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服務(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是供方為需方提供開發(fā),、應用信息技術的服務,以及供方以信息技術為手段提供支持需方業(yè)務活動的服務,。
從信息技術服務的質量模型看,,信息技術服務質量模型定義了服務質量的各項特性,分為5大類:安全性,、可靠性,、有形性、響應性和友好性,。
每大類服務質量特性進一步細分為若干子特性,。如安全性又分為可用性、完整性,、保密性三個子特性,;可靠性又分為完整性、連續(xù)性,、穩(wěn)定性,、有效性、可追溯性五個子特性,;響應性又分為及時性,、互動性兩個子特性,;有形性又分為可視性、專業(yè)性,、合規(guī)性三個子特性,;友好性又分為主動性、靈活性,、禮貌性三個子特性,。
這些特性和子特性適用于定義各類信息技術服務的評價指標。
信息技術服務質量模型
我們常規(guī)說的信息技術服務可以包括信息技術咨詢服務,、設計與開發(fā)服務,、信息系統(tǒng)集成實施服務、運行維護服務,、數據處理和存儲服務,、運營服務等。這些服務過程的一般要求則應包括下面幾條,,而各自特殊要求則暫時不做展開,。
范圍確認,供方在開展信息技術服務前,,應與需方進行前期溝通,,確認服務范圍和內容;
服務準備,,供方與需方共同對服務需求進行探討和分析,,確認服務目標和服務標準;
方案制定,,供方應針對需方需求,,進行現狀調研和可行性分析,制定適合的服務實施方案,,并與需方確認,;
服務合同簽訂,服務合同內容應明確供需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宜包含商務內容和技術內容,;
服務實施,供方履行服務合同,,并監(jiān)測服務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與需方不斷溝通的基礎上,推進服務項目,;
結果反饋,,供方向需方反饋服務結果,接受需方審核并協助需方進行服務的交接工作或溝通進一步合作事宜,;
服務結算,,根據服務合同中的規(guī)定及項目的實際實施完成情況,,進行項目的財務結算工作。
最后,,我們以標準來理清兩個概念“信息安全服務”和“信息技術服務”,,我們結合兩個標準給出的定義進行區(qū)別,對這兩個術語直接對標準進行引用,,不做過多解讀,。我相信,這兩個術語單獨出現時,,很多人可能會混淆成一個概念,。這兩次我們討論的是“信息技術服務”,有關“信息安全服務”有待后期學習時和大家一起探討分享,。
信息安全服務 information security service:
向組織或個人的各類信息安全保障需求,,由服務提供方按照服務協議所執(zhí)行的一個信息安全過程或任務。
信息技術服務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供方為需方提供開發(fā),、應用信息技術的服務,,以及供方以信息技術為手段提供支持需方業(yè)務活動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