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工程師在制作過程中,為了固定元器件、部件,,免不了要遇到鉆孔和攻絲的問題,。有的朋友反映說,,自己鉆出來的孔不是偏了就是斜了,攻絲的時候,不但螺紋質量不高,還經常把絲錐折斷,。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些問題,主要是這些朋友沒有掌握好鉆孔和攻絲的基本方法,。一旦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在業(yè)余條件下同樣可以鉆出質量較高的孔,加工出質量較高的螺紋來,。
現(xiàn)在就把自己在DIY過程中,,鉆孔和攻絲的一些方法和體會作個歸納,或許對一些朋友會有點參考的作用,。
(一),,鉆孔在業(yè)余條件下,大多數(shù)時候是采用手鉆鉆孔,,(有條件的,,盡量在鉆床上操作)。鉆孔的直徑主要以3~6mm為主,,這里主要以手鉆鉆孔進行說明,。
1,鉆孔前,,首先要在工件上確定孔位,在需要鉆孔的地方,,用劃針劃出+字線,,然后用引沖在+字中心沖出定位坑。
2,,將鉆頭對準定位坑,,注意鉆頭與工件保持垂直,打開手鉆電源并緩慢施壓(壓力要適中,,不必過大),,同時保持鉆頭與工件的垂直,盡量不要擺動,,直到鉆孔結束,。
要鉆出質量較好的孔,需要掌握3點:A:一定要打出定位坑:B:在鉆孔過程中,,盡量保持鉆頭與工件的垂直和穩(wěn)定;C:緩慢向下施加壓力,,用力要均勻,。
手工鉆孔嚴格講,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但只要掌握了上述3點,,基本上可以鉆出令人滿意的孔來。
(二)攻絲機箱中空間狹小,,固定零部件往往使很多燒友感到頭疼,。大多數(shù)朋友采用的方法是直接打出通孔,用螺栓,、螺帽進行固定,。我在安裝和固定零部件時,基本上是采用直接在機箱上攻絲進行固定,,避免了戴螺帽的麻煩,。
1,攻絲前最好把工件加以固定(工作面水平或垂直放置都可以),,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比較容易判斷和保持絲錐與工件的垂直。
2,,開始攻絲時,,盡量把絲錐放正,用一手壓住絲錐的軸心方向另一手輕輕轉動絲錐絞手(我比較習慣使用鉆夾頭代替絲錐絞手),。
3,,當絲錐旋轉1~2圈后,可以從正面和側面觀察絲錐與工件是否基本垂直,,一般攻出3~4圈螺紋后,,絲錐的方向基本上可以確定。
4,,攻絲時,,每次的進錐量不宜過多,一般每次旋進1/2~1圈為宜,。適當加點潤滑油在絲錐上,,可以起到冷卻和潤滑的作用,攻絲完成后應緩慢退出,,然后用二錐做適當修理,。
攻絲的主要要領是:保持垂直、緩慢旋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