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近幾年來,,非對稱數字用戶線ADSL(AsymmetricDigitalSubscriberLine)作為網絡“最后一公里”問題解決方案應用廣泛,。我國ADSL業(yè)務已成為運營商收入的主要增長點之一。因此,,無論是ADSL業(yè)務的開通,,還是正常的運營維護,都需一系列測試,,而斷點測試是其中一項重要測試,。
而早期電橋測試儀表操作復雜,測試時要求雙方配合,,并需知道準確的線纜長度等技術數據,;測量精度受環(huán)境溫度、電磁干擾等因素的影響,。且一般線務人員不易掌握,,無法準確測量。現有線纜測試專用儀表都需對線務人員進行培訓,,準確定位并計算采集的波形方可得到測試結果,。介紹一種運用時域脈沖回波原理測量ADSL線纜故障點位置的測試儀,,只需單人操作,,一鍵測試,小巧輕便,,上手即會運用,。
2時域脈沖回波原理
測試時向線纜一端注入低壓脈沖,該脈沖沿線纜傳播(傳播速度與光速為同一級別),,當遇到故障點,,脈沖產生反射回到測量點,通過儀器獲得發(fā)射脈沖與反射脈沖的時間差△t,,又已知脈沖在線纜中的波速度v,,可得到故障點距離L:
由于脈沖發(fā)射接收均在同一測試點,,如果在一個脈沖時間內發(fā)射脈沖與反射脈沖重疊,因此不能測出故障點距離,,這樣則出現測試盲區(qū),。為減小測試盲區(qū),必須減小脈沖寬度,,但這會導致發(fā)射脈沖能量的減弱,,從而反射脈沖獲取的難度,不利于長距離測量增加,。為解決上述矛盾,,本線纜測試儀采用寬度可變的脈沖,并提高脈沖幅度,,測試不同長度的線路,。
3系統(tǒng)設計
3.1系統(tǒng)硬件設計
圖1為該測試系統(tǒng)工作原理框圖。
其基本工作原理為:測試時通過人機鍵盤設置脈沖寬度,,單片機發(fā)送測試開始指令和脈寬控制字,,FPGA接收到測試指令,根據脈寬控制字產生脈沖并開始計數,,脈沖經發(fā)射電路到被測線纜,。遇到斷點后,脈沖原路返回,,再經信號接收電路產生下降沿,,使FPGA停止計數,并將計數值傳給單片機,,從而計算出斷點位置,,并通過顯示電路顯示,單片機通過串口與PC機通信,,傳輸所測數據,。而電源電路提供系統(tǒng)所需電源。
3.1.1單片機STC12C5410AD模塊
由于該測試儀是手持式設計,,需考慮合理的電源管理,。因此單片機選擇帶電源管理功能的STC12C5410AD器件,其低功耗設計可使其處于空閑和睡眠模式,。通過設置電源管理寄存器使其進入睡眠模式,,并自動斷開各電路模塊電源,以減少整機功耗,,且能夠通過外部喚醒模式啟動系統(tǒng),。而且該單片機自帶硬件看門狗,全雙工異步串行口和10位8通道A/D轉換器,,通過設置硬件看門狗寄存器實現程序的抗干擾,;通過A/D轉換通道擴展按鍵,,節(jié)省I/O端口;并利用串口與PC通信,。STC12C5410AD還帶有增強型8051內核,。能夠在1個時鐘/機器周期下運行,速度比普通的8051要高8~12倍,。通過8位可配置的I/O端口與FPGA進行數據交互,,對FPGA配置脈寬,讀取FPGA計數值并計算脈沖往返時間及線纜長度,,最后控制LCD顯示,。
3.1.2FPGA模塊
圖2為FPGA脈沖產生接收框圖。FPGA產生寬度可調的脈沖,,按系統(tǒng)設計要求單片機向FPGA預置一個數,,狀態(tài)機處于低電平,在接收到單片機啟動命令后,,計數器1開始計數,,與此同時狀態(tài)機置高,每一個時鐘脈沖沿到來時,,計數器1值與預置數比較,,直到兩者相等,狀態(tài)機才轉為低電平,,這樣就發(fā)射一個脈沖,。
測試儀所能采集到的反射脈沖在測試盲區(qū)外至少有2個,而有用的為前兩個:一個是發(fā)射脈沖直接經接收電路得到,,另一個是由線纜反射再經接收電路得到,。若有其他脈沖則是由于脈沖的多次反射引起的。顯然,,脈沖在線纜中傳播的時間為兩個反射脈沖之間的時間差,,這樣就很容易避免電路所帶來的系統(tǒng)誤差,提高了測試精度,。
當接收到回波產生的第1個脈沖下降沿后,。計數器2開始計數,直到第2個下降沿到來,,計數器停止計數,,計數值鎖存后通知單片機已完成,,單片機分兩次高8位和低8位讀取計數器值,。計數器2通過鎖相環(huán)倍頻得到更高的采集時鐘,以減小因采集計數所帶來的測試誤差,。以下是捕捉這2個下降沿時,,輸出一個脈沖的VHDL進程:
此脈沖寬度即為信號在線纜中的傳播時間,。
3.1.3脈沖發(fā)射接收模塊
圖3為脈沖發(fā)射接收框圖。為防止因信號損耗過大導致回波幅值較小不易辨別,,將 FPGA產生的脈沖通過放大電路放大到+50 V,;為避免因測試點阻抗不平衡導致發(fā)射脈沖幅度減小,在放大電路與線纜之間加入高頻脈沖隔離器,,使電路與線纜更好耦合,。信號放大電路與FPGA之間加入光電隔離,防止相互干擾,,同時對FPGA起到電氣隔離保護作用,。在遇到斷點后,脈沖原路返回,,經耦合電路后再經放大處理,,由光電耦合器6N137產生下降沿,傳輸至FPGA,。該脈沖發(fā)射放大電路由高速光電耦合器6N137與小功率高速開關管3DK91C及升壓電源器件構成,。圖4為脈沖發(fā)射放大電路。
當6N137同的信號輸入端(引腳2)為高電平時,,發(fā)光二極管點亮,,反向偏置的光敏管導通,經電流電壓轉換送到與門,,與門的引腳7為使能端,,高電平有效。此時內部晶體管導通,,輸出引腳6為低電平,,反之則為高電平。輸出端產生脈沖后經高速開關管VQ(3DK91C),,基極為高電平,,開關管導通,集電極為低電平,;反之則為+50 V,。+50 V由升壓電源器件產生。脈沖接收電路應采用高帶寬的放大器,,光電耦合器6N137作為放大器與FPGA的接口,。
3.2 系統(tǒng)軟件設計
首先系統(tǒng)初始化,包括單片機和LCD的初始化,,顯示主屏開機信息,。根據提示進行測試,首先選擇是否測試波速,然后測試故障線纜,,最后顯示時間,、波速度及斷點位置,系統(tǒng)主要程序流程如圖5所示,。在測試時循環(huán)測試10次,,對數據處理后求平均值,以減少測試的偶然性,。
4 系統(tǒng)測試
系統(tǒng)對長度50 m的電話線對進行測試,,得到波速度為2.083×108 m/s。并對其中一根線在某一點剪斷后測試,,得到斷點位置為27.08 m,,實際測量斷點位置距測試點27.8 m,因此該測試儀能較準確反映斷點位置,。為了更加形象說明測試計算過程,。
同時通過JTAG口從Quartus II的SignalTap II logic An-alyzer采集到的波形,如圖6所示,。由圖6可知:脈沖在線纜中傳播時間為260 ns,,故斷點位置在距測試端27.08 m處。測量300 m的網線得到網線長度為302 m,。實際測量中由于元器件的性能以及線纜使回波脈寬變大,,導致測試盲區(qū)并沒有理論上的那樣小。
經試驗測試,,測試肓區(qū)為15 m,,即15 m以下測試不出斷點位置。
5 結束語
該設計能夠較準確測試出斷點位置,,并已作為ADSL測試儀中一個內嵌模塊用于開通與維護ADSL業(yè)務線路,。該測試儀采用FPGA產生并接收脈沖,避免了因時鐘頻率不夠高而使得測試精度較低的問題,,并減小了測試盲區(qū)及系統(tǒng)誤差,。通過FPGA很容易獲得窄脈沖,實現短距離測量,,且無需太多的外圍電路即可實現控制測量,,功耗低,小巧,,符合便攜式儀器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