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港,,出口挪威的比亞迪100臺唐EV新能源汽車等待裝船。 比亞迪供圖在上海海通國際汽車碼頭,,裝載著各大品牌新能源汽車的大拖車排起長隊,等待著漂洋過海,,抵達歐洲,、中東、南美等地,。
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以下簡稱“中汽協(xié)”)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中國汽車企業(yè)出口150.9萬輛,,同比增長50.6%,。其中,新能源汽車是重要增長點,。7月,,新能源汽車出口5.4萬輛,同比增長37.6%,。
專家表示,,在芯片供應短缺令全球車企承壓的背景下,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的好成績,,彰顯了中國完備的產業(yè)鏈優(yōu)勢,。隨著產品質量不斷提升、品牌形象逐漸樹立,,中國新能源汽車駛向了全球更多國家和地區(qū),。
出口版圖不斷擴大
今年以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呈現良好增長態(tài)勢,。
中汽協(xié)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共出口20.2萬輛,,同比增長1.3倍,,占汽車出口總量的16.6%,。乘用車市場信息聯(lián)席會(以下簡稱“乘聯(lián)會”)數據顯示,7月,,新能源汽車占出口總量的21.8%,。
“外資企業(yè)與合資企業(yè)發(fā)揮了較大作用?!敝衅麉f(xié)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對本報記者表示,,特斯拉、寶馬,、沃爾沃等外資,、合資企業(yè)出口的新能源汽車占比約2/3,其余為中國自主品牌生產的新能源汽車,。
上半年,,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出口汽車接近10萬輛,占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總量的48%,,是去年同期出口量的2倍以上,。特斯拉有關負責人介紹:“在今年疫情沖擊和全球產業(yè)鏈危機雙重壓力下,特斯拉中國制造的高質量,、高價值車輛出口到歐洲,、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等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取得了不俗成績?!?/p>
中國自主品牌同樣在加速拓展海外市場,。乘聯(lián)會數據顯示,今年6月,,新能源乘用車出口企業(yè)中,,東風易捷特出口5445輛,比亞迪新能源出口2177輛,,神龍汽車出口525輛,,江淮汽車出口361輛,一汽紅旗出口192輛,。
這些出口的新能源汽車都賣到哪些國家和地區(qū)了?
歐洲市場占比逐漸提高,。今年初,小鵬汽車宣布正式進軍歐洲市場,。8月,,比亞迪和長城汽車都宣布新能源車進入歐洲國家。此外,上汽,、東風,、一汽、吉利等老牌中國制造商也在發(fā)力歐洲市場,。不久前,,紅旗純電豪華SUV E-HS9在挪威交付量突破1000輛。乘聯(lián)會秘書長崔東樹向本報記者介紹:“上半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出口中,,西歐市場占34%,,其中比利時是上半年從中國進口新能源汽車數量最多的國家?!?/p>
出口版圖不斷擴大,。8月2日,長城汽車與汽車零售商英之杰集團正式成為合作伙伴,,共同開拓右舵車市場,。據了解,長城汽車新能源汽車品牌歐拉右舵車已在泰國市場進行布局,,未來還將登陸英國,、澳大利亞、南非,、馬來西亞等市場,,逐步實現全球右舵車市場的全覆蓋,。截至8月,,比亞迪純電動大巴和出租車已進入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今年計劃進一步開拓中東,、非洲,、歐洲和亞太市場,后續(xù)還將開拓北美市場,。中國車企正一步步擴大海外市場布局,。
傳統(tǒng)汽車強國成為重要出口市場。近日,,比亞迪宣布進入德國,、瑞典市場,首批車輛將于今年第四季度交付,。此前,,比亞迪日本分公司宣布正式進入日本乘用車市場。過去,,日本,、德國等傳統(tǒng)汽車強國的車輛大量進口中國,受到中國消費者青睞。如今,,隨著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擁有更多優(yōu)勢,,中國新能源汽車也開始向這些傳統(tǒng)汽車強國出口。
這也意味著,,若按照400元一度電的“市場價”計算,,蔚來100度電池的回收價格至多約4萬元左右,只有全新電池價格的四分之一,。
事實上,,目前的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模式有兩條路徑:梯次利用和回收提取原材料。其中,,前者是將已退役的動力電池拆解重組后,,應用到儲能等對電池能量密度要求不高的領域;后者則是提取報廢電池中的鈷、鎳,、鋰等價格昂貴的金屬材料,。
豪鵬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區(qū)漢成告訴記者,當前市面上主流的退役電池分為三元鋰和磷酸鐵鋰兩種,,其中三元鋰電池因含有貴金屬資源,,一般用于再生利用,其中的有價金屬材料將被提取并再次利用;而磷酸鐵鋰電池則通常進行梯次利用,,即經過拆包,、檢測、重組后,,應用于儲能電站,、低速電動車、路燈等場景,,而此前由于鋰鹽價格暴漲,,有不少企業(yè)選擇將回收來的磷酸鐵鋰電池直接用于再生提鋰。
現在的新能源汽車成為了汽車市場中的主導體,,越來越多的車主都愛上了新能源汽車,。因為不需要加油,只需要充電就能夠自由馳騁,,何樂而不為?所以根據統(tǒng)計數據顯示,,截至到2022年6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已經達到了1,001萬輛,。而現在首批的新能源汽車上面的動力電池已經到達了使用年限,,也就是說首批新能源汽車上面的動力電池迎來了退役高潮,據說退役電池的回收價要在1萬元以上,。
最后,,很多車主在選擇新能源汽車之前,最為糾結的一點就是電池的問題,而現在已經退役的電池是可以進行回收的,??梢哉f這給廣大車主吃了一顆真真正正的定心丸。并且回收的過程也非常的簡單,,退役電池可以在有資質的網點進行回收,,但是要根據容量和殘值進行估價。也就是說你退役之后的動力電池估價越高,,那么你的損失率就會越低,。所以,買新能源汽車的時候,,不要只關注于它的外表或者是它的智能化,,因為它的動力電池才是最重要的。雖說新能源汽車在二手汽車市場的貶值率非常高,,可是它有一點,,退役的動力電池也可以賣一個高價。相信首批買新能源汽車的車主,,現在的內心已經樂開了花,,自己當初的選擇沒有錯,電池可以回收,,就意味著自己并沒有做賠本的買賣,。
據央視新聞報道截至 2022 年 6 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達到 1001 萬輛,。而目前,,國內首批新能源汽車上的動力電池也迎來了退役潮,這些報廢的電池肯定是不能爛在車里的,,但要怎么處理掉,,成為了首批新能源車主頭疼的地方,。
據小雷了解,,這些退役的動力電池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小伙伴可以將電池送到專門的動力電池回收網點,,網點則會對電池的續(xù)航里程,、壓差、容量進行測試,,經過檢查后再逐步回收,。據說電池回收的市場價是 400 元一度電,如果車主的退役電池容量殘值評估為 20 度電,,還可以換 8000 元,,這跟廢舊報紙回收有點像了。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工信部公布了 1 萬多個動力電池回收網點,,首批新能源車主可以根據自己的地區(qū),,去距離最近的網點規(guī)范移交退役電池,回收所得還可以抵消一部分新電池的開銷?,F在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很金貴,,隨便換一下都是幾萬塊起步,能少花一點是一點,。
今日發(fā)布的《新能源汽車藍皮書: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報告(2022)》顯示,,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月度銷量連續(xù)12個月打破同期歷史紀錄,市場滲透率由2020年的5.4%大幅提升至2021年的13.4%,。報告指出,,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進入規(guī)模化快速發(fā)展新階段,。2021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54.5萬輛和352.1萬輛。同時,,面臨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從短期市場來看,,一是近期面臨多重漲價風險,,包括動力電池價格上漲、芯片供應緊缺等,,導致企業(yè)面臨較大成本壓力,,多款車型連續(xù)發(fā)布漲價通知,市場價格出現動蕩,。二是供需矛盾已經顯現,,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xù)上升,市場需求不斷走高,,但受近期疫情防控,、供應鏈受阻影響,提車周期普遍從一兩個月延長至四五個月甚至半年,。報告提出,,我國充電基礎設施仍難以滿足新形勢下新能源汽車補能需要。
目前,,公共充換電設施主要集中于一線中心城市,,二三線及以下城市覆蓋率嚴重不足,“有車無樁”問題較為嚴重,。城市中心區(qū)域公共充換電設施基本滿足使用需求,,但城市外圍區(qū)域,、鄉(xiāng)鎮(zhèn)與農村地區(qū)設施建設明顯滯后,高速公路服務區(qū),、城際公路等特定場景充電設施數量不足,,導致平常時段“有樁無車”,節(jié)假日期間“充電擁堵”,。報告還指出,,由于充電設施布局結構有待完善,我國主要城市公共充換電設施平均利用率依然不高,,導致充電設施企業(yè)盈利普遍困難,,制約了進一步投資建設的積極性。此外,,部分地區(qū)充電設施配套政策不完善,,私人充電樁建設難、老舊充電設施運營維護不足,、充電設施建設參與方配合力度不夠等問題長期存在,,影響了充電網絡健康發(fā)展和消費者使用體驗。報告建議,,新能源汽車產品結構需不斷調整,。
目前新能源乘用車以“高低兩端”市場為主,2021年,,中端a級車市場占比僅為20%,,市場結構與傳統(tǒng)乘用車以中端市場為主的“紡錘形”結構差異較大,需要企業(yè)進一步豐富產品供給,,滿足市場需求,。商業(yè)模式需持續(xù)完善,整車銷售仍是新能源汽車企業(yè)主要盈利模式,,企業(yè)前期投入巨大,、產出低于預期,伴隨市場由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轉變,,原有的政策端盈利需要切換至用戶服務端盈利,,需要找到穩(wěn)定、健康的商業(yè)模式,,支撐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xù)快速增長,。報告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東風汽車有限公司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lián)合發(fā)布。
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控系統(tǒng)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合稱三電系統(tǒng),是決定汽車性能的關鍵,。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能量”來源,,而驅動電機、電控系統(tǒng)作為傳統(tǒng)發(fā)動機功能的替代,,其性能直接決定電動汽車的爬坡,、加速、最高速度等主要性能指標,。從新能源汽車制造成本構成看,,三電系統(tǒng)占整車成本約50%。因此,,深耕三電系統(tǒng)行業(yè)是新能源車企打造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也是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yè)快速發(fā)展的基石。
為進一步激發(fā)新能源汽車市場活力,,我國提出新能源汽車下鄉(xiāng),、取消二手車限遷等多重舉措,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持續(xù)攀升,,帶動三電系統(tǒng)技術迭代與市場規(guī)模增長,。根據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數據,2021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354.5萬輛和352.1萬輛,,2016-2021年均增速分別為46.97%和47.34%。繼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新能源汽車下鄉(xiāng)等政策之后,,汽車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數據顯示,,2022年1-6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266.1萬輛和260萬輛,同比均增長1.2倍,,市場占有率達到21.6%,。
三電系統(tǒng)等核心零部件的研發(fā)與生產是新能源汽車發(fā)展的關鍵,但我國仍面臨原材料供應短缺,、關鍵技術瓶頸等問題,。基于此,,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促進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技術創(chuàng)新,,助力新能源車企構建核心競爭力。2019年10月,,發(fā)改委頒布《產業(yè)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2019年第29號令),,鼓勵我國動力電池多元化方向發(fā)展,,促進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tǒng)技術革新。2021年12月,,財政部等4部門發(fā)布《關于2022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的通知》(財建〔2021〕466號),,提出不再設置補貼過渡期,標志著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yè)向市場導向轉變,,有效刺激核心零部件企業(yè)突破成本和關鍵技術難關,。多項政策指引我國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tǒng)向高性能、低成本,、智能化,、集成化方向發(fā)展迭代。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