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chuàng)投領域,,吸引眼球最多的自然的融資,,尤其是大金額的融資,,豬年自動駕駛領域最新就是Aurora和Nuro分別5.3億美元和9.4億美元的融資,,造車新勢力就是Rivian的7億美元融資,至于圖森未來9500萬美元的融資相比就排不上號了,。
初創(chuàng)公司需要融資,,是因為現(xiàn)階段缺乏、甚至是完全沒有造血能力,,這點在自動駕駛領域的表現(xiàn)最為明顯,。不僅是初創(chuàng)公司需要融資,大公司自動駕駛項目也需要輸血,,所以,,我們看到融資的同時,還要看到虧損,,特別是現(xiàn)階段的自動駕駛領域的虧損情況,。
隨著Aurora和Nuro兩筆巨額融資的完成,還有通用Cruise的虧損情況披露,、Waymo母公司Alphabet公布的財務報告以及博世自動駕駛的預算規(guī)劃,,我們會發(fā)現(xiàn),自動駕駛真的是很燒錢,,而且是越來越燒錢,,2019年甚至進入了年燒錢10億美元的級別。
01
一年燒錢10億美元
做自動駕駛的公司很多,,按領域劃分有科技公司,、汽車制造商、供應商等,,按階段劃分有上市公司,、成熟型企業(yè)、成長型企業(yè)和初創(chuàng)公司,。但是,,很少有公司會單獨披露自動駕駛項目的虧損情況。即便是對財務披露嚴格的上市公司,,也不是具體到項目的虧損情況,。
不過,通用可能是比較特別的一家公司,,詳細公布其自動駕駛公司Cruise的虧損情況,,還根據歷史數(shù)據,顯示出其在2016-2018三年分別虧損了1.71億美元、6.13億美元和7.28億美元,,總虧損15.12億美元,。
Waymo母公司Alphabet則從來沒有公布Waymo項目的財務情況,但是在其公布的Q4財報顯示其他業(yè)務運營虧損13.28億美元,,去年同期虧損為7.48億美元,,其他業(yè)務包括了Waymo這樣的長線項目,按照此前Waymo大概1000人的人員規(guī)模,,預計年虧損在10億美元左右,。
至于目前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一級供應商,博世在自動駕駛領域的預算也是很可觀,,博世計劃到2022年為開發(fā)自動駕駛汽車投資40億歐元,,平均每年10億歐元,由于匯率的問題,,會略低于10億美元每年,。
有一個細節(jié)問題,就是在通用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中,,通用汽車董事長兼CEO 瑪麗·巴拉表示,,在GM Cruise的投入中,2018年第四季度就投入了2億美元,。在2018年12月,,通用對Cruise的重視進一步提升,總裁Daniel Ammann直接出任Cruise CEO一職,。
按照Cruise在2018年Q4的數(shù)據,,在2019年,Cruise虧損10億美元是可以預計的事情,,因為按照Cruise的規(guī)劃,,在2019年要推出類似Waymo One的服務,這需要更多的資金去支持測試和相關的運營,,還有人員的招聘,。
看到上述一系列的虧損數(shù)字,或者是預算數(shù)字,,即便是Aurora和Nuro分別融了5.3億美元和9.4億美元,,距離真正的商業(yè)化還是需要源源不斷的融資。Waymo在自動駕駛領域,,已經深耕了10年的時間,,2016年從Waymo獨立出來,也有三年的時間,,即便是推出了Waymo One這個RoboTaxi服務,,距離規(guī)模商業(yè)化,,還是有一定的距離,。
02
繼續(xù)燒錢的商業(yè)化嘗試
是的,,現(xiàn)在自動駕駛還是純燒錢的階段。所謂的商業(yè)化,,還是處于探索,。無論是Waymo推出的RoboTaxi服務的Waymo One,或者是Nuro與Kroger合作的生鮮配送,,又或者是Aptiv和Lyft推出的乘車服務,,還是圖森未來推出的物流服務等等。
上述的服務,,都只能認為是商業(yè)化的嘗試,,其運營收入相比運營成本,可能還差得相當?shù)倪h,,雖然Aptiv曾經說在于Lyft合作推出的RoboTaxi服務5000單后,,實現(xiàn)了盈利,這肯定是沒有算是背后的研發(fā)成本的,。
進入到2019年,,真正可能規(guī)模商業(yè)化的還是Waymo,按照計劃,,其在底特律將會建立全球首個L4級別自動駕駛汽車生產工廠(準確來說是改裝廠),,將會批量改裝自動駕駛車輛,可能會用于擴張Waymo One的服務車隊,,購買車輛并進行改造,,同樣需要大量的金錢。
至于融了大錢的Aurora,、Nuro,,距離商業(yè)化還是比較遠。Aurora志在L4級別的乘用車,,與車企合作推出自動駕駛車輛,,按照車型周期,至少需要3年左右的時間,,也就是到2022年了,。Nuro推物流配送車,可能要更快一點,,2019年可能能看到較多的R1出來,。
至于美國的其他玩家,包括蘋果,、Cruise,、Zoox,、Argo等,除了蘋果可能還是隱忍不發(fā)外,,其他玩家都可能會進行一定的商業(yè)化嘗試,,這也是投資人希望看到的,項目本身也希望通過這種商業(yè)化手段吸引更多的資本投資,。
在國內,,百度Apollo在CES2019期間推出了企業(yè)版,希望走出商業(yè)化的一步,,行深智能可能會加深和京東合作,,馭勢科技在機場的項目會繼續(xù),另外,,可能在礦區(qū),、港區(qū)還會看到一些項目在進行商業(yè)化的嘗試。
志在L4級別自動駕駛的初創(chuàng)公司,,文遠知行在1月1日的融資發(fā)布表示,,會進行商業(yè)化嘗試,至于Momenta可能先做ADAS,、地圖去商業(yè)化了,,Roadstar要解決內斗問題并且重拾信心,小馬智行的商業(yè)化可能要做商用車領域嘗試,。
2019自動駕駛的商業(yè)化,,還只是嘗試階段,因為即便技術問題解決了,,還面臨著法規(guī)的問題,,這才是最大的問題。美國自動駕駛立法隨著國會的換屆,,已經要推倒重來,,并且面臨著卡車工會等組織的阻撓。
至于中國,,2019年可能還處在測試政策的制定和牌照的頒發(fā)階段,,自動駕駛立法同樣是比較遙遠的一件事情。因為這里面還有比較復雜的因素,,包括了可能會造成的失業(yè)和下崗潮,,這也是不太希望看到的情況。
參考Waymo,、Cruise,、博世的的情況,以及距離商業(yè)化的時間預計,,一個公司要實現(xiàn)自動駕駛的商業(yè)化,,在乘用車自動駕駛領域,,可能真的需要砸百億美元。至于其他細分領域,,就要看具體領域的具體需求了,,礦區(qū)、港區(qū),、園區(qū),、物流等不同的場景,可能需要的資金不同,,總之,要做好燒錢,、并且是燒大錢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