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因為高額補貼,,稅收優(yōu)惠,牌照發(fā)放等因素,。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yè)好好火了一把。截至2015年底,,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49.7萬輛,,銷售約44萬輛,我國已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最大的國家,。
雖然,,在發(fā)展中有騙補等不和諧的聲音,但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確實發(fā)展了,。一些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也排到了世界的前列,。但是,隨著國際大廠的新能源產品紛紛出臺,中國企業(yè)將面臨強勁的挑戰(zhàn),。長期以來,,人們都希望新能源產業(yè)能帶動中國汽車產業(yè)彎道超車。如今還有機會嗎,?
一,、強勁的對手
因為政策補貼的原因,中國不把混動車型視為新能源汽車,,國家中央財政不給予補貼,,只有部分地方給予了一定優(yōu)惠。所以比亞迪的日子過的挺不錯,。
插電混合動力的秦和唐依靠補貼和牌照,,銷售情況不錯。而上汽在榮威550插電吃癟之后,,推出的榮威e950表現(xiàn)相當不錯,。
傳統(tǒng)上,我們只把豐田不插電的省油混動當作對手,。德系的變速箱并聯(lián)方案與沃爾沃的后軸電機方案,,都是上游廠商提供的權宜之計。但是,,進入2015年,,2016年,事情有了一些變化,。隨著豐田專利的道理,,本田,通用,,現(xiàn)代……都推出來一大波混動車型,而且各有特色,。
本田雅閣混動按照美國工況測試百公里油耗4.89升,,已經超過混動的凱美瑞,非常接近低一個級別的普瑞斯,。美國工況的油耗非常接近于日常實用油耗,,這個數(shù)字非常耀眼。
通用的方案也非常不錯,,通用兼顧了動力與油耗,,油耗與日系混動差距不大,但是動力強勁的多,。插電混動版本CT6的0-100公里加速達到5.6秒,,2噸的車,60公里純電續(xù)航,工信部油耗只有1.7升,,折合到普通燃油車的工信部油耗大約是6升左右,。
新普瑞斯則把美國工況的油耗做到4.2升,路況好的日常使用3升都開的出來,。
中國的插電混動汽車,,除了個別性能,在綜合品質上很難與強勁的國際對手競爭,。純電動也不樂觀,,特斯拉Model 3價格只要20多萬,比很多國產電動車價格都低,,而品質,,性能指標要高很多。中國幾年巨額的補貼,,沒有補貼出幾款好車,,而是補貼出來一大堆針對補貼政策開發(fā),離開補貼就賣不出去的車型,。
面對強勁的對手,,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處于下風。
二,、顛覆從商用領域開始
由于汽車產業(yè)后發(fā),,在產業(yè)鏈上中國企業(yè)落后于國際巨頭。再加上量小,,中國企業(yè)的價格沒有優(yōu)勢,。購買同樣品質的配件,國際巨頭拿貨價反而比國內廠商低,,國內自主品牌的低價很多是建立在配件降級基礎上的,。配件級別低,整車可靠性就差一些,,進而影響品牌與口碑,,溢價也就上不去。價格低無好車,,無好車品牌弱,,品牌弱價格低,這是一個惡性循環(huán),。
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上規(guī)模,一輛車單款100萬年銷量,,和上游議價就有底氣,。而消費者不接受你的品牌是沒有銷量的,,這個成了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靠補貼和政策,。
在乘用車里面,個人采購是個人選擇,,政府只能補貼,,無力決定。而公務車,,出租車,,甚至未來的約租車(11月以后也是出租車管理部門管理)政府都是有話語權的。現(xiàn)在的問題是各地政府各自為政,,沒有形成批量的規(guī)模采購,。
而從污染角度看,由于出租車行駛里程長,,電動車替代會對環(huán)保有很大作用,,同時行駛里程長也有助于彌補油電差價。電動車做出租車的弱點是充電時間太長,,司機是兩班制,,出租車要一天一沖。這個可以通過一證雙車解決,。
全國的出租車,,公務車集中到兩三家企業(yè)身上,這兩三家企業(yè)就會有相當?shù)囊?guī)模與收益,。而收益可以支持它們招募世界最好的人才,,在歐美這里研發(fā)中心,吸引最好的技術與人才,,做出最好的設計,。出租車屬于運營,品牌劣勢不太重要,,只要你真能60萬公里報廢跑下來有足夠低的故障率,,足夠靠譜的續(xù)航里程,足夠低的價格,。為了盈利,全球的出租車司機都會喜歡你的產品,。
在中國通過政府干預,,做出來百萬級別的量,就可以采購到又好又便宜的配件,,提升車的品質,,降低價格,。車的品質上去,價格下來,,質量靠譜,,出租車司機們是歡迎的。這樣就可以促成良性循環(huán),,最終造就出最會造電動出租車的企業(yè),,進而走向世界。
中國未來電動車也許沒有特斯拉酷炫,,但是更可靠,,更廉價,更實用,。
三,、插電混動依然要走性價比路線
目前,中國的插電混動賣的最好的是比亞迪的并聯(lián)路線,,以加速能力聞名,。上汽的混聯(lián)油耗比比亞迪的并聯(lián)好,但是不足以與一流廠商競爭,。E950比CT6輕,,比CT6加速慢,發(fā)動機排量比CT6小,,而工信部油耗在一個水平,。
中國的低油耗方案有科力遠和吉利,但是還未上市,,其他廠商還在串聯(lián)或者簡單并聯(lián)的階段,,與先進水平差距更遠。所以,,中國的插電混動依然只能走性價比路線,。政府補貼只要覆蓋三電的成本即可,讓廠商自己競爭,,造成性價比更高的產品,。
插電混合動力難以走出國門與國外產品直接競爭,保住中國市場份額還是有希望的,。