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通信與網絡 > 業(yè)界動態(tài) > 近八成軟件存開源漏洞 供應鏈需全生命周期安全防護

近八成軟件存開源漏洞 供應鏈需全生命周期安全防護

2021-06-02
來源:網絡安全應急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關鍵詞: 開源漏洞 安全防護

  2020年12月13日,全球最著名的網管軟件供應商SolarWinds遭遇高度復雜的供應鏈攻擊,包括美國關鍵基礎設施,、軍隊,、政府在內的18000+企業(yè)客戶,可任由攻擊者完全操控,,這件事再度敲響了軟件供應鏈安全的警鐘。

  “‘企業(yè)自主開發(fā)代碼缺陷密度達10.13個/千行’、‘開源項目源代碼缺陷密度達14.22個/千行’,、‘存在開源軟件漏洞的項目占比達77.5%’……這一個個數據的背后,無不透露出軟件供應鏈存在著巨大的安全隱患,?!?/p>

  軟件供應鏈面臨巨大安全危機

  為應對軟件供應鏈安全挑戰(zhàn),5月12日,,美國總統(tǒng)拜登簽署了“加強國家網絡安全的行政命令”,,明確提出要加強軟件供應鏈安全,要求向聯邦政府出售軟件的任何企業(yè)不僅提供應用程序,,而且還必須提供軟件物料清單 (即軟件的各項組件),。

  從近幾年的網絡攻擊趨勢來看,軟件(包括固件)尤其是較為流行的軟件供應鏈,,正在成為黑客實施供應鏈攻擊的重要突破口,,而且此類攻擊往往能夠“突破一點,打擊一片”,,危害性極大,,甚至很多網絡安全軟件自身都存在供應鏈風險。

  “軟件供應鏈可劃分為開發(fā),、交付,、運行三個大的環(huán)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可能會引入供應鏈安全風險從而遭受攻擊,,上游環(huán)節(jié)的安全問題會傳遞到下游環(huán)節(jié)并被放大,。”

  開源軟件的源代碼缺陷則更加密集,。開軟項目的缺陷密度達到了14.22個/千行,,其中高危缺陷密度則為0.72個/千行,。眾所周知,開源軟件是軟件開發(fā)最基礎的原材料,,位于軟件供應鏈的源頭,,且應用及其廣泛。其自身的安全狀況,,直接影響最終軟件的安全性,。

  近8成軟件項目引入了開源軟件漏洞

  針對2188個企業(yè)軟件項目的檢測結果顯示,所有軟件項目均使用了開源軟件,,平均每個項目使用開源軟件數量達135個,;其中被使用最多的開源軟件出現在了581個項目中,滲透率達到了26.6%,。

  在所有被檢測的項目中,,平均每個項目存在52.5個開源軟件漏洞。其中,,存在開源軟件漏洞的項目1695個,,占比77.5%;存在高危開源軟件漏洞的項目1559個,,占比71.3%,;存在超危開源軟件漏洞的項目1319個,,占比60.3%,。

  值得關注的是,影響面最大的開源軟件漏洞(Spring FrameWork漏洞)出現在973個項目中,,滲透率高達44.5%,。這也就是說,一旦該漏洞被攻擊者利用,,將影響近半數的企業(yè)軟件,,波及的企業(yè)數量更加不計其數。

  與此同時,,攝像頭,、路由器等智能聯網設備也未能幸免,針對聯網設備固件中引用的開源軟件及其漏洞進行分析,。86.4%的設備的最新固件存在至少一個老舊開源軟件漏洞,,漏洞最多的固件存在74個老舊開源軟件漏洞。更有甚者,,2014年曝出的“心臟滴血”漏洞,,仍然存在于5.3%的最新設備中。

  供應鏈安全應成為數字化的底板

  在當前軟件供應鏈安全基礎較薄弱的形勢下,,軟件供應鏈安全應成為信息系統(tǒng)安全的底板工程,,亟需建立安全與軟件供應鏈全生命周期深度融合,、全面覆蓋的安全體系,來保障軟件從開發(fā),、交付到運行的全過程,、全生命周期安全。

  其中,,針對軟件成分及其風險的分析,,是軟件供應鏈安全的基礎和關鍵部分,建議作為軟件供應鏈安全工作開展的首要事,。用戶在采購商業(yè)貨架軟件,、自行開發(fā)軟件系統(tǒng)或委托第三方定制開發(fā)軟件系統(tǒng)時,應對軟件源代碼,、二進制代碼中所包含的開源軟件成分及其安全風險進行充分的了解,,形成開源軟件成分清單,并持續(xù)跟蹤這些開源軟件的安全風險情報,。




電子技術圖片.png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