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著重介紹這些傳感器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和通過它們可以測量什么。
大部分可穿戴設備采用光電容積脈搏波描記法(PPG)來測量心率及其他生物計量指標,。PPG是一種將光照進皮膚并測量因血液流動而產生的光散射的方法,。該方法非常簡單,光學心率傳感器基于以下工作原理:當血流動力發(fā)生變化時,,例如血脈搏率(心率)或血容積(心輸出量)發(fā)生變化時,,進入人體的光會發(fā)生可預見的散射。下圖1介紹了光學心率傳感器的主要元件和基本工作原理,。
圖 1:光學心率傳感器的基本結構與運行
光學心率傳感器使用四個主要技術元件來測量心率:
● 光發(fā)射器——通常至少由兩個光發(fā)射二極管(LED)構成,,它們會將光波照進皮膚內部。
● 光電二極管和模擬前端(AFE)——這些元件捕獲穿戴者折射的光,,并將這些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用于計算可實際應用的心率數據,。
● 加速計——加速計可測量運動,與光信號結合運用,,作為PPG算法的輸入。
● 算法——算法能夠處理來自AFE和加速計的信號,,然后將處理后的信號疊加到PPG波形上,,由此可生成持續(xù)的、運動容錯心率數據和其他生物計量數據,。
光學心率傳感器可以測量什么,?
光學心率傳感器可生成測量心率的PPG波形并將該心率數據作為基礎生物計量值,但是利用PPG波形可以測量的對象遠不止于此,。盡管很難取得和維護精確的PPG測量結果(我們將在下一篇詳細論述它),,但是如果您能夠成功獲得精確的PPG測量結果,它將發(fā)揮強大的作用,。高品質PPG信號是當今市場需求的大量生物計量的基礎,。圖2是經過簡化的PPG信號,該信號代表了多個生物計量的測量結果,。
圖 2:典型的PPG波形
下面我們進一步詳細解讀某些光學心率傳感器可以測得的結果:
● 呼吸率——休息時的呼吸率越低,,通常這表明身體狀況越好。
● 最大攝氧量(VO2max)——VO2測量人體可以攝入的最大氧氣量,,是人們廣泛使用的有氧耐力指標,。
● 血氧水平(SpO2)——是指血液中的氧氣濃度。
● R-R間期(心率變異率)——R-R間期是血脈沖的間隔時間,;一般而言,,心跳間隔時間越長越好,。R-R間期分析,可用作壓力水平和不同心臟問題的指標,。
● 血壓——通過PPG傳感器信號,,無需使用血壓計即可測量血壓。
● 血液灌注——灌注是指人體推動血液流經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能力,,特別是在瀕于死亡時流經全身毛細血管床的能力,。因為PPG傳感器可跟蹤血液流動,所以可以測量血流相對灌注率及血液灌注水平的變化,。
● 心效率——這是心腦血管健康和身體狀況的另一個指標,,一般來說,它測量的是心臟每搏的做功效率,。
光學心率傳感器帶來的挑戰(zhàn)
設計可穿戴設備上的光學心率傳感器的難度很高,,因為設計方法會受到人體運動的很大影響。為了彌補這一點,,您需要強大的光力學和信號提取算法,。圖3說明了您在設計光學心率傳感器時可能面臨的部分主要挑戰(zhàn)。
圖 3:集成光學心率傳感器的主要挑戰(zhàn)
光力學
下面進一步介紹有關PPG傳感器集成的光力學考慮事項:
● 光力學耦合 - 在傳感器與人體之間是否能夠高效進行雙向光導與耦合,?使血流信號最大化和向傳感器施加噪音的環(huán)境噪音(如日光)最小化,,是其中的關鍵。
● 是否為人體部位使用了正確的波長,?不同部位需要不同的波長,,因為各部位的生理構造不同,并且環(huán)境噪音對不同部位的影響不同,。
● 設計是否使用了多個發(fā)射器,,它們的間距是否正確?發(fā)射器的間距很重要,,正確布放才能確保您測量到足夠量的正確類型的血流,,且測量結果具有較少的偽影。
● 在體育鍛煉或身體運動過程中,,諸如皮膚與傳感器之間的位移量等機械力學作用是否最?。窟@對許多佩戴可穿戴設備進行活動的常見情況都是個問題,,比如跑步,、慢跑和健身房鍛煉。
信號提取算法
下面進一步介紹有關信號提取考慮事項的詳細信息:
● 算法是否在多元化的人群中進行過驗證,?這一點很重要,,只有進行過此類驗證才能保證設備能夠適應多種膚色、不同性別,、不同體型和健康狀況而正常運行,。
● 算法是否有抵抗多種類型運動噪音的強健性,?算法必須能夠在各種活動期間正常工作,包括步行,、跑步(高速穩(wěn)定的跑步和間歇訓練),、疾跑、健身房訓練及打字或開車等日常行為,。
● 算法是否能夠持續(xù)改進,,以便能夠處理更多用例和新型生物計量?這種技術和可穿戴設備市場正在迅速發(fā)展,,您必須不斷創(chuàng)新,,才可滿足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