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個世紀中期,,憑借閃龍系列雄起一把,,把Intel嚇了以下以后,,AMD在CPU領域已經沉寂了很久,。在Intel挾工藝優(yōu)勢土匪猛進的時候,,更顯得AMD的落寞,。不過自從今年頻頻爆出新處理器Zen的細節(jié)消息之后,AMD的受關注度正在日漸回升,。Zen的出現(xiàn),,真的能力挽狂瀾,在CPU領域帶領AMD重返昔日的榮光嗎,?
關于Zen,關于Ryzen
今年在Computex 2016期間宣布即將推出對應桌機,、筆電與伺服器產品應用的全新「Zen」核心架構,,據介紹,AMD的Zen架構中每個核心搭配512KB L2緩存,,而4個核心將組成一個單元,,共享8MB L3緩存,其中緩存設計相比前幾代處理器有了重大變化,,包涵式緩存設計跟Intel的處理器設計類似,。
之后Anandtech論壇有人曝光了AMD Zen架構的四核單元設計,,從圖上看,AMD把四核Zen架構核心稱為一個單元,,每個核心有自己的512KB L2緩存,,4個核心共享8MB L3緩存。單從容量上來看,,8MB L3緩存的配置跟目前的模塊化設計是相同的,,512KB L2緩存則只有“推土機”模塊的一半容量,但實際上內部大有玄機,。
AMD自從K6架構開始使用專有緩存(exclusive cache)設計,,緩存之間的數據不通用,,這種設計主要是為了提高緩存利用效率,在“推土機”架構之前這都沒什么問題,。但是,,之前我們對推土機架構失利做過分析,影響模塊多核性能的一個因素就是AMD的緩存設計,,緩存關聯(lián)性太低,,分支預測效率不高,命中率不高,。
所以Zen架構中AMD的緩存容量看起來小了,,但緩存改為包含式緩存(inclusive cache),也就是說L1緩存中的數據可以跟L2緩存中的數據共享,,這跟Intel的處理器緩存設計是一樣的,。
從圖片上來看,AMD一直在強調Zen架構的多核單元可以更高效地并聯(lián),,4個核心為一組單元,,之前曝光過的16核Zen架構APU、32核Zen架構都可以此為基礎組合而成,。
但在AMD稍早舉辦的Tech Summit活動上確定,,新的Zen處理器實際名稱為「Ryzen」,,同時確認將采用AM4平臺主機板,分別強調效能,、資料吞吐量與節(jié)電三大特性,,更導入名為AMD SenseMI的人工智慧技術,讓處理器能以更「聰明」方式運作,進而發(fā)揮更高效能,,但在溫度,、耗電部分明顯改善。
全新「Zen」核心架構聚焦在運算效能、運算吞吐量與運算效率三大特性
至于處理器本身依然采用CPU+GPU組合,,并且加入資訊安全防護等應用,,但具體細節(jié)預期還是要等AMD在明年CES 2017期間解禁。
如AMD先前說法,,AMD代號「Zen」的全新核心架構將應用在代號「Summit Ridge」的桌機版處理器,,預計將于明年CES 2017期間正式揭曉,并且將搭配AM4平臺主機板,。
其中代號「Summit Ridge」的桌機版處理器運作時脈將在3.4GHz以上,,采用8核心、16線程,,并且加入容量更大的20MB L2+L3快取設計,,借此對應更多資料演算量。未來「Zen」核心架構也會應用于代號「Naples」的伺服器等級處理器,,并且與預計明年上半年推行的Radeon Instinct系列加速繪圖卡構成效能更高的機器學習應用裝置,。
性能究竟如何?
至于在效能比對部分,,AMD此次終于以代號「Summit Ridge」的桌機版處理器,,對比競爭對手Intel的高階款處理器Core i7-6900K,相較過去經常是以諸如Core i5等次一階處理器規(guī)格作為比對,,顯然此次AMD對于全新處理器設計有相當信心,,甚至認為將可驅動包含游戲、虛擬實境影像或電競賽事所產生全新運算需求,。
「Zen」核心架構分別應用在AMD即將推出代號「Summit Ridge」,、「Raven Ridge」,,以及「Naples」的處理器產品
代號「Summit Ridge」的處理器將對應8核心,、16線程、運作時脈達3.4GHz以上,,并且整合20MB的L2+L3快取,更結合全新感測調節(jié)技術讓運算效率更高
代號「Summit Ridge」的處理器確認采用AM4平臺主機板,,分別對應DDR4記憶體、 PCIe Gen3介面,,以及包含USB 3.1 Gen2,、NVMe與SATA Express連接埠
而在相關消息中,傳出代號「Summit Ridge」的桌機版處理器依然采用APU架構設計,,并且整合「Polaris (北極星)」顯示架構,,TDP約在65-95W區(qū)間,而預計對應筆電產品使用的「Raven Ridge」,,則預期最高對應4核,、8線程設計,并且整合代號「Vega (織女星)」)的下一款顯示架構GPU,,TDP則預期介于4-35W,。
相比「Excavator (挖掘機)」核心架構運作情況,,「Zen」核心架構可在相同能耗發(fā)揮更高的運算效能
同時,AMD更將代號「Zen」的全新核心架構正名為「Ryzen」,,并且確認桌機版處理器將采用AM4平臺主機板,,分別強調效能、資料吞吐量與節(jié)電三大特性,,約可維持貼近代號「Excavator (挖掘機)」的核心架構溫度,,卻可發(fā)揮高達40%以上的效能表現(xiàn)。
此次加入神經網絡預測與智慧預先運算等技術,讓「Zen」核心架構可依據不同運作需求達成更高的執(zhí)行效率
雖此次AMD并未特別針對新處理器細節(jié)具體說明,,僅說明新款處理器在結合全新AMD SenseMI技術之下,,將能讓「Ryzen」核心架構處理器不但可自動依據執(zhí)行項目最佳化,或是依照需求進行自動超頻等運作,,亦可藉由增加容量的L2+L3快取記憶體,,讓算資料吞吐處理反應變得更快。
目前采用「Ryzen」核心架構的桌機版處理器預計最快將在2017年第一季內問世,,屆時也會在CES 2017期間揭曉更多新款處理器細節(jié),。
都有些什么新技術?
Ryzen處理器本身加入了很多新技術,,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Pure Power技術
從名字就知道,,該技術涉及到功耗和性能配置的優(yōu)化,。簡單來說,可以通過嵌入式的傳感器檢測CPU溫度,、頻率和電壓,,控制中心再依照數據實時動態(tài)調節(jié)電壓和頻率,讓處理器的效能與功耗達到優(yōu)化表現(xiàn),。AMD沒有解釋太多細節(jié),,但表示這是新一代智能管理和調整功耗的方式,在Pure Power技術優(yōu)化下性能和功耗更加平衡,。
(2)Precision Boost 技術
處理器的性能加速技術,,這個功能并不新鮮,,就如同英特爾叫做睿頻。AMD稱其新一代加速技術更加強大,,號稱可以帶來最精細頻率的控制,,基本上可以精確控制到每25MHz精度的頻率,十分驚人,,而不像之前每次都拔升多余的頻率影響功耗,。不知道英特爾會不會為之震驚,畢竟目前AMD和英特爾現(xiàn)有的加速方式都是調整CPU的倍頻器,,每100MHz的頻率調整一次加速,。更多關于Precision Boost技術的細節(jié),AMD也沒有公布更多,。
(3)Extended Frequency Range (XFR)技術
XFR 技術的概念可以理解為比Boost技術更進一步的超頻功能,,就是在動態(tài)加速之外,,還能提供額外超出加速極限之外的更高頻率,利用調整電壓的方式進一步提升頻率空間,。不過,,這個自動超頻技術是有條件的,主要是根據散熱器方案可承受的極限進行調整,,不同的散熱方案自動超頻的頻率不同,。
AMD解釋稱,,這個自動超頻的頻率限制,主要取決于所檢測到的功耗和溫度,,但這是完全自動化的系統(tǒng),,無需用戶干預,。如果你的散熱器非常高端,或者是強大的水冷方案,,那么自動超出的頻率自然更高,。這個自動超頻功能針對非發(fā)燒友的普通用戶可能很友好,,不需手動設置,,但是不管怎樣,手動超頻依然是王道?,F(xiàn)在還不清楚自動超頻最高頻率峰值是多少,。
(4)Smart Prefetch和Neural Net Prediction技術
Neural Net Prediction神經網絡預測功能,,現(xiàn)場介紹是,當處理器在執(zhí)行作業(yè)之前就能夠預載指令集并選擇最佳的處理路徑,,藉此大幅減少處理器的作業(yè)流程,,降低運算延遲的問題。
關鍵來了,價格如何,?
在前面,,我們談了關于AMD新處理器的核心、性能,,主板和接口,,但是關乎價格問題,AMD似乎一直避而不談,。我們來探討一下這個話題,。
老實說,AMD正在和桌面處理器霸主Intel玩一個高風險的游戲,,如果過早透露底牌,,對AMD來說是沒任何好處的。但這也不能阻止我們去猜測Zen的價格,。幸好我們也看到了不少蛛絲馬跡,。
根據之前的傳聞稱,AMD目前至少準備了三個不同檔次的Ryzen處理器,,SR7,、SR5和SR3。SR7是高端產品產品線,,據稱500美元的型號可以跑贏英特爾1000美元的八核處理器 Core i7-5960X,。SR7 還有另一個八核型號定價為349美元,,頻率稍微低一些。AMD中端六核SR5和低端四核SR3分別定價250美元和150美元,,這兩者都將會是Zen的主流產品線,。
假設AMD 真的將Zen高端的處理器價格定為500美金,,那么從上圖可以看出,對于Intel來說,,真的多了很大挑戰(zhàn),。
由于八核的Zen應該和六核的Intel處理器性能表現(xiàn)差不多。Intel應該需要降價和AMD競爭,,那么四核的處理器自不然也要同步降價,。這對Intel來說,會是一筆大損失,。
如果AMD的Zen四核處理器真能賣到150美金,,我都不敢猜測Intel內部會怎么辦,這個市場又會掀起怎樣的一番腥風血雨,。
之前也有猜測AMD會把高端處理器定位到800美金,。這樣的話,Intel就會放心很多,,本身的產品線定價就不會被動搖,,據說這樣做,Intel也會讓AMD獲得理想的利潤空間,。這樣的話就皆大歡喜,。
不過誰又知道呢?
我們現(xiàn)在確認的是,,AMD在CPU方面,,似乎又回到了軌道,回到了上個世紀末的雙雄爭霸的時刻,,加上GPU,、人工智能的護航,AMD是否會在首位女CEO蘇姿豐的領導下走出一條康莊大道,?大家又是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