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嵌入式技術 > 業(yè)界動態(tài) > 對高通依賴不小,,商湯科技的未來會受阻嗎?

對高通依賴不小,,商湯科技的未來會受阻嗎,?

2019-06-11

  中國人工智能企業(yè)的融資熱度不減,AI獨角獸也將相繼登?資本市場,。但美國公司相關核心技術合作與支持,,目前是否會受到影響,不免引發(fā)投資者擔憂,。

  獲得高通投資,,并且與高通建立戰(zhàn)略合作的商湯,則成目前投資者關注焦點。

  商湯科技專注于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的技術開發(fā),,推出了包括人臉識別,、圖像識別、文字識別,、圖像視頻分析等智能視覺技術,,是400多家藍籌公司的首選AI服務合作伙伴,其中包括芯片企業(yè)的高通和英偉達以及智能手機業(yè)的小米和華為等,。

  2017年10月,,商湯科技與高通宣布展開“算法+硬件”形式的合作,將商湯機器學習模型和算法整合于高通面向移動終端,、IoT設備的芯片產品中,。同年,商湯又相繼與聯發(fā)科,、瑞芯微進行了相同模式的戰(zhàn)略合作,。

  據研究機構CounterpointResearch預計,到2020年,,三分之一出貨的智能手機都將具備AI功能,,數量超5億臺。

  只有底層芯片,、算法,、終端等全產業(yè)鏈都達到協(xié)同條件,才能真正構建AI商業(yè)系統(tǒng),。目前中國的AI獨角獸大多聚焦在AI垂直領域的算法平臺或解決方案的市場中,,也就是處于產業(yè)鏈中游或中上游,但如果AI技術能夠更合理地商業(yè)化,,AI企業(yè)則需要向產業(yè)鏈上游延伸,,或者有穩(wěn)定的上游技術基礎。

  硬件可以使軟件算法能夠落地,,而且軟硬件一體化可以讓客戶更省時便捷地采購與使用產品,,而且軟硬件組合解決方案也可以在一定范Χ提高銷售利潤率。再者,,如果想打破對芯片供應商依賴的局面,,就需要自己研發(fā)芯片,將一部分市場定價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然而AI芯片大部分核心技術被美國廠商把控,,中國的實力相比之下還有懸殊。單從AI各個領域融資額來看,,中國芯片/處理器類企業(yè)融資額遠遠小于美國,。

  高通在AI方面布局較早,在移動處理器界有著全球領先地λ。高通的AI處理器已經推出三代,,包括驍龍820,、驍龍835以及驍龍845,已覆蓋了包括小米,、OPPO,、vivo、一加,、錘子,、黑鯊、三星等廠家,。同時,,高通還與技術層的企業(yè)伙伴合作,支持TensorFlow,、Caffe,、Caffe2等機器學習框架。而商湯與高通的合作采用類似的模式,,因此商湯的技術落地對高通有一定程度的依賴,。

  AI應用“硬件化”的趨勢下,國內AI企業(yè)的芯片研發(fā)和投資加快,,美國斷供威脅并非造成絕對打擊,。寒武紀AI芯片已整合應用于華為海思麒麟970;云知聲推出的智能芯片已應用在無人機、安防監(jiān)控,、機器人,、智能醫(yī)療等市場;另一家初創(chuàng)企業(yè)地平線兩年已研發(fā)兩款視覺AI芯片,應用于智慧商業(yè),、智能駕駛,、智慧城市的應用場景。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