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其他 > 業(yè)界動態(tài) > 4700億巨無霸來了!ARM首日大漲25%,孫正義松了一口氣,?

4700億巨無霸來了,!ARM首日大漲25%,孫正義松了一口氣,?

2023-09-15
作者:見聞君
來源:華爾街見聞
關鍵詞: ARM IPO

 本文作者:趙穎 何浩

本文來源: 華爾街見聞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dFrbbVyf1Y6PGyPOE_YYJg


    今年全球最大IPO終于正式登場,!

  美東時間9月14日,ARM美國IPO首日,,開盤上漲10%,,報56.10美元,盤中一度漲幅達到約30%,。

  微信截圖_20230915114838.png

  截至收盤,,ARM股價上漲24.69%,報63.59美元,,以此計算,,市值為652.48億美元(約4745億元),若包括限制性股票單位在內,,Arm完全攤薄后的估值接近680億美元,。

  ARM成功上市和首日大漲,給今年如一潭死水的IPO市場激起浪花,,對其持有者軟銀和孫正義來說,,也是一場急需的勝利。

  孫正義表示,,人工智能將能夠幫助解決世界上一些最大的問題,,并有可能超越人類的智力。自己是人工智能的“堅定信徒”,,并補充說Arm是人工智能革命的“核心”受益者,。

  IPO后,軟銀仍持有Arm約90%的股份,。首日的大漲,,令軟銀所持的ARM股票價值增加了約120億美元。

  雖然這能夠給軟銀提供更多的資金,,也幫孫正義挽回了一些近期因為投資失敗而丟失的顏面,,但他可能并不能因此而松上一口氣。

  因為,,ARM雖手握架構霸權,,但卻賺不了大錢,同時“AI成色”不足,,650億美元的市值對這家英國芯片公司來說存在巨大的溢價,。

  01

手握架構霸權,,卻賺不了大錢

  1)行業(yè)空間有限

  作為芯片業(yè)繞不過的大山,ARM讓全世界99%的智能手機都用上了自己設計的芯片架構,,但這也意味著這一領域的業(yè)績擴展空間相當有限,。

  特別是考慮到全球經(jīng)濟放緩期間,人們對手機的需求疲軟,,這已反映到ARM的收入中,,顯示出停滯不前。

  2021財年-2023財年,,ARM年收入分別為20.27億美元,、27.03億美元和26.79億美元。

  2)利潤并不豐厚

  ARM營收來源主要分為許可費和版稅,,其中40%為許可費,,版稅收入約占營收的60%。

  不過由于基于ARM架構產(chǎn)品大部分是MCU(微控制器),,價格非常較為便宜,;另一方面,ARM是從芯片價格中抽成,,而非針對終端產(chǎn)品收費,,因此帶來的收入?yún)s并不高。

  在2023財年,,ARM出貨量超過300億顆,,平均每顆芯片收取0.1美元左右。在2022年,,基于ARM技術的芯片總價值達989億美元,,占了近一半市場份額。但ARM的版稅收入只有16.8億美元 ,,占芯片價值的1.7%,。

  費用方面,作為一家芯片設計企業(yè),,ARM研發(fā)成本并不低,平均占到收入的40%左右,。

  這就導致了ARM賺不了大錢,,2021-2023財年Arm凈利潤分別是3.88億美元、5.49億美元,、5.24億美元,。

  過去3年累計賺了14億美元,與客戶們的利潤完全沒法比,,高通去年凈利潤130億美元,,英偉達去年賺了40多億美元,。

  而且,招股書顯示,,近兩年凈利潤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2022年3月實施的裁員和重組計劃,。

  3)產(chǎn)業(yè)鏈話語權不足

  根本上而言,Arm賺不了大錢,,可能是因為產(chǎn)業(yè)鏈話語權不足,。

  有分析指出,整個產(chǎn)業(yè)鏈中,,最賺錢的還是控制軟件生態(tài)的芯片公司,,它們直接決定了某款芯片在市場上有多大競爭力。

  根據(jù)華爾街分析Robert Castellano的報告,,英偉達炒到4萬美元的GPU芯片H100 ,,臺積電賺1000 美元,提供內存芯片的SK海力士賺2000美元,,剩下超 90%的收入幾乎全歸英偉達,。

  此外,ARM一直都處在中立的位置,,架構標準對各大企業(yè)開放授權,,導致其地位并不穩(wěn)固。反觀其競爭對手英特爾,,不但設計IP,,還擁有自己芯片工廠,并通過與Windows形成Wintel聯(lián)盟來壟斷生態(tài),,從而掌握產(chǎn)業(yè)鏈話語權,。

  02

“AI成色”不足

  Arm上市正值人工智能熱潮,對AI的狂熱情緒推動英偉達股價大幅上漲,。為了拔高Arm估值,,孫正義狂蹭AI熱度。

  1)AI成色不足

  但從招股書來看,,ARM的AI成色不足,。

  ARM在其招股書中提到,隨著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ML)的快速發(fā)展,,ARM在這些領域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并與多家領先企業(yè)合作處理AI工作。

  然而,,ARM專注于CPU的架構基礎,,而不是創(chuàng)建大模型所需的GPU以及AI專用芯片的架構。

  在風險提示處,,ARM坦言,,新興技術,,比如AI和ML,可能采用不適用于通用CPU(例如ARM的處理器)的算法,。因此,,在基于ARM架構的芯片中,其處理器可能變得不那么重要,。

  2)關鍵缺陷:運算能力不夠強大

  其實,,ARM在AI領域的劣勢也很明顯,那就是運算能力不夠強大,。

  AI服務器領域主要由x86架構,,以及英偉達Turing、Volta,、Ampere等GPU架構所主導,,ARM架構也在服務器領域逐漸嶄露頭角,特別是在輕量級和低功耗服務器方面,,但是所占份額很小,。

  AI對性能的要求非常高,X86架構可以采用性能極高的CPU,,配合大容量內存和高精度顯卡,,可以不斷提供運算速度。而ARM走的RISC路線決定了其性能缺陷,,如果無法在性能上進一步提升,,那么Arm架構的缺點會越來越明顯。

  因此,,ARM似乎處在AI熱潮的邊緣,,想吃到這份紅利很難。

  03

競爭越來越卷

  例如,,開源免費的RISC-V架構正虎視眈眈,,不斷嘗試切入ARM的既有客戶之中。

  RISC-V架構憑借開源,、精簡,、模塊化的優(yōu)勢,成為芯片架構領域的“新秀”,。RISC-V的開源性質吸引了眾多企業(yè)的關注,,尤其對于小公司和初創(chuàng)企業(yè)而言,可以更容易獲得芯片設計授權,,從而降低成本。

  ARM也在招股書中提到,,我們的許多客戶也是RISC-V架構及相關技術的主要支持者,。如果與RISC-V相關的技術不斷發(fā)展,,市場對RISC-V的支持增加,我們的客戶可能會選擇使用這種免費的開源架構,,而不是我們的產(chǎn)品,。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ARM近四分之一的收入來自中國市場,,并嚴重依賴ARM中國。但ARM對ARM中國沒有任何直接管理權,,在ARM中國董事會中也沒有控制席位,。

  于是,ARM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就必須不斷的投入,,研發(fā)出新的架構。ARM也坦言,,研發(fā)是其業(yè)務的核心,,也是其未來成功的關鍵。

  然而,,這談何容易,,進一步的創(chuàng)新將越來越難以實現(xiàn),成本也越來越高,。開發(fā)新產(chǎn)品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時間,,一般需要五年或五年以上的開發(fā)時間,而且不能保證產(chǎn)生預期的成果,。

  可見,,擺在ARM面前的并不是一條坦途。

微信圖片_20210517164139.jpg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jīng)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