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通信與網(wǎng)絡 > 業(yè)界動態(tài) > AI音箱掉隊BAT,,“硬件基因薄弱”的騰訊要用平臺曲線救國

AI音箱掉隊BAT,,“硬件基因薄弱”的騰訊要用平臺曲線救國

2019-10-29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BAT相繼誕生,,分別成為搜索巨頭、電商巨頭和社交巨頭,;4G的到來造福了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視頻,,BAT也分別帶著優(yōu)愛騰站在了金字塔頂端……在國內,“BAT”已經(jīng)是一個固定名詞,,代表著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在國內企業(yè)群的地位,。

同樣的,,時刻緊追潮流的BAT也沒有放過“人工智能”,分別構建了自己的AI帝國,,覆蓋云,、開源平臺、自動駕駛等多個領域,。然而就在這一過程中,,“T”所代表的騰訊卻在某些方面掉了隊,且相比于另外兩家落差極大,。

同是“軟實力”起家,,騰訊的“硬件”卻沒跟上

BAT皆成立于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而這個時代的特征就是“軟”,誰的軟件做的好,、做的有特色,,且用戶留存實力強,誰就能在行業(yè)內擁有話語權,,甚至登頂。在以AI為代表的智能時代,,以算法為主的軟實力依然重要的,,但是硬件實力也不容忽視,譬如如同心臟般存在的芯片,,又比如集軟硬件實力于一體的智能音箱,、機器人等等。

1572228115795013112.jpg

可以看到,,不管是AI芯片,,還是軟硬件綜合體,相比于百度,、阿里,,騰訊皆顯得有些滯后。而在這之中,,較為令人不解的是,,騰訊多年來在文化娛樂、社交,、教育,、游戲、電子商務,、物流,、本地生活等多個領域皆有布局,擁有著優(yōu)質的內容生態(tài)和技術生態(tài),,卻沒有在智能音箱這一產品上有所發(fā)力,。

國內智能音箱的第一個嘗鮮者是京東,其聯(lián)合科大訊飛推出叮咚品牌系列音箱,,到了2017年,,百度、阿里和小米相繼發(fā)力,,以價格補貼的策略正式拉開了智能音箱領域的“百箱大戰(zhàn)”,。至于騰訊,于2018年4月才推出自己的首款智能音箱,,距離首次諜圖曝光已經(jīng)過去了10個月,。與之對比,,百度的智能音箱產品已經(jīng)從無屏過渡到有屏,且第一款帶屏智能音箱“小度在家”已經(jīng)公布近一個月,,帶起了智能音箱的新一波潮流方向,。

且因為入局較晚,騰訊智能音箱在銷量上的成績也不是“很好看”,。以騰訊聽聽為例,,自去年4月發(fā)布到今年2月初,由業(yè)內人士透露稱其累計出貨量不到20萬,,相比于國內智能音箱市場2018年Q2,、Q3、Q4共2070萬臺的出貨量,,騰訊的出貨量還比不上出門問問等創(chuàng)企,。

從另一方面來看,不管是百度還是阿里,,其智能音箱產品已經(jīng)推出了多個系列,,從最初的圓筒狀到后來的帶屏,再到現(xiàn)在的橢圓體……而騰訊至今為止的智能音箱產品只有三條線,,分別是已經(jīng)項目停止的騰訊聽聽,、只在推出時激起水花的叮當帶屏音箱以及可以與手游《王者榮耀》協(xié)同使用的王者榮耀智能機器人音箱。

從入場時間,、出貨量,、產品分支線等方面來綜合評判,就智能音箱這一足以代表AI硬件的產品而言,,擁有著大好資源的騰訊并沒有很好的抓住機會,,以致于在BAT陣列中掉隊。

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騰訊智能音箱坎坷中前進

1572228116032025712.jpg

在BAT中,雖然騰訊在產品推出時間方面晚于百度和阿里,,但啟動智能音箱項目的時間卻并不晚,。據(jù)悉早在2016年,騰訊內部就已經(jīng)開始了智能音箱項目,,但過了兩年,,一直傳聞將發(fā)布的首款智能音箱才姍姍來遲,比百度晚了5個月,,比阿里晚了9個月,。

因為產品遲遲未推出,在其他家快速推新的時候,騰訊就這樣“眼睜睜”的錯過了智能音箱市場的搶占時機,。既然項目成立時間并不晚,,同時有著技術優(yōu)勢和內容優(yōu)勢的騰訊為什么沒能夠早早推出智能音箱產品?有業(yè)內人士稱它之所以“遲到”是因為內部的競爭機制,。

眾所周知,,每當出現(xiàn)新風口或是新機遇,騰訊內部會同時讓幾個團隊分別開發(fā)產品,,彼此之間相互競爭,,優(yōu)勝劣汰,這方面微信就是很好的例子,。據(jù)悉,,在2017年上半年,就已經(jīng)有好幾個騰訊內部的智能音箱團隊出來向有關廠商咨詢智能家居等業(yè)務,。到了11月,,“騰訊聽聽”從PK賽中脫穎而出,,獲得了最后的勝利,,拿到了對外發(fā)布的最終門票。

相比如軟件類產品,,硬件類產品涉及到的產業(yè)鏈更長,,由此進行推算,11月份騰訊才決出智能音箱項目的勝者,,也得余留幾個月的時間用以產品的量產,,發(fā)布時間也相應延長。

與此同時,,也有業(yè)內人士認為,,阿里和小米在2017年下半年憑借價格戰(zhàn)掀起的攻勢太猛,讓已經(jīng)在內部有所競爭的騰訊也不得不延遲發(fā)布產品,,以避其鋒芒,。

1572228116201045742.jpg

然而令人唏噓的是,雖然從激烈廝殺中最終勝出,,但是騰訊聽聽項目依舊在后期出現(xiàn)滑鐵盧現(xiàn)象——2019年2月,,有消息傳騰訊聽聽智能音箱項目已經(jīng)暫停,對此聽聽方面也進行了回復,,稱在新型號叮當帶屏音箱發(fā)布上市后,,還將會繼續(xù)保持先前聽聽產品的正常銷售與服務。不過有接近聽聽團隊的知情人士表示,,聽聽把之前生產的存活賣完應該就不生產了,,售后維修服務則繼續(xù)留存。

截至目前,騰訊聽聽音箱產品依舊處于對外出售狀態(tài),,而不管這一項目暫停的消息是真是假,,從動態(tài)方面來看,眼下的騰訊聽聽智能音箱的確近乎銷聲匿跡,。由此來看,,項目暫停一事還是存在相當大真實性的。

騰訊聽聽智能音箱項目被暫停之后,,取而代之的是比它“晚出生”8個月的帶屏智能音箱“騰訊叮當”,。

然而從目前的情勢來看,作為一款硬件產品,,騰訊叮當?shù)拇嬖诟胁⒉皇呛軓娏?,其官方公眾平臺的推送也許久沒有直接點名叮當智能音箱,被多次提及的是分散于汽車,、手機,、機器人等多個載體或平臺的人工智能助手“騰訊叮當”。

作為一款智能音箱,,“騰訊叮當”是較為失敗的,,而作為一款人工智能助手,“騰訊叮當”的生存狀況卻可圈可點,。但是,,騰訊就這樣放棄了智能音箱這一市場嗎?并沒有,。

去年10月28日舉辦的《王者榮耀》三周年音樂會上,,帶有IP周邊屬性的首款王者榮耀智能機器人音箱“呂布機器人”正式亮相,揭開了騰訊的另一條智能音箱產線,。

截至現(xiàn)在,,王者榮耀機器人已經(jīng)開發(fā)有五款,但就知名度方面,,卻遠遠不如阿里和百度,。不管是宣傳力度,還是價格補貼,,騰訊王者榮耀機器人看起來相當“佛系”,,也因此,線上沒有大量宣發(fā)的王者榮耀機器人音箱就這樣默默地存在于騰訊智能硬件體系中,,靠著線上商城和線下門店合作出售的方式平穩(wěn)生存,。

1572228116330061534.jpg

智能音箱市場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搶占先機,而在這一點上,,項目起步不晚于百度和阿里的騰訊最終還是趕了個晚集,。而在已經(jīng)遲到的前提下,騰訊陣列也沒有深度加入價格戰(zhàn),兼之宣傳力度不大,,騰訊智能音箱陣列在C端用戶群體中并不那么突出,,銷量方面也因此顯得有些疲軟。

在用戶群體數(shù)量龐大的C端,,騰訊智能音箱陣列無疑是處于劣勢的,,以往總能緊抓風口、站立在產業(yè)頂端的騰訊,,這一次在智能硬件方面終究沒有能夠延續(xù)過往的佳績,。不過,當從另一個角度來觀察,,騰訊智能音箱陣列的戰(zhàn)略規(guī)劃似乎與阿里,、百度不大相同。

用C端助力B端業(yè)務成長,,智能音箱只是云業(yè)務的“墊腳石”

前面提到,,經(jīng)歷過公司組織架構調整之后,叮當智能音箱取代聽聽音箱成為騰訊智能音箱產品的“愛寵”,。但就整體市場宣傳來看,,與其說叮當智能音箱是騰訊對于音箱市場的新一輪發(fā)力,不如說它是“叮當(小微)AI助手”的墊腳石,,或者說,,騰訊智能音箱的作用主要是為了推廣“小微開放平臺”,。

騰訊在做智能音箱方面與百度和阿里有一個肉眼可見的區(qū)別——騰訊將智能音箱各產品線分開運作,,而百度和阿里是將所有音箱集合到一起,這一點從各自智能音箱網(wǎng)站的分散與集成就可看出,。

在做智能音箱這一件事情上,,不管是百度還是阿里,他們選擇兩條路并行走,,一條路線是讓智能音箱連接萬物,,打造一個以智能音箱為中心的智能生活生態(tài)圈,另一條路線則是用AI平臺賦能萬物,,將包含AI語音助手在內的開放平臺置入多種形態(tài)的智能硬件中,,譬如機器人、智能汽車等等,。

這兩種路徑在實際落地過程中的實現(xiàn)方式是不一樣的,,第一條路線中,百度,、阿里的合作方獨立出品智能硬件,,只需要借由API等方式與AI語音助手進行連接即可,第二條路線中,合作方將與百度,、阿里聯(lián)合開發(fā)產品,,品牌方負責生產制造、質量保證和售后服務等,,百度,、阿里負責為產品提供語音智能交互技術。

1572228116458069843.jpg

依據(jù)每一次智能音箱新品發(fā)布的盛況,、當前該市場的瓜分情況,,以及相關合作事宜的公布,百度/阿里顯然在兩條路線的權重上并沒有厚此薄彼,,一個都沒有忽視,。與他們相反,騰訊眼下對于智能音箱產品線的關注并不是很大,,倒是時常能夠看到小微AI助手在多個領域或硬件的應用和落地,,包括貓王音箱、智能服務機器人,、智能電視等等,,頗有些百花齊放之勢。

由此來看,,騰訊在智能硬件方面的中心主要是以AI平臺賦能品牌方,,至于智能音箱,可以看作是緊跟風口的小打小鬧,,往深了看,,也是騰訊為了推廣開放平臺而部署的“先鋒軍”。

1572228116575061116.jpg

之所以騰訊會選擇一條與百度,、阿里有所不同的做法,,事實上也是一種“無奈之舉”。

因為產品發(fā)布較晚,,兼價格方面缺乏競爭優(yōu)勢等,,騰訊的智能音箱產品要想在現(xiàn)有市場中存活下去,可能性是存在,,但若想要改變現(xiàn)在三足鼎立的格局,,難度相當大。面對這種情況,,騰訊做出以“AI平臺賦能”為重心的策略規(guī)劃,,是具備一定合理性、明智性的,。

另外在智能時代的推動下,,“萬物智能”已經(jīng)成為一個畢然趨勢,,而“語音交互”這一天然人機交互入口成為許多物件進行智能化升級的首選。

市場層面,,數(shù)據(jù)顯示全球智能語音市場規(guī)模將從2018年的80億美元增長至2024年的227億美元,;公司層面,包括騰訊在內,,諸如百度,、阿里、科大訊飛等均有所部署,,致力于用AI語音開放平臺等賦能各類軟硬件,,讓萬物智能變?yōu)榭赡堋S纱朔N種來分析,,騰訊“輕智能音箱,、重AI開放平臺”這一策略也就顯得理所當然。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jīng)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