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yè)界動態(tài) > 復旦大學設計出一種新型半導體性光刻膠

復旦大學設計出一種新型半導體性光刻膠

全畫幅尺寸芯片集成 2700 萬個有機晶體管并互連
2024-07-08
來源:IT之家
關鍵詞: 復旦 光刻膠

7 月 8 日消息,,從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獲悉,該校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新型半導體性光刻膠,,利用光刻技術在全畫幅尺寸芯片上集成了 2700 萬個有機晶體管并實現(xiàn)了互連,,集成度達到特大規(guī)模集成度(ultra-large-scale integration,ULSI)水平,。

0.png

2024 年 7 月 4 日,,該成果以《基于光伏納米單元的高性能大規(guī)模集成有機光電晶體管》為題發(fā)表于《自然?納米技術》。

芯片集成度可以分為小規(guī)模集成度 (SSI),、中規(guī)模集成度 (MSI),、大規(guī)模集成度 (LSI)、超大規(guī)模集成度 (VLSI) 和特大規(guī)模集成度 (ULSI),,此前,,有機芯片的制造方法主要包括絲網印刷、噴墨打印,、真空蒸鍍,、光刻加工等,集成度通常只能達到大規(guī)模集成度 (LSI) 水平,。

光刻膠又稱為光致抗蝕劑,,在芯片制造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經過曝光,、顯影等過程能夠將所需要的微細圖形從掩模板轉移到待加工基片上,,是一種光刻工藝的基礎材料。

復旦團隊設計了一種由光引發(fā)劑,、交聯(lián)單體,、導電高分子組成的新型功能光刻膠。光交聯(lián)后形成了納米尺度的互穿網絡結構,,兼具良好的半導體性能,、光刻加工性能和工藝穩(wěn)定性。該光刻膠不僅能實現(xiàn)亞微米量級特征尺寸圖案的可靠制造,,而且該圖案本身就是一種半導體,,從而簡化了芯片制造工藝。

光刻制造的有機晶體管互連陣列包含 4500×6000 個像素,,集成密度達到 3.1×106 單元每平方厘米,,即在全畫幅尺寸芯片上集成了 2700 萬個器件,達到特大規(guī)模集成度 (ULSI),其光響應度達到 6.8×106 安培每瓦特,,高密度陣列可以轉移到柔性襯底上,,實現(xiàn)了仿生視網膜應用。


Magazine.Subscription.jpg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