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的財政補貼的落地和發(fā)展,我是全程陪著它走過來的,包括從最開始的爭取到后來的實施發(fā)放我都參與了,很多企業(yè)老說補貼發(fā)放得慢,但是現在作為最早支持這件事情,跟著去推動這件事情的,我現在反而希望這個補貼趕緊沒有,因為補貼產生了一定的副作用。
如何能形成真正的市場剛性需求?有幾個案例值得我們思考,第一個案例,電動叉車,政府沒有給補貼,它比燃油叉車還貴,結果淘汰了燃油叉車;再想一個案例,電動自行車和自行車的PK,電動自行車每年三千多萬輛的銷售量,已經持續(xù)好多年了,政府也沒有給補貼,電動自行車的成本是自行車成本的40倍,結果占領了市場50%的份額;第三個案例,蘋果手機,剛才很多專家一談電動汽車就說要有500公里的行駛里程。
蘋果手機當年顛覆其它品牌手機的時候,待機只有一天的時間,它卻淘汰了能夠待機二十多天的手機,這是為什么?如果大家都在意待機時間長短的話,這樣的結果是沒有道理!而且是用高于原來傳統(tǒng)手機4-6倍的價格,也是固定電話價格的60-100倍,這怎么解釋?
這是因為這些顛覆性的產品有很多吸引人的優(yōu)點掩蓋了它的不足,讓用戶不太在意他們的不足。而我們現在的電動汽車與傳統(tǒng)燃油車有什么特別明顯的優(yōu)點嗎?沒有!我認為我們現在做的電動汽車不具備能夠顛覆傳統(tǒng)燃油車的任何優(yōu)勢,智能化、網聯化,在傳統(tǒng)燃油車上也能應用。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