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風潮一浪高過一浪,,各路廠商,、運營商、組織機構都在傾力投入,,第一批設備已經(jīng)陸續(xù)問世,,5G網(wǎng)絡建設和標準制定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展開。
作為中國通信行業(yè)的標桿,,華為在5G上的手筆也是空前的,,2009年至今累計投入超過6億美元,實驗室測試結果已經(jīng)完全滿足5G要求,,并與全球30多家運營商展開合作,。
最近,華為還發(fā)布了首款符合3GPP標準的5G商用基帶巴龍5G01,,以及CPE用戶終端,,還宣布會在2019年第四季度推出5G手機。
MWC 2018大會期間,,快科技有幸與華為Fellow艾偉,、麒麟芯片市場總監(jiān)周晨聊了聊5G話題,沒有研究太多技術,,而是暢想了5G的世界到底該如何實現(xiàn),,具體又會是個什么樣子。
首先在5G商用普及方面,,艾偉表示,,中國移動的5G計劃已經(jīng)是全球最激進的、相對靠譜的,,2020年左右可實現(xiàn)規(guī)模商用,。
今年6月份,會完成5G第一版標準,但都是理論上的,,之后需要通過基站,、設備實測,然后在一個城市建設幾百個基站,,覆蓋體驗獲得反饋,,然后才是規(guī)模建網(wǎng),像4G那樣移動就建了180萬個基站,,這都需要時間,,2019年也不可能讓普通人看到到處都是5G,2020年就可以了,。
對于平昌奧運會期間大規(guī)模的5G試商用,,華為指出,5G的物理層標準是去年底才定的,,距離平昌奧運會只有2個多月,,再考慮提前封網(wǎng),因此并不遵循真正的5G標準,,自己搞自己的一套當然是簡單的,。
華為表示,現(xiàn)在距離真正給消費者承諾的5G服務還需要時間,,因為對消費者而言,,拿著手機出門就有5G網(wǎng)絡可用,才是真的5G來了,。
對于5G的期望,,很多人第一反應可能就是更快的速度,但是除此之外,,5G還有低時延,、廣聯(lián)接兩個重要特性。
最關鍵的是,,人腦現(xiàn)在對高速度已經(jīng)沒有什么感覺,,影響更大的還是時延,尤其玩游戲的時候,,這一點在5G時代會更重要,。
就像2G時代,大家都可以等待半天,,但是到了4G時代,幾秒鐘都會忍不住,,需要的是“秒開”,。
另外在5G時代,超高帶寬超低延遲可以帶來更多應用,包括無人機送外賣,、機器人自動服務,,并且很可能會重新定義人和機器的關系,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艾偉透露,麒麟處理器今年還是4G LTE,,明年就會支持兩種模式,,4G、5G分開,,2020年就有機會了,,當然也取決于中國移動。
5G基帶的難度也復雜得多,,因為不但要支持5G,,還要繼續(xù)支持4G/3G/2G,整體電路會異常復雜,,所以至少要用7nm工藝,,會比較貴。
關于今年的下一代產(chǎn)品,,無論麒麟處理器還是手機,,艾偉指出肯定會有大的變化,每年都是如此,,比如拍照肯定會更進一步,,提升至少30%,是肉眼可見的,,同時外觀也會做一些調(diào)整,,而到了5G時代,手機形態(tài)肯定還會有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