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蘋果“完美的”又一次完成了它的一場秀,,今年,,蘋果關注成本壓力,,或將目光瞄準了其供應鏈。
蘋果或對新款iphone供應商砍價 3D模組調降15%
日前,,根據花旗環(huán)球證券出具最新報告指出,,受到蘋果可能針對新款iphone材料砍價及大陸廠商供應組件增加等因素影響,下調鏡頭,、傳感器元件與LCD版iphone的材料成本預估,。
據外媒報導,因消費者價格敏感度提高,,蘋果今年可能會著重銷售更多的LCD版iphone新品,。華爾街日報引述供應鏈消息人士報導,蘋果已經針對新款iphone提出量產計劃,,相較于高價的有機發(fā)光二極管(OLED)版iphone,,蘋果有意銷售更多的LCD版iphone新品。
報導指出,,蘋果著重價格低廉的LCD版iphone新品,,主要是消費者對于智能手機價格靈敏度提高,今年新款iphone系列中,,LCD版iphone銷售量可望占大部分比重,超乎分析師預測,。
花旗出具的報告內容顯示,,今年蘋果很能可能會針對新款iphone材料砍價,花旗下調低價LCD版iphone成本預估,,預期該款iphone總成本介于iphone 8與iphone8+,。然而花旗也指出,隨著LCD版iphone出貨遞延改善,其拉貨數量仍將逐步高于OLED版iphone,。
環(huán)球證券科技一名分析師表示,,根據供應鏈訪查,新款iphone材料可能遭到砍價,,主要是來自蘋果關注成本壓力,,鏡頭模組、傳感器元件平均售價較高,,加上大陸供應鏈崛起,,有較高機率面臨砍價。預期雙鏡頭模組價格比去年下調6%至10%,,3D傳感模組將調降15%,。
有業(yè)內人士認為,蘋果銷量下滑,,加上近年來面對匯率逆風,,為力保毛利率,向供應鏈砍價并非不可能,,在此之前,,蘋果已經強化了對供應商的競爭模式,采取同一元件或服務采用多個供應商的方式降低了采購價格,。
依據花旗列出的三款iphone清單,,去年發(fā)表的iphone 8、iphone 8+及iPhone X,,后置鏡頭成本分別為每單位15,、26、29美元,,前置鏡頭皆為6美元,,iphone X的3D鏡頭模組20美元。
其預估今年將發(fā)布的6.1寸LCD iPhone,、5.8寸及6.5寸OLED iPhone,,后置鏡頭成本各為13、26,、26美元,,前置皆降至5美元,傳感模組則全面降為17美元,。
去年在手機業(yè)務的銷售和定價方面,,蘋果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境地。在去年推出的iphone X手機中,,蘋果推出了人臉識別,、增強現實等功能,由于零配件成本提高,蘋果推出了1000美元定價,,這是蘋果手機史上最高定價,。
實際上在中國、日本,、印度等亞太市場,,iphoneX的實際零售價格接近1300美元,而這或許就是傷害iphone X銷售的一個主要原因,。
但在另外一方面,,去年蘋果對多款舊手機進行了降價,結果舊手機反而獲得了更高的銷量,,大量市場機構的統(tǒng)計數據表明,,降低100美元之后的iphone7系列,銷量超過了iphone8兩款手機,。
基于此,,為了有效避免這一問題,今年蘋果或將在價格方面著手準備,,計劃生產一款iphone低配版新機,;進一步下調低價LCD版iphone成本。
同時,,花旗更新三款iphone出貨預測,,研究判斷整體拉貨將先由OLED版iphone帶動,第三季三款新機共出貨2200萬部,,包括OLED版及LCD版各2000萬部,,第四季度累計出貨6800萬部。
蘋果向供應商砍價 或利好國產手機
事實上,,蘋果之所以向供應商調低報價,,和大陸廠商供應組件增加有很大關系。
現在中國大陸供應商的技術和產品都在提高,,與此同時,,在技術和客戶端上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截止目前歐菲科技已成功進入蘋果攝像頭模組供應鏈體系,,舜宇成功進入三星高端旗艦機手機鏡頭供應鏈體系,。
此外,華為,、小米,、OPPO、vivo 也構建了自身的3D攝像頭供應鏈體系,。以華為為例,早前有消息稱,全世界第三大手機品牌華為已經完成3D攝像頭相關設計,,并積極尋找供應鏈制造商,,且接收端已經完成挑選。
據消息稱,,華為在3月份已經結束篩選3D攝像頭接收端的供應鏈,,主要供應商為歐菲科技搭載索尼與玉晶光的感測鏡頭,而第二供應商為舜宇搭載OV與大立光的感測鏡頭,。
除了華為手機外,,小米、OPPO也構建了自身的供應鏈體系,,早前小米發(fā)布的3D結構光攝像頭新機采用的是歐菲科技的攝像頭模組,。
與此同時,國內四大廠商的訂單也在提高,,而蘋果向供應商砍價,,對于供應鏈開始在訂單與供貨上向國產手機傾斜是頗為有利的。
反觀國內手機市場,,終端廠商正逐步開始導入3D攝像頭,,截止目前,國內手機廠商華為,、OPPO,、小米都已發(fā)布其搭載3D結構光的新機,而后續(xù)將會有更多的終端廠商更進,。若蘋果向其供應商砍價,,很有可能會導致供應鏈上的廠商開始分化或者倒向其他手機廠商陣營,這可能會迫使供應商重新站隊或者格局變化,。(文/孫俐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