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微波|射頻 > 業(yè)界動態(tài) > 國內車企因為缺芯而減產的問題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國內車企因為缺芯而減產的問題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2022-08-19
來源:元少

國內車企因為缺芯而減產的問題,,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中汽協(xié)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1-6 月份)國內汽車產銷分別完成 1211.7 萬輛和 1205.7 萬輛,,同比下降 3.7% 和 6.6%,。不可否認,,芯片供應的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消費需求的釋放,,尤其是在汽車智能化程度與日俱增的今天,芯片可謂是各大車企的 " 命門 ",。在本就消費疲軟的大環(huán)境下,,這對經濟發(fā)展可謂又是一記重擊。

全球范圍內的芯片短缺令所有人措手不及,,其中最受影響的就是汽車芯片,導致各大汽車廠商陷入“停產待芯”的境地,,紛紛放出了減產的消息,。而近期,消費電子類的芯片需求大幅降低,,出現減產砍單的現象,,各大芯片廠商也將產能轉向了更熱門的汽車芯片,并且更多的廠商也加入了汽車芯片的生產行列,,于是就有“汽車芯片已經不再緊缺”的消息傳出,。但據記者了解,僅僅是部分汽車芯片得到了緩解,整個汽車芯片市場正在向結構性緊缺上轉變,。這其中最為緊俏的,,甚至被稱為卡住汽車生產“喉嚨”的就是IGBT功率芯片。

隨著汽車電子的深入應用,,汽車電子占整車成本的比重日益提升,。目前,國內緊湊車型,、中高檔車型,、混合動力車型、純電動車型的汽車電子成本占比分別為15%,、28%,、47%和65%。隨著高端配置的逐步滲透,,汽車行業(yè)有望進一步“電子化”,。消費者對汽車安全性、舒適性和娛樂性的需求增加,,汽車開始加速智能化,。由于智能化過程中需要廣泛使用傳感器、攝像頭,、雷達等汽車電子部件,,汽車電子行業(yè)有望跟隨進程進行擴容和升級。受到下游需求驅動,,汽車電子行業(yè)發(fā)展態(tài)勢良好,,近年來以10%以上的CAGR迅速增長,有望在2022年達到9783億元的市場規(guī)模,。

現有產能調配是一個快捷和可行的方法,,但是對于已經滿產的制造產線而言是不會輕易更換產品類型的,同時功率器件被普遍認為毛利低,,一旦需求穩(wěn)定,,價格回落,晶圓線還要轉換產品類型,,因此晶圓線也沒有特別大的動力將現有產能轉給功率器件,。但是其中消費電子功率器件的產線可以經過車規(guī)認證和提升芯片技術來緩解汽車功率器件短缺的問題。當下功率器件的短缺預計會持續(xù)到2023年年底,,因為隨著新建產線的擴產以及新能源汽車需求量的降低,,功率器件的需求量會達到相對穩(wěn)定的水平。此外,,隨著碳化硅功率半導體的技術成熟及成功投產使用,,也會對功率半導體的短缺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受疫情和國際合作環(huán)境的影響,汽車功率器件的短缺還將持續(xù)一段時間,,預期在半年到一年之間,,主要是受擴產和調配的雙重因素影響。碳化硅對硅基功率器件有較強的替代性,,但是當下價格仍然更高,,工藝還不穩(wěn)定,供應量少,,遠遠低于需求,,因此碳化硅對于功率器件短缺只有非常有限的緩解作用。

隨著汽車電子設備的增加,,汽車芯片的職責便延伸到車輛內外的各個部件,,大到動力總成、空調系統(tǒng),、車窗大燈,,小到儀表盤、雨刮器,、電動后備箱等等,,都需要芯片去進行調度。盡管需求量很大,,但因為早期的汽車芯片只負責一些基本的功能,,無法左右一款車型的核心競爭力,所以車企也沒有對芯片引起足夠的重視,。但近年來,,隨著汽車 " 新四化 " 浪潮席卷而來,汽車產業(yè)對于芯片,,尤其是自動駕駛芯片和智能車機芯片的需求,,開始呈指數級增長。另外,,新能源車對于芯片的需求量也遠高于燃油車,,一方面是 " 電動化 " 通常跟 " 智能化 " 高度相關,另一方面則是三電系統(tǒng)本身也需要更多的芯片,。而近年來新能源車銷量的爆發(fā),,無疑進一步加劇了全球芯片的供應短缺。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