測試5號電池的時候每次短路的時間控制在5~6秒之內,無論對于電池還是對于萬用表都不至于造成傷害,。

  得到以上數據后,,再把3組電池用充電器都充滿電后,重新做一次這樣的實驗,,得到一組新的數據:

  

 

  一般電池老化的最直接反應,,就是電池的內阻變大。外在的表現就是,,大電流放電的時候電流放不出來,。依據以上2組數據,可以肯定故障是來自于電池的老化,,為此,做以下變動:

  * 在C組的電池中,,剔除編號為的C1電池,,換一個同規(guī)格的新電池。C1電池老化得太厲害了,,把它扔掉,。

  * 在A組中,電池A3性能最好,。而B組老化的程度差別不大,。將電池A3取代B組中性能最差的B2,,組成一個新的B 組。

  A組,、B組中淘汰下來的4個電池不再用于數碼相機,,把他們編組起來,放在小孩子的遙控賽車上,,因為賽車對電源的要求不高,,所以效果也相當不錯。至少也比街上5毛錢一個的電池好無數倍,。新的C組電池用在照相機上,,再也沒有出現自動關機了。B組電池用在照相機上,,雖然偶爾也會自動關機,,但是發(fā)生的頻率有明顯下降。

  電池老化是電池使用中的自然規(guī)律,,同一批次的電池,,老化的速度都可能不同。老化的電池在大電流放電的時候,,其端電壓會迅速下降,。你可以回過頭看看前面的故障描述,以上故障發(fā)生概率高的時候,,基本都是在照相機的工作電流非常大的時候(比如開閃光點,、開照相機的后置取景器),大電流放電的時候,,老化的電池首先電壓下降,。而一組電池中只要一個電池的電壓很低,則照相機內部的電源管理電路就認為這一組的電池放電放光了,,進而自動關機,。

  所以通過這樣的實驗和測量,將老化的電池剔除,,剩下的電池按照其放電特性重組,,就能延長電池組的使用時間。不至于因為一個電池的老化而處置一組電池,。電池老化在數碼相機上面經常發(fā)生,,各位讀者如果您也有這樣的麻煩,不妨學我試一試,。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