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yè)界動態(tài) > 國內IGBT產業(yè)鏈及行業(yè)需求發(fā)展趨勢

國內IGBT產業(yè)鏈及行業(yè)需求發(fā)展趨勢

2023-01-10
來源:工采網電子元件

隨著電氣化、高功率場景的推進,,功率器件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近20年來,各個領域對功率器件的電壓和頻率要求越來越嚴格,,功率MOSFET和IGBT逐漸成為主流,;IGBT與功率MOSFET,在某些電壓和頻率場景上有一定的相互替代關系,,特別是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制作的MOSFET與硅基IGBT之間的競爭,。

  IGBT從80年代出現(xiàn)以來,,已經發(fā)展到了第7代產品。其更新?lián)Q代主要圍繞著一些結構設計和加工工藝展開,。不同代際之間的產品雖有性能上的差別,,卻不像集成電路有非常明顯的區(qū)隔。目前,,IGBT第四代產品目前仍是應用最廣泛的技術,。

  低損耗、高可靠性,。背面工藝和減薄工藝對IGBT尤為重要

  在集成電路領域,,晶圓代工(Foundry)模式,已經成了摩爾定律的核心推動力,。軍備競賽,、先進設備的發(fā)展使得晶圓加工的投資規(guī)模持續(xù)增大。在功率半導體領域,,由于功率半導體需要不同的CMOS半導體材料和工藝,,需要專門的晶圓廠。

  臺灣茂矽電子成立于1987年,,晶圓制造長期聚焦在功率半導體元件及電源管理IC領域,,以MOS管、IGBT,,模擬芯片,、二極管等產品為主,降低晶圓導通電阻,,通過六寸晶圓降低IGBT製造成本并得到較高的良率,;打破國外壟斷現(xiàn)象。

  一,、以電動汽車為主的新能源產業(yè)為IGBT行業(yè)送來了助攻,。

  在全球范圍內,IGBT最大的下游市場是工控,、新能源汽車和新能源發(fā)電行業(yè),。而具體到中國,下游市場已經是新能源汽車,。

  在傳統(tǒng)汽車上,,功率半導體僅限于空調系統(tǒng)以及汽車的各種控制和執(zhí)行器。車輛由于車載電子部件的工作電壓和功率低,,總體功率不超過十幾kW,,只需MOSFET即可實現(xiàn)電壓、電流控制,。

  在混動車時代,,多出了電機、電池等部件,,車輛各部件運行電壓和總體功率明顯提升,,IGBT開始應用于汽車之上。

  在純電動車時代,,電壓,、功率大幅提升,IGBT已經成為標配,。

  在電動汽車上,,由于動力電池所輸出的是直流電,需要借助DC-AC(直流-交流)逆變器,,將電池的直流轉換成交流供給動力電機,。這是IGBT在電動車中的最大應用場景,例如特斯拉在Model S中為主逆變器配置了84顆IGBT,。

  二,、光伏熱帶火IGBT

  在“碳中和”背景下,大力發(fā)展太陽能光伏等清潔能源產業(yè)已是大勢所趨,。

  IGBT作為光伏逆變器(直流轉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光伏等領域的應用極為廣泛。隨著光伏裝機量的持續(xù)增長,,對IGBT的需求也迅速攀升,。近來,市場上就不斷有關于國際大廠IGBT賣斷貨的消息傳出,,這種形勢也為國內IGBT產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契機,。

  光伏逆變器是太陽能光伏系統(tǒng)的核心組件,可將太陽能電池發(fā)出的直流電轉化為符合電網電能質量要求的交流電,,并配合一般交流供電的設備使用,。

(圖片來源:供應商提供)

  光伏逆變器的性能可以影響整個光伏系統(tǒng)的平穩(wěn)性、發(fā)電效率和使用年限,。而在逆變電路中,,都需使用IGBT等具有開關特性的半導體功率器件,控制各個功率器件輪流導通和關斷,,再經由變壓器藕合升壓或降壓,,最終實現(xiàn)交流轉直流的轉換。

(圖片來源:供應商提供)

  逆變器中IGBT等電子元器件使用年限一般為10年-15年,,而光伏組件的運營周期是25年,,所以逆變器在光伏組件的生命周期內至少需要更換一次。這也進一步擴大了IGBT在光伏系統(tǒng)中的使用量,。

  目前市面上出現(xiàn)的晶圓直徑主要是150mm,、200mm,、300mm,分別對應6英寸,、8英寸,、12英寸的晶圓;國產芯片在晶圓的產能上,,也就是在6寸上有優(yōu)勢,;

  全球10大8”晶圓廠約有40座,其中33座在亞洲(臺灣15座,中國8座)在2019-2021產能僅擴廠5%,仍不足以滿足后續(xù)電動車與工業(yè)控制市場,導致IGBT持續(xù)漲價。

  由工采網代理的臺灣茂矽電子推出的IGBT晶圓是有幾款1200V,、FS工藝(15A,、25A、40A)6寸IGBT晶圓片,;1200V壕溝和現(xiàn)場停止技術,;低開關損耗;正溫度系數(shù),;簡單的平行技術,。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