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yè)界動態(tài) > 器官芯片將取代動物實驗 精準醫(yī)療可期

器官芯片將取代動物實驗 精準醫(yī)療可期

2017-03-21

半導體產業(yè)的芯片概念開始應用到生技醫(yī)療領域,其中“器官芯片”將逐漸取代動物實驗,長遠目標是針對不同病患量身訂制藥物,,達到精準醫(yī)療目的。

1489981520113029772.jpg

半導體產業(yè)的系統單芯片(System on Chip,, SoC),是把多樣功能整合成在一顆芯片里,,再透過硅來移動電子,進而使系統運作,,讓電子產品發(fā)揮功能,。 然這里所指的“器官芯片”(Organs-on-chips),則是將微量的化學物質或微生物送到模仿完整器官(如肺臟,、心臟等)結構和功能的單元芯片,,仿真出相同化學物質放到真實人類器官中,所可能會發(fā)生的狀況,。

換句話說,,器官芯片不是創(chuàng)造人類整個完整器官,而是仿真人體器官中的最小功能單元,,實現藥物或化學物質在非活體環(huán)境(in vitro)中,,研究活體環(huán)境(in vivo)的交互反應,用來了解,、評估疾病,、藥物、化學物質與食物等對人類影響的3D芯片裝置,。

2015年英國年度設計獎,,不是頒給谷歌的無人車,也不是清除海洋塑料計劃,,而是頒給美國哈佛大學韋斯生物啟發(fā)工程研究所的器官芯片,;這是英國年度設計獎,首度由醫(yī)學領域獲得大獎,。 現代美術館(MoMA)也將器官芯片納為永久收藏,。

動物實驗成效未必適用人體

以韋斯生物得獎作品為例,就是仿真人類肺臟的器官芯片,。 韋斯生物將半導體芯片的概念導入,,將活的人體器官細胞植入芯片,,使芯片可以仿真細胞在人體內的環(huán)境。 其芯片的主要架構,,是在槽道中設置三個并列的流體信道,,兩邊的信道是真空信道,中間的信道則是植入細胞的信道,。

為了仿真肺臟構造,,韋斯生物在中間信道的正中間放置一層布滿小孔的生物薄膜,并在薄膜上鋪滿一層肺泡細胞,,薄膜的另一面鋪滿血管細胞,。 因此,薄膜上面可以流通空氣,,下面可以流通血液,。

另外,兩側的真空信道也設計成可收縮的結構,,可以同時帶動中間的信道一同收縮,,于是肺泡細胞也跟著收縮,再將空氣與血液導入芯片,,就可仿真正常肺臟運行環(huán)境,。 同樣地,如果要仿真肺臟感染或對特殊物質的反應,,只要將病毒,、養(yǎng)分、細胞或相關物質導入器官芯片,,即可透過顯微鏡“看到”接下來可能發(fā)生的變化,。

德國康斯坦茨大學毒理學教授Marcel Leist曾說:“人類絕對不等于70公斤的老鼠。 ”一語道出傳統臨床實驗中的關鍵問題,。

因為人類與動物的生理結構不同,,為了實驗需求,常將人類獨有的癌細胞或其他病原,,移植到老鼠,、兔子或是猴子身上;問題是,,即使在動物實驗階段結果良好,,也無法保證轉換到人類身上時,同樣安全或同樣有效果,。 據統計,,至少30%藥物分子沒有機會上市,就是因為毒性或人體肝臟無法代謝;這也是很多藥無法通過臨床一期(確認毒性)或臨床二期(確定劑量及效性)的原因,。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