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是華為推出的一款操作系統(tǒng),在谷歌禁止華為使用GMS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大背景下,鴻蒙承擔了非同一般的歷史使命,被寄予厚望。
2019年8月,華為在開發(fā)者大會上正式面向全球地推出了面向全場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統(tǒng)HarmonyOS,提出“超級終端”的概念。
2020年12月16日,華為推出了HarmonyOS 2.0,帶來了分布式軟總線、分布式數(shù)據管理、分布式安全等核心能力的全面升級,同時發(fā)布了自適應的UX框架,讓開發(fā)者能夠快速觸達千萬級新設備和用戶。到2021年,華為智能手機將全面升級支持鴻蒙2.0。
2021年1月12日“科技風云榜”上華為消費者BG軟件部總裁王成錄再次強調“鴻蒙OS不是安卓和iOS的拷貝”。
華為消費者BG軟件部總裁王成錄
2021年開篇伊始,華為開了HarmonyOS 2.0產品發(fā)布會,然后網上多了很多討論鴻蒙的文章,技術宅們也不冬眠了。
大概了解下,華為鴻蒙所推崇的,是對手機用戶的生活場景的融合。通過與多行業(yè)、多產品的整合,力圖讓華為的手機出廠即成為超級終端,可以是手機,還可以是游戲機,可以做遙控器,可以把手機桌面上琳瑯滿目的各種APP消滅的七零八落。
事實上,超級終端之手機變身記,早些年前就開始被許多手機廠商或手機APP廠商當成了自己的招牌。相比手機只能作為通訊工具的時代,現(xiàn)在的手機已經成為了超級終端,五花八門的手機APP把人們的日常生活填的滿滿當當。可以說,在應用層面上,超級終端已經玩到了極致。
而現(xiàn)在華為揭竿而起的超級終端,則是要把操作系統(tǒng)層面解剖后,再組合,華為的鴻蒙提出的分布式及模塊化,主要針對的是硬件或手機底層軟處理,是對硬件兼容模式的一種創(chuàng)新。這些改進,會簡化兼容成本,提高處理效率。
以安卓、蘋果系統(tǒng)來看,每一次硬件升級,都需要操作系統(tǒng)廠商相應的進行新的適應性開發(fā),一版接一版的系統(tǒng)升級,都是在圍繞對新硬件的支持而展開。在手機廠商層面,還需要根據自己選件的情況,對操作系統(tǒng)進行定制開發(fā),同樣是聯(lián)想的手機,不同型號手機的操作系統(tǒng),亂裝的結果就是升級成板磚。
會不會很懷念PC上的Windows模式?一個系統(tǒng),可以兼容各種配件,即插即用,所見即所得。
而現(xiàn)在華為對鴻蒙的設想,就很像是要打造出手機上的“Windows”,只是不知道是故意為之,還是戰(zhàn)略性計劃,現(xiàn)在兼容性僅僅局限于第三方硬件服務支持。
華為現(xiàn)在不斷的在確立一個概念,“鴻蒙不是安卓和iOS的拷貝”,可能用另外兩句話來解釋更簡單:
1、華為不想讓鴻蒙像安卓一樣僅僅是操作系統(tǒng),鴻蒙應該具有更強的商業(yè)變現(xiàn)價值;
2、降低硬件競爭對市場份額的影響,拉攏更多的行業(yè)、企業(yè)入局,打造新的商業(yè)生態(tài),建立標準壁壘。
千萬不要再討論華為是否能把鴻蒙生態(tài)搭建起來,好歹華為占著國內最大的手機市場份額,現(xiàn)在華為只是需要努力把果子養(yǎng)的更豐滿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