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fā)科全力沖刺毛利率,,傳旗下電源管理芯片廠立锜正計劃向客戶端爭取漲價,,漲幅8%到10%。若成局,,將是聯發(fā)科集團開出的漲價第一槍,,有利毛利率持穩(wěn)向上,,下半年可望站回久違的四成大關之上,。
這主要與八英寸晶圓的大范圍缺貨和供應緊張有關,。
據了解,8寸晶圓代工交期逐步拉長為四到五個月,,近期還有再往后遞延現象,,導致電源管理晶片供應吃緊,為聯發(fā)科旗下電源管理晶片廠立锜爭取漲價助攻,。
8寸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以世界先進為例,該公司到5月前產能爆滿,,不少IC設計加價才有機會拿到產能,,主要客源就是電源管理等應用,客戶搶下單挹注下,,世界本季淡季不淡,,全年獲利看增二位數,。
隨著晶圓成本持續(xù)墊高,且產能吃緊,,為IC設計業(yè)者找到漲價的出口,。由于近期急單較多,市場傳出,,晶圓代工廠已向客戶通知第3季的交期將延長,。法人認為,這一波晶圓成本拉升和產能吃緊下,,對以往漲價不易的晶片廠來說,,無疑提供最佳的議價條件。
而從聯發(fā)科內部看,,將提升毛利率為其首要工作,,最近幾季效益浮現,以去年第4季為例,,單季毛利率拉高至37.4%,,季增一個百分點,連續(xù)三季毛利率走高,,也是近七季最高,。聯發(fā)科執(zhí)行長蔡力行多次宣示,對于改善行動運算市占率和毛利率「雙率」表現深具信心,,成長型產品線未來二到三年平均年成長率將達兩位數,。
聯發(fā)科毛利率自2015年第4季起跌破四成大關,若今年第3季能重回40%以上,,將是睽違11季后,,重新收復「毛利率四成」這個重要關卡。聯發(fā)科則表示,,沒有漲價計劃,。
供應鏈傳出,聯發(fā)科因為去年初毛利率一度跌破34%,,營運策略轉以追求毛利率為最高指標,,近期并將毛利率控管對象由母公司擴散至子公司,要求各事業(yè)體守住毛利率表現,。據悉,,去年成為聯發(fā)科旗下營收創(chuàng)新高子公司的立锜,因為成本居高不下,,且客戶端需求向上,,在考量毛利率表現的情況下,正準備向客戶端爭取調整電源管理芯片的報價,,漲幅落在8%到10%之間,。
法人認為,,以聯發(fā)科集團的產品線來看,智能手機芯片,、電視芯片,、光儲存芯片等都不易漲價,只有立锜的電源管理芯片居于較佳位置,,且已成為新款手機芯片公板搭配的唯一選項,,較具備漲價的機會。
據悉,,聯發(fā)科為改善毛利率,,已針對當初造成毛利率直線下降的智能手機芯片產線,全力重調成本結構,,并于這兩季陸續(xù)見到成效,。
立锜:臺灣最大的電源管理IC供應商之一
立锜成立于1998年9月18日,為臺灣最大的模擬 IC龍頭,,原主攻電源管理領域,,為主機板電源管理IC全球最大供應商之一,近年將產品應用逐步轉型至行動設備市場,。2003年,,獲得Intel Capital入股,為Intel合作伙伴,。
公司主要產品分為四大類,,分別為電源轉換IC(Linear Regulator、DC/DC Converter),、電源管理IC(Linear/ ACPI Controller,、Charger)、電源保護IC(Power/ USB Switch,、Battery Protector)及電源驅動IC (FET Driver)等,,產品應用涵蓋3C各領域,依其終端應用產品主要區(qū)分為:主機板,、筆記型電腦,、繪圖卡,、網路通訊,、手機、數字相機,、手持式設備,、液晶顯示器、液晶電視,、儲存設備,、LED照明,,以及其他應用于各領域的電源產品。
2015年Q2產品應用比重為電腦類占27%,、通訊類占28%,、消費性電子類占34%、其他占11%,。
2015年9月7日,,聯發(fā)科宣布收購模擬IC龍頭廠立锜,規(guī)劃透過旗下子公司旭思投資以每股195元公開收購立锜股權,,分為兩階段收購,,將于2015年底前完成35~ 51%,第二階段則于2016年Q2完成,。
聯發(fā)科技董事長暨首席執(zhí)行官蔡明介表示:立锜科技專注在模擬芯片市場,,擁有優(yōu)秀的經營及研發(fā)團隊,提供完整的電源管理相關產品,,滿足廣泛及多元的客戶需求,。相信透過本次收購將可結合兩家公司的競爭優(yōu)勢,進而將集團的平臺效益最大化,,同時強化聯發(fā)科技在物聯網 (IoT) 相關領域的布局,。
立锜科技董事長邰中和表示,聯發(fā)科與立锜科技在電源管理的知識產權與產品上可實現互補,;此外,,各類終端產品的規(guī)格不斷升級,對整合型電源管理的要求也更加復雜且多樣化,,加入聯發(fā)科后,,可以更有效地從系統(tǒng)平臺的角度,進一步優(yōu)化電源管理解決方案,,協(xié)助客戶推出高競爭力的產品,,并進一步擴大立锜科技的模擬芯片產品與市場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