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如何從以太網供電獲得更大功率
如何從以太網供電獲得更大功率
摘要: PoE藉由以太網聯機來傳輸電源,。在PoE供電網絡中,,由供電端設備(PSE)提供電源,在以太網絡聯機產生44~57V的輸出電壓,;在以太網聯機的另一端,受電端設備(PD)會消耗這些功率,。
Abstract:
Key words :

      PoE藉由以太網聯機來傳輸電源,。在PoE供電網絡中,由供電端設備(PSE)提供電源,,在以太網絡聯機產生44~57V的輸出電壓,;在以太網聯機的另一端,受電端設備(PD)會消耗這些功率,。雖然目前正在定義較高功率的以太網絡供電標準,,不過現在受電端設備可用的功率,在單一以太網聯機的情況下限制在13W左右。遺憾的是,,這樣的功率往往不足以支持復雜的應用,,因此某些高功率的受電端設備,需要將多個連接埠的功率轉換為可用電壓,,并與48V輸入電壓的電流隔離,。目前有多種技術,可由多重輸入來源提供隔離的功率轉換,。

  以太網供電(PoE)已經是一種普遍的概念,,并被應用于*、保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收款機等產品,。

  下降法

  DC/DC并聯電源普遍使用的一項技術,就是所謂的下降法,。如果并聯電源的輸出電壓降低,,負載電流升高,并聯電源將會分享電流,。這種方式不需要在電源之間通訊,,也不會出現單一錯誤失效的情形,而且需要的附加零件非常少,。如果使用電流模式控制,,只需要限制控制回路的直流電增益,就能產生與負載電流的增減成正比的輸出電壓下降,。

  遺憾的是,,下降分享方式并非十分精確。如果將這些電源以并聯方式連接,,在沒有負載的情況下,,一般會由輸出最高的電源調節(jié)輸出電壓。如果電源使用如圖1所示的二極管調節(jié),,最低輸出的電源將不會輸出任何電流,。隨著負載電流增加,輸出電壓開始下降,,由具有最高輸出電壓的電源提供所有電流,,直到輸出值下降至5.25V,之后輸出第二高的電源開始提供電流,。以上述假設的最差情況公差來看,,在最低輸出電壓電源開始作用之前,第一個電源已提供70%左右的輸出功率,,這種現象并不理想,,因為不夠可靠,,不過在某些狀況下可能可以接受。隨著負載電流進一步增加,,第一個電源可能到達極限,,之后由剩余的兩個電源負責增加電流,從而達到全功率操作,。

  具有同步整流功能的電源架構,,可以讓電源供應或吸入輸出電流,這對于此種控制方法會造成很大的問題,。在極端的情況下,,單一電源可能會試圖調節(jié)高電流端與低電流端。如果在沒有負載時發(fā)生這種情況,,有些電源會供應電流至輸出,同時有些電源則會由輸出端吸入電流,,這樣會從某個電源獲得功率,,再饋電至第二個電源,而不會將功率傳送至負載,;因此建議在零安培時停用同步整流,。

  交錯式返馳

  平衡多重輸入功率的另一項技術為交錯法。交錯法和下降法一樣,,它針對每個輸入使用不同的功率級,,并將電源供應至一個共同輸出。和下降法不同之處,,在于交錯功率級(或稱相位)共享一個通用的一次側(primary side)控制器,,這種方式可以降低成本,每個功率級也可在反相位(out of phase)時同步,。同步可以降低輸出電容器的漣波電流,,因此可使用較小的輸出濾波器。在交錯法中,,所有功率輸入必須共享同一回路,,因此在某些應用中無法使用這種方法。


  圖1:推挽式控制器驅動交錯式返馳,。

  許多脈寬調變(PWM)控制器專門針對交錯法進行設計,,如果只需要兩種相位,可以使用推挽式控制器(push-pull controller)執(zhí)行交錯法,,以大幅降低成本,。圖1為二相位交錯式返馳電源,使用類似UCC2808的推挽式控制器,,這種芯片會限制每個相位的負載周期至50%,,并將兩個功率級以180度的反相位方式進行轉換。這種推挽式控制器使用峰值電流模式控制,可以讓兩種相位保持在接近相同的峰值電流值,。在非連續(xù)返馳中,,每個相位的輸出功率,與初級峰值電流的平方值成正比,,因此可自然平衡由兩個輸入電源獲得的功率,。這種技術可以使兩個輸入電源的功率差距縮減到5%以內。初級金氧半場效晶體管(MOSFET)的切換延遲是造成不均衡狀態(tài)的主要原因,,在兩個輸入電壓不相等時情況最糟,。由控制器所提供的峰值電流限制,會限制由二個輸入端獲得的最大功率,,而負載周期箝位會在欠壓與失效狀況下限制輸入電流,。

  使用二次側負載分享控制器來分享功率

  在多個輸入間分享功率的第三種方式,是透過二次側負載分享芯片來實現,。采用這種方式,,具有遠程感測能力的獨立電源,不管數量多寡,,均可共享同一輸出,。負載分享芯片常與電源模塊共享,請參考圖2的范例,。一個分流電阻被用來測量每個轉換器所供應的電流,。因為公差與寄生阻抗,其中一個電源將供應較多的電流,,此電源會作為主電源,,并將在負載分享(LS)總線上設定電壓,從屬單元使用此負載分享總線電壓作為輸入參考,,以控制自己的輸出電流,。如果要調整從屬單元,可以在從屬轉換器的遠程感測導線上注入電壓,,這樣可從主電源控制負載的輸出電壓,,保持良好的負載調節(jié)。使用這種主/從方式,,可以產生非常好的電流分享準確度,,一般來說在完全負載時優(yōu)于3%。

  圖2:UCC39002負載分享控制器可以并聯獨立電源,。

  由于每個并聯電源都需要一個負載分享控制器,,以及外部的分立組件,因此這種方法的組件數量與成本略高于下降法與交錯法,。此外,,不建議同時使用負載分享控制器與同步整流器,,因為可能在啟動或加入、移除個別電源時發(fā)生問題,。

  主/從隔離一次側電流分享

  另一項可使用于并聯電源的技術,,就是感測一個初級電流(主),然后與另一個電流比較(從),。不論使用光耦合器或電流變壓器,,都可以在電源間傳輸電流信息,同時維持隔離狀態(tài),。電流變壓器是最佳選擇,,因為可以用最低的成本達到良好效能。此外,,相較于光耦合器,,電流變壓器具有良好的準確度。電流變壓器的準確度由圈數比公差與電阻公差所決定,,前者優(yōu)于2%,,后者數值一般為1%。光耦合器的準確度則依賴電流轉換率公差,,最好的狀況為30%。

  本文小結

  下降法是最簡單的方式,,也是成本最低廉的方式之一,,不過效能最差,但不會發(fā)生單點失效情形,。一般而言,,效能最佳的技術是負載分享控制器,也是最昂貴的解決方案,。使用交錯初級控制器或光耦合器/電流變壓器技術,,可以在成本與效能間取得平衡。此外像是同步整流器的使用,、以太網絡供電輸入數目,、以太網絡供電輸入是否需要彼此隔離,這些額外因素都需要考慮,,才能決定應該選用何種方法,。為你的應用使用適當的技術,可由以太網絡供電獲得最大功率,。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