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yè)界動態(tài) > 汽車智能化,,集度做加法

汽車智能化,,集度做加法

2023-01-16
來源:松果財經

CES2023剛剛落下帷幕,,這場名為“國際消費電子展”的業(yè)界盛會,,近幾年重心正明顯轉向智能汽車及其周邊產業(yè)鏈

在2022年的CES上,,集度與英偉達宣布合作,,也透露了智能汽車研發(fā)的相關計劃。而在本屆CES之前,、2022年末的廣州車展上,集度如約帶來了首款汽車機器人ROBO-01,,以及第二款汽車機器人ROBO-02的展車,。

盡管集度起步較晚,但業(yè)內給予了它較大的關注,。在百度與吉利的加持之下,,集度的智能化水平在國內車企中首屈一指。大眾集團前任CEO赫伯特·迪斯曾把未來汽車定義為帶著四個輪子的智能手機,,可見高智能化水平在銷量與用戶感知層面的優(yōu)勢,。

集度曾于2022年10月27日發(fā)布ROBO-01探月限定版時宣布,該車型將于2023年三季度交付,。集度CEO夏一平認為,,國內車市將在彼時回暖,對交付更為有利,。2023年,,集度的智能化優(yōu)勢勢必成為其插入市場的一把利劍,并逐漸驗證其品牌誕生600余天以來的成果,。

“秀外慧中”的智能化

廣州車展期間,,集度CEO夏一平指出,用戶目前之所以對智能駕駛的接受度一般,,是因為車企仍未提供足夠好的智能駕駛產品,。集度的點到點領航輔助(Point to Point Autopilot),則劍指全域融合的高階智能駕駛產品,,關鍵在于智能產品交付時,,其覆蓋場景將達到城市領先。而且,,集度可以做到開箱即用,。

這份信心,來自集度智能化的內外兼修。也可以說,,不同于在行業(yè)轉型“兵荒馬亂”中起步的車企,,集度自誕生之初就看到了智能化的意義和必要條件,而這也最終反映到了其產品策略中,。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集度現有的ROBO-01,、ROBO-02兩款車型,,首先搭載了英偉達的OrinX和高通的8295兩類非常重要的芯片,為一切暢想的實現奠定了更穩(wěn)固的算力基礎,。

高通8295是目前行業(yè)內的最強智能座艙芯片,,集度基于它的算力優(yōu)勢,把諸如語音AI算法之類原本需要云端才能開展的活動放到了本地,。而兩顆英偉達OrinX芯片提供的508TOPS算力,,則讓集度能夠充分發(fā)揮來自百度Apollo的自動駕駛技術經驗。

其實,,盡管硬件基礎的進步令人感嘆,,但更重要的是,集度本質上在隨著自己的產品需求找供應商,,而非籠絡最強供應商以打造產品,。集度CEO夏一平透露,高通早期曾告知8295芯片無法在2023年量產,,但集度依然堅持實現了產品的差異化壁壘,。

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和百度對智能AI的期許一脈相承——百度創(chuàng)始人、CEO李彥宏曾多次表示,,L4自動駕駛可能比L3更早商用,。在1月10日的百度“Create AI”開發(fā)者大會上,他再次提到,,百度旗下自動駕駛服務“蘿卜快跑”的訂單量已經超過了140萬單,,這是百度智能駕駛能力的一種驗證。

集度打造的正是更為成熟的全方位智能駕駛體驗,,核心在于城市域,、高速域、泊車域“三域融通”,。在泛化場景內,,現有的智能駕駛功能往往以碎片化呈現,用戶的感知就會割裂,。集度全棧應用百度Apollo的自動駕駛能力,,擁有智駕算法上的領先優(yōu)勢,,將給用戶帶來領先的產品體驗。

集度智能駕駛負責人王偉寶透露,,集度智駕團隊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廣州開啟場景泛化測試(即不只針對單一特定場景),,其中北京和上海正在開展城市和高速智能駕駛的融通測試,。

總的來說,這些看不見的方案設計,、經驗沉淀與海量測試為集度構造了看得到的優(yōu)勢:基于SOA的艙駕融合技術,,打通了雙Orin X芯片的508TOPS算力與8295芯片的30TOPS算力,在提升安全上限的同時,,提供了豐富AI應用的可能,;視覺+雙激光雷達的全球唯一雙系統(tǒng)配置,讓集度擁有了高度發(fā)達的基礎感知能力,;來自百度累計超過4500萬公里的L4自動駕駛運營測試里程,,提供了全球領先的智能駕駛可信度。

所以,,說集度的智能化能力是“秀外慧中”,毫無浮夸,。

集度的深度

2021年3月,,百度和吉利以55:45股比投資組建集度。從此,,“目標統(tǒng)一,、戰(zhàn)略協(xié)同、合作商業(yè)化”的底層團隊邏輯,,推動著集度迅速投入并深入智能汽車的戰(zhàn)場,。

也因為成立時間這個特征,集度的發(fā)展速度也頗為引人關注,。尤其是集度所做的并非單純改換動力源,,而是要發(fā)揚智能化思維。

從發(fā)展歷程看,,集度基本上是一邊進行產品的順序開發(fā),,一邊拓展合作伙伴,并進行各類資源整合,。因此,,考慮到來自百度和吉利的幫助,集度的發(fā)展并非線性漸進,,而是極富資源與技術深度,。這種深度,,是其產品出道即高光的根源所在。

集度首先是一個繼承者,。燃油車時代的產品開發(fā)周期可以達到5年左右,,但集度的工程開發(fā)階段起始點是成立的第128天,啟動核心智能化產品開發(fā)則是在第207天,。

效率基于好底子,,集度繼承了吉利的硬件素質和工程化能力,SEA“浩瀚”架構本身就帶有將軟件開發(fā)周期縮短一半以上的效率優(yōu)勢,。集度也同時繼承了百度AI,、自動駕駛核心技術的能力,ROBO-01率先全棧應用Apollo高階智駕全套能力和安全體系,。

此外,,集度自創(chuàng)的SIMUCar (Software Integration Mule Car) 軟件集成模擬樣車開發(fā)模式,則提前了自動駕駛和智能座艙的軟件研發(fā)時間,,整車更快落地得以實現,。

另一方面,盡管堪稱“含著金湯匙出生”,,集度繼承的更多是能力和經驗層面的產物,,要從年幼邁向成熟,靠的還是自身的努力,。

按照集度CEO夏一平的說法,,漸進的完善服務已經不是當前行業(yè)現狀所能容忍的,集度在2023年必然要更多,、更快,、更激進地投入前置服務,比如迅速鋪開線下門店,、采取自營與第三方充電樁合用的方式加速基礎設施普及,,這會是一場規(guī)模化戰(zhàn)爭,。

從更長遠的視角來看,,集度其實跳出了車企發(fā)展的傳統(tǒng)范式(甚至可以說是有些僵化的范式):集度無論是從產品定義還是體系建設上,都更重視超出傳統(tǒng)需求和傳統(tǒng)發(fā)展節(jié)奏的那部分——不是追求必須性,,而是更多可能性,。

這與理想創(chuàng)始人李想曾提過一個說法類似,他說理想的核心優(yōu)勢之一是做大產品,,這個大產品要超越而非滿足用戶需求,。比如做四屏、六座,、三維空間交互,,前期調研時用戶可能覺得不需要,,但成功的銷量說明這是用戶不知道:原來產品還能這么做。集度CEO夏一平所說的市面沒有足夠好的智能駕駛產品,,也是如此,。

汽車智能化,尤其是智能駕駛的演變,,不是單純的線性迭代(也就是場景或者數據不斷“+1”的方式),,而是指數級增長。比如集度的三域融合,,絕非城區(qū)場景與高速場景相加那么簡單,。雖然大家都知道智能化水平至少需要感知能力與算力的雙突破,但車企在應用與開發(fā)邏輯上的差異卻客觀存在,。

電子電氣架構(EEA)的開發(fā)正是一個觀測點,。博世曾在研究中提出,EEA從分散到集中的趨勢已經明朗,,軟硬件解耦水平持續(xù)提高,,從而考驗車企開發(fā)能力與思維。

前文提到的集度開發(fā)模式,,正是從這種非線性需求中提取而來,。集度自研的高階智能駕駛智能化架構JET,融合了電子電氣架構EEA和SOA操作系統(tǒng),,提供大量數據通信接入能力,。它可以實現智駕域、智艙域,、整車域、運動域的融合,,通過用戶端的一次操作聯(lián)動四域功能,,并滿足OTA升級的需求。同時,,集度SIMUCar開發(fā)流程對進度的加速,,大約是提前15個月。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各方面都以超前意識發(fā)展,,助推了這個年輕品牌在600多天里飛速前進。積水成淵,,蛟龍生焉,,集度的深度,正是如此,。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