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yè)界動態(tài) > 手機廠商迎戰(zhàn)2022,,芯片,、折疊屏、高端機哪個才是“重頭戲”?

手機廠商迎戰(zhàn)2022,芯片,、折疊屏、高端機哪個才是“重頭戲”?

2022-01-19
來源:小謙筆記
關鍵詞: 芯片 折疊屏 華為

對國產手機品牌而言,,2021年是不太平靜的一年,。

這一年智能手機市場格局再次發(fā)生變動,華為的市場份額進一步被壓縮,,“小米OV”紛紛推出高端機試圖瓜分被華為吐出來的市場,,獨立后的榮耀步步緊逼,一些“昔日王者”如酷派也趁勢宣布回歸,,一場風暴仿佛正在醞釀之中,。

整個2021年,全球智能手機整體出貨量為13.2億部,,國產手機品牌還算爭氣,,據數據研究機構Canalys發(fā)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銷量排名前五的品牌依次為蘋果,、三星,、小米、OPPO,、vivo,,國產品牌占據了半壁江山。

而在中國市場上,,OPPO,、vivo分別以21.7%和19.3%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一、第二,,蘋果,、小米、榮耀等緊隨其后,。

緊張的市場局勢下,,2022年,智能手機行業(yè)將呈現出與2021年不同的發(fā)展脈絡,,科研投入增加,、多樣化布局、價格上漲是其發(fā)展關鍵詞,。

加大科研投入,,影像仍是自研芯片的主要方向

回顧2021,,科研實力是各手機廠商爭先為自己貼上的第一個標簽。

3月30日,,在長達兩天的小米春季發(fā)布會上,,澎湃 C1芯片激情亮相。這是小米的首款專業(yè)影像芯片,,雖然在專業(yè)人士或者發(fā)燒友眼中這顆芯片的性能比較一般,,但其可以被視作一個階段的開始。

自小米之后,,緊接著,,vivo推出了自研芯片V1,OPPO推出了自研芯片馬里亞納 MariSilicon X,,均為影像級芯片,。

促使國內手機廠商走上芯片自研道路的契機或許是感受到了來自外部市場的壓力,同時,,疫情期間芯片短缺造成的成本上漲問題,,也為手機廠商帶來了定價與市場銷售之間的矛盾。

但為什么這些廠商不約而同推出的均為影像級ISP芯片呢,?

首先站在消費者角度,,影像效果是其最關注的手機特性之一。

ZDC對2021年消費者手機特性關注度的研究數據顯示,,公眾對手機的影像功能關注度占比達到了29.51%,,位列第一。在過去,,影像性能提升主要依靠硬件堆砌,,即增加攝像頭數量。然而我們可以發(fā)現,,自去年開始,,各品牌手機攝像頭的數量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據《X科技實驗室》整理的數據,,2021暢銷機型和旗艦機型的后置攝像頭數量平均值分別為2.94和3.36,,與前年相比幾乎沒有差別,。

手機廠商們意識到,,硬件堆砌已經無法再為影像功能帶來太大的提升了,因此,,影像處理芯片和拍照算法等就成為新的研發(fā)方向,。

其次,相比于SOC芯片來說,,ISP芯片的研發(fā)難度較低,,時間較短,既能向外彰顯企業(yè)的科研決心,又能在短時間內投入市場換取回報,。

芯片對智能手機來說相當重要,,其地位相當于手機的大腦和心臟。高性能的芯片能為手機帶來更高的流暢度,,國產手機品牌想要在市場上擁有更高的競爭力,,掌握芯片研發(fā)的核心技術是不二選擇。

但自研芯片是一個長期過程,,尤其是運用在智能手機上最為重要的SOC系統(tǒng)芯片,,不僅研發(fā)過程漫長,還需要大量資金支持,,可以說芯片研發(fā)是一個“費錢費力”的長期工程,。

目前,市場上已經有了成熟的SOC芯片制造企業(yè),,如聯發(fā)科,、高通、臺積電等,,這些企業(yè)積累了豐富的研發(fā)經驗,,并不是“半路出家”的手機廠商們可以輕易擊敗的。因此,,2022年手機廠商們自研芯片的方向大概率還是在影像方面,。

近期,有外國網友曬出了疑似小米MIX 5 Pro部分代碼的截圖,,從截圖中的信息推斷,,小米MIX 5很可能搭載了澎湃C2芯片,這也從側面印證了這一觀點,。

折疊屏持續(xù)火熱,,手機廠商多樣化布局細分市場

在大街上隨便找一個人問他:你認為2021年智能手機最大的變化是什么?十有八九會回答折疊屏,。

的確,,進入2021年,折疊屏手機仿佛到了爆發(fā)的臨界點,,各大品牌紛紛推出了自己的折疊屏手機,,且價格一降再降,大有將折疊屏手機從“奢侈機”打落至“高端機”的架勢,。

即便是到了年底,,折疊屏的熱度依然不減。在12月到1月的這短短一個月內,,OPPO與榮耀先后推出了兩款折疊屏手機,,在市場上均引發(fā)了熱烈討論,。

那么,折疊屏手機會成為2022年智能手機市場的主流嗎,?為了解決這個疑問,,筆者采訪了資深數碼發(fā)燒友小鄒。

小鄒認為,,毫無疑問,,折疊屏會成為2022年各廠商爭奪的熱點賽道。這是因為在當前市場上,,折疊屏還屬于創(chuàng)新型科技產物,,能展現品牌的技術“硬實力”,且很可能呈現出以下2種發(fā)展趨勢:

1,、更多廠商進入折疊屏賽道,,市場進一步擴大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手機品牌三星,、華為,、小米、OPPO,、榮耀等都相繼推出了折疊屏手機,,市場已經完成了消費者的初步培育。艾瑞網預測,,2021年中國折疊屏手機出貨量預計達到169萬臺,,增長率44.4%。

同時,,廠商對于折疊屏市場的關注也推動了鉸鏈技術快速走向成熟,。據艾媒咨詢統(tǒng)計,2020年中國折疊屏鉸鏈相關專利申請數量為160件,,較2019增加了28件,,較2018年增加了95件。

市場與技術的相繼成熟帶來的是更為激烈的競爭,,進入賽道的品牌變多了,,市場也隨之充實。

2,、折疊屏手機價格進一步下降

當到了各手機廠商紛紛推出折疊屏手機的階段,,也意味著折疊屏的準入門檻降低,科技含量相對沒有那么高了,。

在這個背景下,,手機廠商為了在市場上爭奪話語權,,降低價格甚至推出“平價款”手機都是很可能會發(fā)生的事,。

但小鄒同樣認為,,折疊屏不會在2022年成為手機市場的主流。不僅是因為折疊屏手機目前還存在較多的問題,,如柔性OLED屏幕產能較低,,雖然不少國產屏幕廠商都在加速建設相關生產線,但國產柔性OLED屏幕仍然存在屏幕硬度不夠,,沒有高刷新率等問題,。還因為在他看來,折疊屏更符合手機廠商充實細分市場的期望,。

小鄒表示,,在沒有突破性創(chuàng)新技術出現之前,折疊屏手機也好,,喊了多年的屏下攝像頭技術也好,,只是廠商多樣化全面布局的戰(zhàn)略政策,目的是為了輻射每一個細分市場,,實現利益最大化,。

因此,2022年,,與其關注折疊屏手機的發(fā)展動向,,不如關注隨著新興技術的發(fā)展又衍生出了哪些細分市場,而后者才是目前真正意義上決定智能手機發(fā)展的關鍵,。

智能手機均價上浮,,各方對高端機型的關注度提升

自2020年疫情爆發(fā)之后,智能手機的價格就處在一個緩慢又堅定的增長過程中,。

據國外數據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顯示,,2020年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的平均銷售價格就已上漲了10%,當時主要是受到疫情影響,,但高端機型的逐漸普及和5G設備的出貨量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平均售價,。

而到了2021年,疫情的影響并未完全消除,,芯片短缺進一步提高了手機制造的成本,。同時,隨著幾大主流手機廠商紛紛盯上高端手機市場這塊蛋糕,,中高端機型大量涌入市場,,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場平均售價上升。

但國產品牌沖擊高端市場是一個必然趨勢,。一方面,,“小米OV”等經過在中低端市場的多年經營,已經完成了在相關市場上的品牌認知建設,,消費者對其有了一定的忠誠度,,繼續(xù)深挖市場帶來的價值增幅不大了,,換言之,手機廠商們不可避免的遇上了增長瓶頸,。

另一方面,,華為發(fā)展受阻后,高端市場留下了大片空白,,為其他國產品牌沖擊高端提供了契機,。

對于消費者來說,高端機型數量增多帶來的影響,,除了選擇變多以外,,就是手機售價上漲了。

據ZDC數據調研中心顯示,,2021年消費者對于3000-4000元,、4000-5000及5000元以上機型關注度有了明顯提升。尤其是3000-4000元價位段,,占比達到了19.85%,,同比增長41.68%。

《X科技實驗室》對2021年國內線上熱銷機型數據的統(tǒng)計結果也顯示,,3700元以上的機型占到了熱銷機型的33%,。

而且,隨著5G技術的成熟,,5G設備也成為各大手機品牌推新的首選,。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上市新機機型累計380余款,,其中5G手機188款,,市面上的主流手機品牌都推出了5G手機。相對于4G手機而言,,5G手機的售價顯然要更高一些,。

在高端化+5G的共同作用下,手機售價上浮也就不足為奇了,。筆者認為,,智能手機高端化、5G化的走勢在2022年不僅不會放緩,,反而還會加速,,2022年智能手機市場的關鍵詞中,“漲價”很可能是會被經常提及的一詞,。

智能手機市場2022的最終展望

手機市場上,,2021的句號剛剛畫上,2022的爭奪就已拉開了序幕。

僅1月份就有四款旗艦機型官宣上架,,分別是realme真我GT2系列,、iQOO 9、榮耀Magic V,、一加10 Pro,均搭載了高通的頂尖芯片,。手機廠商們搶奪2022年“開門紅”的意圖已經十分明顯,。

即便如此,今年的國際智能手機市場格局與2021年相比,,大體上很難再出現新變化,。華為折戟后,剩下的手機廠商無論是從技術實力還是從群眾基礎上看都還不足以與三星,、蘋果等企業(yè)抗衡,。

可以肯定的是,高端市場仍是今年主流手機廠商們發(fā)力的重點,,折疊屏,、屏下攝像頭技術將進一步成熟,有希望在下半年為我們帶來一些小小的驚喜,。

同時,,由于主流手機廠商的發(fā)展重心偏移,中低端市場會再次“復蘇”,,涌現出較多其他手機品牌,,以曾經退出市場后重振旗鼓的老品牌為主。這些品牌大多抱著依靠中低端市場重新打響口碑,,“拿回”曾經市場份額的目的,,一時半會不會進入高端市場。

加大芯片領域的研發(fā)投入必然是未來長期存在的課題,,這決定著除華為以外的國產手機廠商能不能在高端市場上站穩(wěn)腳跟,。但遺憾的是,由于芯片研發(fā)的技術成本與時間成本過高,,短期內我們很難看到這些廠商展示出突破性成果,,或許可以期待一下他們在其他領域的研發(fā),如隔空充電等,,還有較大引爆市場的可能,。

2022年,正面對上三星,、蘋果等實力戰(zhàn)將,,國產品牌還能給我們帶來哪些驚喜?讓我們拭目以待,。




最后文章空三行圖片.jpg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