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AI領域的資深玩家,,IBM近年來卻被淹沒在Alpha Go,、Alexa,、Googleassistant、cortana,、Facebook的報道和諸如曠視,、商湯、碳云等此類AI獨角獸之中,。包括云計算,、存儲硬件、物聯(lián)網(wǎng)平臺等多領域的陸續(xù)失利,、銷售額連續(xù)5年下滑的情形,,藍色巨人真的不堪重負了么?
1979年,,IBM以向中國兜售第一臺計算機而進入國內市場,,逐步為我國大眾所了解。我們看著這個藍色巨人如“先知”般一次次提出劃時代的主題,,成為那個時代全球科技,、經濟的發(fā)展的主要方向——分布式網(wǎng)絡、個人電腦,、筆記本電腦,、電子商務、智慧地球,。
IBM作為巨頭企業(yè),,實力自然毋庸質疑,但近年來的表現(xiàn)卻顯得差強人意,??v觀IBM一路走來,,其四次轉型都取得了不斐的成績。現(xiàn)如今他們以“高價值”知識與軟件服務業(yè)務為主的這種模式也是自2004年將個人電腦業(yè)務出售給了聯(lián)想后正式開始的,,看著納斯達克上IBM的股價也是自04年后一路走高,,在2013年達到了頂峰。
事實上,,IBM對“知識價值”的追求可謂瘋狂,。其已連續(xù)24年制霸全球專利數(shù)量榜,在1992-2012的20年里,,IBM就獲得了近67000件美國專利,,到2016年年底時更是超過95000項美國專利。在此我特別說明的是,,截至2015年末IBM的專利中就有約三成的專利方向是與云計算,、認知解決方案相關的。
這個認知解決方案即是IBM所押寶的“Watson”,,這個以小托馬斯命名的平臺也是他們在AI領域的門面。作為AI領域的資深玩家,,IBM在1997年以watson的雛形——“深藍”計算機戰(zhàn)勝了國際象棋冠軍加里·卡斯帕羅夫一炮而紅,。“人工智能”一度為大眾所追捧,、推崇,,風靡全球,大概也是由此苗頭才有了IBM開始第三,、第四次的向服務與軟件化的轉型吧,。
IBM在第四次的轉型路上摘除贅余,收購軟件服務公司,,速度之快,、決心之強令人咋舌。到2011年,,“沃森”(Watson)在美國老牌知識問答電視節(jié)目擊敗了兩位人類冠軍”,,一夜之間IBM與人工智能再度聲名大噪,watson甚至被譽為“21世紀人工智能最偉大的突破”,。
自此,,我們開始在外國媒體上見到諸如“人工智能‘watson’將改善美國醫(yī)療體制、‘watson’與氣象中心合作,、‘watson’幫助開發(fā)程序,、‘watson’提高教育能力”此類的消息鋪天蓋地而來。一時之間watson和人工智能仿佛無所不能,。甚至當年IBM董事長羅睿蘭在與奧巴馬的交談上也直言:watson已經可以幫助改善美國民生,、改變一切,。
然而事實卻不盡如人意,連續(xù)多年的“夸張”宣傳和看不見成果的影子已經讓美國民眾對其失望甚至感到厭煩,。就在去年2月,,德州大學宣布終止其與watson的合作,MD安德森癌癥中心為此支付3900萬美元賠款,。但就在6年前,,我還看到過這樣的報道:“watson和德州休斯頓的MD安德森癌癥中心展開合作,稱watson是最好的癌癥專家,?!?/p>
除了成果堪憂,投入成本過高以外,,我實在想不出任何一個理由將歷時4年,,研究投入巨大還將賠款3900萬美元的項目終止。要知道,,原本的項目合同的規(guī)模只有240萬美元,。安德森癌癥中心則在后續(xù)報道中表示:研究4年之久,雙方仍然沒有開發(fā)出一個可以用在病人身上的工具,,技術只能用在實驗性測試中,,沒辦法投入使用。這對醫(yī)療領域的AI工作者來說打擊真的不小,,也造成了IBM的股價滑坡,。要知道,MD安德森癌癥中心可是自1990年至今的全美最佳腫瘤??漆t(yī)院前兩位,,在近十年評比中更是有九年居于榜首,但就是這樣的強強聯(lián)合都未見到太多成果,,可謂戳泡沫般擊碎了不少人的夢,。去年5月,知名科技投資人 Chamath Palihapitiya在接受CNBC采訪時更是直言:“Watson就是一個笑話,?!?/p>
幾個月前,我看到有報道指出Watson for oncology的幾個重大問題:一,、watson推薦的醫(yī)療方案存在地區(qū)差異,、數(shù)據(jù)經驗知識滯后、政策差異等問題,。二,、watson并沒有經過臨床考核,它的認知能力與人類專家的診斷在一致性上依然飄忽不定,,人種差別,、地區(qū)因素,、基因變異等等情形下它的精準性仍然無法達到要求,那么它的方案真的能夠安全么,?三,、watson在很多基礎性問題上也并未得到很好的解決,連讀取病歷資料上的很多工作都仍需人工操作,。
當然,,Watson在醫(yī)療領域的發(fā)展定然不會停留在腫瘤這一個項目上,但由此可見一斑,。不過慶幸的是,,watson已經展開了多項與其他國家醫(yī)療中心的合作,相信這些合作能夠帶來更多的精準數(shù)據(jù)以使得watson的能力得到提高,。畢竟,,在醫(yī)療這個專精的領域中,對watson這樣的機器的訓練可能需要專家培訓幾十年,,IBM在此中的努力已經算是成就斐然了,,這點我們應該予以肯定。
而刨除AI醫(yī)療領域,,近幾年來Alpha Go戰(zhàn)勝圍棋冠軍,、智能語音助手搶奪市場份額、智能駕駛系統(tǒng)不斷完善,、面部識別嵌入ATM、搜索引擎智能廣告推薦等等眾多的AI應用領域中,,watson在其中也并未有太好的發(fā)揮,。而隨著越來越多像商湯、曠視等AI獨角獸的相繼冒出,,watson的立足之地已被一砍再砍,。即使是早前看好的云計算領域,也面臨著海外AWS,、Azure,、OpenStack、GoogleCloud,,國內的阿里,、騰訊等大混戰(zhàn)的局面。更遑論處于戰(zhàn)國時代的物聯(lián)網(wǎng)平臺領域,,也是“廝殺”地慘烈異常,。
IBM近年收入折線圖
針對IBM的問題,筆者做了一些信息的挖掘與整理,。發(fā)現(xiàn)就我所了解到的這些信息,,已是IBM滑坡的前趨之勢,。(以下信息整理自James Kisner的分析報告)
首先,IBM在AI人才方面的嚴重不足,。在這個各家科技公司忙著爭搶AI,、深度學習、數(shù)據(jù)挖掘等領域人才的新計算中,,IBM對這一過程上并沒有足夠的重視,。以亞馬遜為例,其公布的AI相關領域招聘職位超過IBM的十倍,。
IBM,、亞馬遜、蘋果在AI,、機器學習,、深度學習領域近年的招聘數(shù)據(jù)對比
其次,在人才招募領域落后于競爭對手的同時,,IBM對開發(fā)者的支持策略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2016年10月,Watson Conversations 的API價格下降了70%,。如此大的變動也讓市場對IBM產生了質疑,,進一步加快了IBM Watson相關應用開發(fā)者的流失,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Watson在應用領域上的不佳表現(xiàn),。
第三,,則是watson的訓練數(shù)據(jù)集的問題,AI并不是一個不定形狀的黑洞,,把無架構的數(shù)據(jù)吸進去,,就能產生出深刻的見解??煽康臄?shù)據(jù)渠道,、對AI應用領域中商業(yè)問題的理解都是必須的。
IBM在這些方面的不足,、應對方式不完善,,也就慢慢造成了現(xiàn)今的境地。歷時車輪滾滾向前,,我們看著一家家曾經耳熟能詳?shù)钠髽I(yè)逐漸淡出視野,,乃至退出歷史的舞臺。IBM作為一代巨頭,,幾次“甩尾”轉型都做得很漂亮,,那么這一次究竟會如何,我們也只能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