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標識碼: A
DOI:10.16157/j.issn.0258-7998.200588
中文引用格式: 劉雪飛,,蘇師師,,蒯亮,等. 基于國產PLC的分布式I/O冗余方法研究[J].電子技術應用,,2021,,47(4):82-86.
英文引用格式: Liu Xuefei,Su Shishi,,Kuai Liang,,et al. Research on distributed I/O redundancy method based on domestic PLC[J].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ique,2021,,47(4):82-86.
0 引言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與分布式I/O協(xié)同工作[1],,廣泛應用于石油、高鐵,、電力等工業(yè)環(huán)境下的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中[2],。國產超御PLC分布式I/O(EtherCAT從站)負責在現場準備編碼器和執(zhí)行器數據,使得數據可以通過EtherCAT總線發(fā)送至控制CPU,。惡劣的環(huán)境,、系統(tǒng)本身的干擾擾造成采集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3],即使CPU進行何種冗余方式[4],,此時都無濟于事,,結果導致系統(tǒng)部分功能失效或引發(fā)控制系統(tǒng)故障等事故,。目前提高可靠性的方案主要是通過CPU、核心設備雙備份冗余技術[5-6],;應用硬件,、軟件抗干擾措施[7],定期進行檢測和維護,;或者根據信號類型的不同選取“與”或“或”這種比較簡單的I/O冗余模塊間的冗余策略確保PLC控制系統(tǒng)安全可靠地運行[8-10],。上述冗余機制簡單,但安全系數不高,;模塊間I/O冗余,,當某一通道級故障發(fā)生時,整個模塊采集數據不可信任,,造成硬件資源的浪費,;數據自身的不準確、采集模塊的故障都將影響冗余機制本身的可靠性,。
針對該情況,,本文對控制系統(tǒng)基本結構充分了解熟悉、對主要硬件故障現象認真分析后[11-12],,綜合運用各種故障處理方法,,對冗余理論分析提出了基于國產PLC的分布式I/O冗余方法,通過提高現場數據的準確性,,進而提高控制系統(tǒng)的健壯性,,保障自動化系統(tǒng)運行通暢。
本文詳細內容請下載:http://wldgj.com/resource/share/2000003469
作者信息:
劉雪飛1,,蘇師師2,,蒯 亮1,韓慶敏1,,王 帥1,,吳云峰1
(1.中國電子信息產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第六研究所,北京102209,;2.中軟信息系統(tǒng)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