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任正非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如果他們突然斷了我們的糧食,,安卓系統不給我用了,Window Phone 8系統也不給我們用了,,我們是不是就傻了,?終于七年后,也就是今年3月,,華為消費者業(yè)務CEO余承東,,再次發(fā)聲:如果哪天安卓不給我門用了,我們還有B計劃,。當眾看客們還在對華為突如其來的B計劃議論紛紛的時候,,美國谷歌吹響了互聯網之爭的號角。5月19日,,谷歌傳出:停止給華為安卓授權,。還未等看客門理清思路的時候,5月23日,,英國的ARM公司傳來的最新消息稱:正在遵守美國政府制定的所有規(guī)定,。換句話說,華為除了在系統軟件上面臨谷歌的限制外,,還受到了硬件芯片的威脅,。常言道,上帝關上了一扇門,,卻為你開了另一扇窗,。但是,為華為開了另一扇窗的并不是上帝,,而是它自己,。五月下旬,華為鴻蒙操作系統品牌公布于眾,。七年后的今天,,面對谷歌安卓的強力封殺,與其說是被逼上梁山,,不如說華為順勢而為,,推出策謀已久的Plan B計劃,吹響了系統之爭的號角,。其實,,系統之爭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了。
未與時俱進的塞班
早在20世紀末與21初,,也就是2/3G仍在盛行的時代,,諾基亞功能機幾乎承包了那個時代的所有數據流量。誕生于那個時代,,并依附在諾基亞功能機之上的塞班系統,,理所應當地成為了那個時代最大的贏家,。然而,面對高速便捷的4G智能機時代的機遇更迭,,塞班冗長的底層代碼,,復雜繁瑣的構架,枯燥的操作方式,,所有特性像極了一個過了氣的明星,,始終擺脫不了自己的偶像包袱,最終也難免尾隨于諾基亞的王朝旁落,,卒于4G前夕,。就這樣,紅極一時的巨星塞班系統,,終于,,被碾在歷史的滾滾車輪之下。天平的另一端,,谷歌的安卓系統嗅到了生機,,它迅速占領了智能系統的高地。多元化的開源理念,,趣味橫生的操作方式,,華麗的系統界面等元素,為谷歌吸引到了眾多品牌智能機的追隨,,也為這些智能機積累下龐大的用戶生態(tài)群,。安卓系統因為它自身開源的技術特性,使得其成為了大部分智能機的必選菜色,。之后便如雨后春筍一般,,深深地扎根于各大智能機之中。
我行我素的黑莓
高標準的小眾市場是塊足金,,可以深掘,,但是不能單吃。黑莓憑借著自身嚴密的系統構架,,高效的操作系統是那個時代,,當之無愧的跑分之王,占據了種種優(yōu)勢的黑莓,,成功的收獲一眾用戶的芳心,。但是,它過于孤傲的小眾市場定位,,讓它很難放低身段,,推出一款能夠適用于大眾、影響世界的旗艦機型,。就這樣,,用戶市場日漸萎縮,這也讓黑莓的應用開發(fā)者看不到希望,,逐漸較少了黑莓的更新與進步,。依附在小眾市場之上的黑莓,就像是喝著露水與樹液過活的鳴蟬,,終是活不過那一年的夏季,。最終,深陷小眾市場中難以自拔的黑莓,,成為了互聯網時代的棄兒,。
彈盡糧絕的阿里Yun OS
緊接著,好戲輪番上演,,有人唱好,,必有人唱衰,盡管你是阿里也不例外,。含著金湯匙長大的阿里Yun OS,,高調的拉開了國內系統大戲的帷幕。早在2011年7月28日,,阿里便推出了以Linux為基礎的阿里Yun OS,。這個系統與百度云OS和小米MIUI不同的是——阿里Yun OS并非是基于安卓之上的更改,而是屬于一個相對獨立的系統,。2012年9月,,阿里斥資2億美金,將阿里Yun OS上升到戰(zhàn)略及產品,。但是沒有廠商做載體的系統是不完整的,,所以阿里與向來同谷歌高通不睦的魅族結盟,低調的聯姻,,只為更好的一鳴驚人,。就這樣,2015年,,搭載了阿里Yun OS的魅族手機上市了,,緊接著,他們嘗到了來自這場系統之戰(zhàn)的甜頭,。捷報頻傳:2015年,,阿里Yun OS新增用戶同比增長700%;2016年第一季度,,新增用戶1700萬,,與此同時,魅族出貨量占國內智能手機市場比例達16.08%,。這對于阿里Yun OS來說是成功的,,那個時候的它是繼安卓和IOS之后的第三大移動操作系統 ,,但是魅族的市場與阿里在系統領域的號召力,都成為了阿里Yun OS后續(xù)發(fā)展的一大隱患,。最終,,由于在2016年的下半年,谷歌開始對阿里Yun OS進行大量應用的技術性封閉,,阿里Yun OS在移動端的市場嚴重受阻,。加之,在來自高通與谷歌的雙重打擊下,,2017年的9月,,阿里Yun OS改名為AliOS轉戰(zhàn)IoT領域,隨后便推出面向IoT領域的輕量級物聯網嵌入式操作系統AliOS Things,。
開得滿堂彩Kai OS
2017誕生的Kai OS,,憑借著低廉的價格,再加上谷歌的推波助瀾,,僅用了一年的時間,,便在印度市場遍地開花,成為了印度僅次于安卓的第二大移動操作系統,。Kai OS的前身Firefox OS,,它是一個敢于與安卓和iOS正面硬剛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據目前的現狀來看,,它輸了,。在后續(xù)的發(fā)展中,Kai OS轉換了自身的定位,,它轉戰(zhàn)印度,,憑借著自身系統對于內存和硬件的要求較低,為自己提供了眾多處理器的廠家,,不再受限于高通的“壓榨”,;正因如此,裝有Kai OS系統的手機的價格都相對較為低廉,,這也為Kai OS收攬眾多名為用戶的信眾,。就這樣,低端智能手機的市場逐漸被Kai OS蠶食,,同為商人的谷歌看出了身為黑馬的Kai OS驚人實力,,在2018年的4月,以2200萬美金入股Kai OS,。綜上,,不難看出塞班、黑莓、阿里Yun OS的失敗均有其時代誘因:不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新,、欠缺話語權的市場滲透,、生態(tài)系統規(guī)模的級別等,都決定了一個操作系統最終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從目前的格局來看,,谷歌——安卓、微軟——Windows,、蘋果——IOS這三家科技巨頭,,在各自系統領域上,,占領著絕對霸主的地位,,決定著全球手機、PC市場的命脈走向,,也扼住了全球互聯網命運的咽喉,。對于早已穩(wěn)坐江山的安卓、iOS,,他們的地位是很難背撼動的,,過往案例也證明,即使是微軟,,也很難推塔成功,。其實,在固定的硬件上,,開發(fā)或者移植一個操作系統并非難事,。但是想要這個操作系統,能有硬件支持還要有軟件可用,,更要兼容于各種網絡環(huán)境中,,就是個很大的難題了。過去,,如果將鴻蒙系統搭載在華為自家硬件上穩(wěn)定運行,,這一難度系數定為5分的話,那么將鴻蒙系統適用于全球各大廠家,,這道題的難度系數可以翻上一倍甚至更多,。盡管在安卓、iOS穩(wěn)坐江山時,,微軟,、阿里巴巴等巨頭都做過與之相抗衡的操作系統,最終都無奈地敗給了那個時代,。然而,,隨著硬件性能的過剩,我們也早在操作系統形成了大量的技術沉淀,在人才,、產業(yè)等硬性條件上的支持上,,也讓華為上馬一個新操作系統不再成為難事。
鴻蒙在技術上,,是否可行,?
鴻蒙在技術上,是否可行,?答案是肯定的,。
華為在操作系統領域,有非常深厚的積淀,,無論是安卓,、還是鴻蒙,核心都是基于開源的Linux,。Linux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經過全世界的高手無數次的完善、測試和升級迭代,,核心已經極其穩(wěn)定,,而且已經優(yōu)化得效率很高。
現在的Linux沉淀出了大量成熟的源代碼,,在此基礎上整合出一個操作系統,,不再是一個高不可攀的事情了。實際上,,在國內,,以Linux為基礎,定制出屬于自己的操作系統的團隊有很多,,例如,,中標麒麟、Deepin Linux等都做得很好,,界面美觀,,還有辦公軟件、瀏覽器等多套軟件支持,。
安卓也是基于Linux內核開發(fā)的,,只是谷歌在其上的二次封裝,使用虛擬機的運行方式,,反倒降低了其運行的效率,。只不過,這些年高速提升的CPU內核,,以及圖形加速技術,、AI加速等等,讓安卓系統的運行效率得以提升。同時,,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廠商,,對安卓系統也進行了深度的改進和定制,大大提升了其效率,。
比如安卓系統被人詬病的越用越卡的問題,,早些年幾乎是無解的。隨著華為對安卓的文件系統進行改良,,這個問題在華為的后期手機上,,已經不復存在,也可見華為的技術實力,。
至于生態(tài)建設方面,,雖然從生態(tài)層面來看,目前鴻蒙是完敗的,,因為當前鴻蒙完全沒有生態(tài)能力可言,,甚至當前還只是一個原型產品,,尚未正式商用,,跟android、ios這些擁有數百萬應用,,數十萬企業(yè)/開發(fā)者依附其麾下的“巨無霸”相比,,鴻蒙就弱小得恍若剛啄破了一點點蛋殼的小雛雞。
然而,,近日已經華為正式發(fā)出宣告:鼓勵安卓應用開發(fā)者在自家應用商店上架APP,,直面Google Play應用商店,培養(yǎng)APP開發(fā)者的習慣,,配合鴻蒙系統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圈,。
從技術層面上,鴻蒙操作系統在最關鍵的手機應用上,,與安卓保持兼容,,而通過方舟編譯系統,原來的應用還能夠提速60%以上,,這就是非常好的技術路線,。如果這一路線走得通,華為這一招對android來說不異于釜底抽薪,。
其實,,安卓也好,Windows也好,,IOS也好,,都不能算理想的操作系統。人們需要的操作系統,是能夠不斷支持新硬件,,新技術,,但是執(zhí)行效率不下降的操作系統。
加之,,葡萄牙應用商店Aptoide正與華為洽談合作事宜,,欲成為華為手機中谷歌商店的替代品, Aptoide是谷歌應用商店Google Play最大的替代者之一,,擁有超過90萬個應用程序和2億活躍的歐洲用戶,。雖然這跟華為的操作系統沒關系,但這已經是很好的第一步,。
這也意味著,,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到這個體系中,,通過大面積的應用,,讓鴻蒙系統盡早成熟完善。另外一方面,,也有很多新創(chuàng)業(yè)的團隊,,加入華為的操作系統生態(tài)鏈體系,可以站在華為這個巨人的肩膀上,,走得更高更遠,。
其實,安卓是真的可以被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